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有效渗透的研究

    刘亚琼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是数字和图形的组合。在小学时期的教育中,包含了很多知识模块,还蕴含了多种数学思想方式,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是非常重要同时又是普遍运用的思想方式。数形结合思想强调的是把数与图形有效的结合,借助以数辅形、以形助数的方法来简化数学中的一些复杂问题,运用更直观的方式帮助同学们突破数学难题。所以在教学小学数学几何和图形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不断增强他们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理解,进而降低学习的难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引言

    小学数学主要是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部分,图形与几何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数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掌握不够彻底等等。如何提高小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有效性,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一、为学生的图形与几何学习营造氛围,促进大胆猜想

    小学生正处于年龄小、贪玩、爱想象的阶段,他们对生活充满探索的欲望。所以我們在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优质的环境来吸引学生学习,让他们可以投入到生动化的情境之中。相较于先行代数、统计图表等内容,图形与几何在学生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能够产生积极的想象和猜想,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表达出来,这是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理论与客观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在图形与几何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能够围绕着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产生自己的猜想,在猜想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在思考中找到关键。

    例如,我们在学习《梯形的面积》时,由于之前已经学习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所以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经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设置一定的情景和氛围,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假设我们学校准备新修一块操场,原来的占地是一块梯形,现在让大家来丈量一下这块空地的面积。有实际操作的场地、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可能有的自主思考,画图、计算;有的自发地结组进行讨论,采用切割法、替换法等进行猜想和尝试。虽然他们的猜想和探究过程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但是这个探究过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最终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运用学习的知识经验和猜想,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利用数形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时期数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学生们理解以及学习难度比较大的模块,主要是因为这一部分的内容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几何图形,而且这些图形都是不同的,但也有一些相似点,部分图形之间也存在着互相转化的关系。出现这样的现象,若是老师仍旧采取机械式的灌输还有说教的方式来教学,那么不仅会影响他们对几何图形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还会增加小学生的负担和学习压力,进而影响了同学们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消化和吸收。然而,如果将数形结合的思想运用在几何和图形中,可以转变这种情况,尤其是能够将原本单调和乏味的数学难题与数学概念运用图示的方式给同学们呈现。学生对于图形的记忆会明显比文字记忆活跃,所以,要让他们对数形结合思想下的几何和图形学习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并获得较好的体验。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同学们阅读三角形概念,然后再向学生们提问题,让他们思考,如提出下列问题:通过阅读概念,你认为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呢?在现实生活当中你见过三角形吗?你是否能够画出自己所认为的三角形图案?通过提问题,学生把画图与三角形的概念有效联系起来,然后进行对比理解,从而构建一个比较清晰和完善的概念体系,并帮助他们突破概念理解方面的难题。

    三、数形结合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

    对于小学数学的数形结合教学,在教学的问题情境创设方面,有几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教师高度重视。第一,一定要包含足够的数学图形,即数形结合,其有着数学的思考价值;第二,要与本节课学习的数形结合做到严格的一致,并且和学生学习的基础以及需求做到良好的契合;第三,一定要和相关的教学环节做到有效的融合。这样才可以使得情境的创设与小学数学数形结合的课堂教学实现良好的融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角的认识”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发现生活中的那些事物可以抽象成角的形状,借助对角的形状的比较,可以得出一个顶点与两条边共同组成一个角的结论。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个图钉和两个硬纸条进行角的制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到“角的顶点就是角的两条边的交点”这一结论。教师可以再一次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用一根吸管进行角的制作,并且指出哪里是角的顶点,哪里是角的边。

    通过这样的方法,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再逐渐对学生加以引导,就可以使得学生对于角的相关知识和图形做到良好的认知。因此,通过对生活情境的巧妙创设,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自主进行动手操作,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浓厚的新鲜感,引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其轻松高效地学习数学。

    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种创新,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有利,同时还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但会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会促进整个教育行业进一步的发展,促进小学教育教学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金城.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72.

    [2]叶品贤.基于数形结合思想的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