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现状及对策

    方笑苏

    摘 要: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设计影响着整个企业的发展走向,因此在其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十分重视二者的管理。同时,究其本身而言,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绩效管理的最终结果可以反映在薪酬管理上,相互挂钩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潮流管理方法,但在国有企业中,二者尚未得以完善。尤其是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与企业职员的利益息息相关,在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下,无法激发职员工作热情,最终反映到企业经济效益上,导致企业损失。本文从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现状出发,着重分析二者在企业运行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策略,希望提高其管理科学性,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现状;对策

    近些年,同行业以及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竞争愈发激烈,市场“价格战”也愈发趋向“人才战”,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高业绩、高贡献率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源,而这与企业薪酬管理、绩效管理息息相关。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相关概念、理论的不完善,导致自身的管理体系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一、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现状

    (一)薪酬管理现状

    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需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效率第一、兼顾公平;二是激励与贡献一致、奖励与业绩挂钩;三是薪酬与岗位保持一致。目前,国有企业的薪酬构成由基薪、激励酬金等构成。其中基薪包括基础薪资、年功工资、岗位工资和管理津贴等,一般情况下其薪酬兑现为月付,其中关于新入职职员或特别岗位则另有规定。

    (二)绩效管理现状

    站在企业角度上来看,绩效管理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能够长远、持续发展,由于企业发展所处情况具有动态性,因此其绩效管理也要因时、因地制宜,秉持全面性、动态性、及时性等原则。目前,国有企业绩效管理通常采用“多项组成”模式,其绩效考核内容主要为职员超出业务量的部分,同时展开年度考核,针对其职责履行情况和完成度,对其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

    二、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存在问题

    (一)薪酬管理存在问题

    作为国有企业全体职员最关心的话题,当下的薪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薪酬模式不合理。在企业内部,薪酬模式的制定一般由人力资源和管理者决定,同时也应用到他们自身。但是不管是企业的上层管理者,还是基层普通员工,享用的是一致工资结构模式,如果工资确定,后续能否加薪、薪酬调整的晋升渠道等基本上都掌握在企业管理者手里,上层领导享有绝对话语权。这样的薪酬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同时满足国有企业多层次职员需求。

    第二,薪酬水平未考虑到行业延展性。国有企业毕竟置身于市场环境中,除了要专注自身发展,还要考虑到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基于此不断优化调整薪酬结构,使其与企业发展匹配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企业职员的满足感。但是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凭借工作性质和工作质量评估薪酬水平,缺少对外界同行的横向对比,无法满足职员的要求,同样,如果薪酬水平优于市场同行,工资成本过高,导致边际收益递减,又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此外,薪酬水平对岗位所衍生出来的附加价值考虑不到位,不能与身处该岗位職员所作出的真正价值贡献匹配,很容易导致国企出现较大人员流动率。

    第三,薪酬结构权重不平衡。企业的薪酬结构一般包括物质薪酬和精神薪酬,但在实际上基本上多以物质薪酬为主,上文已提到,物质薪酬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以及福利、津贴等。但是就目前多数国有企业薪酬结构来看,多以基础工资和岗位津贴为主,很多福利、绩效等都需要等到年终,结合企业年度指标完成量确定。这无法对职员起到真正激励的作用,致使工作积极性下降,消极怠工情绪高涨,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求。

    第四,绩效导向性不强。目前,部分国企依旧存在未将薪酬体系纳入绩效考核的现象,同岗位薪酬待遇别无一二,新型“大锅饭”待遇无法将个人价值最大化,不能为企业筛选出积极、努力、向上的优秀职员。

    (二)绩效管理存在问题

    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息息相关,可以说是薪酬管理组成的一部分,但是就目前国企绩效管理现状来看,还存在部分问题。

    第一,绩效考核覆盖面不广。国有企业的绩效管理,首先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绩效考核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目前仅仅表现在掌握核心技术的中高层职员上。由于工作量大、核算复杂等原因,无法形成全面覆盖,难以发挥绩效考核实际作用。

    第二,考核指标模糊、内容单一。绩效管理的关键在于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的准确在于要有明确的指标,其直接关系到绩效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并不确定,会随着战略目标的变更、人事变更等确定不同的考核指标,不具备较高的操作性,无法指导职员工作进行。此外,还存在形式主义的现象,很多考核指标的确定,都是“走过场”,即使达到了指标也是表现在职位晋升、奖惩等方面,并未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达到提升企业管理质量的作用,无法表现在企业经济效益上。而究其考核内容来说,过于笼统,没有根据部门、职位等的不同进行具体划分,无法如实反映职员绩效。

    第三,绩效考核方法简化。在绩效考核方法上面,一种是按照企业既定的规则进行,缺乏感情化评估,统一的模式无法衡量职员个性支出;另一种则是通过上层领导和同级职员的评价等进行考核,这又导致绩效考核过于主观、片面。企业尚未引进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无法提供准确、真实考核结果。

    第四,反馈机制不健全。目前国企的绩效考核工作是单项工作,最终的考核结果是企业上级单方面通知职员,二者之间不会就考核结果进行评论、争议,即使职员对绩效考核结果存在质疑,但是却没有留给他们申诉、反馈的渠道和时间。久而久之,职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就会降低,不仅没能提升工作效率,还起到了反作用。

    三、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优化对策

    (一)薪酬管理优化对策

    科学的薪酬管理,能够帮助国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稳步推动企业发展。通过对国有企业现存管理体系中问题的剖析,设计了以下优化方案。

    第一,重新设计企业薪酬体系。一是明确国企内部薪酬体系构建原则,例如共有的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等,再辅以企业自身的要求、规则,重塑约束薪酬管理的理论知识;二是明确薪酬策略定位,通过横向和纵向薪酬的对比,结合企业和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定位薪酬策略,找到其中制衡点。基于领先型策略、平和型策略、追随型策略等,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为企业吸纳人才加入;三是实现岗位“个性化”薪酬定制。对国企内部岗位进行分级,根据具体岗位的贡献值和劳动量确定具体价值,通过多种方法,如排序法、因素比较法、职位评价法等,精准定位职员贡献点,体现薪酬管理的公平性;四是定期进行薪酬调查工作,对同类型企业的薪酬构成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关注整个人力资源供应市场,重新评估企业内部薪酬体系的合规性。

    第二,重新定位薪酬体系构成因素。明确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福利工资以及掌握核心技术职员拥有的股票期权等。其中,岗位工资应当包括职务工资以及学位职称补贴等;绩效工资应当包括季度绩效和年终奖金等;在福利工资中应当融入精神薪酬。同时明确各类工资的占比,杜绝“大锅饭”现象的存在,使每个职员的工作成果能够反映出来,将职员价值最大化。

    (二)绩效管理优化对策

    绩效管理是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关键,也是薪酬管理的重要数据构成,国企必须构建科学考核方式,强化绩效管理。

    第一,构建绩效考核体系。一是明确考核内容,以不同岗位职员的工作质量、效率等指标作为考核基础,重点评估其完成情况和流程进度;二是明确考核原则,基于科学性、有效性、灵活性等原则上,确定绩效指标;三是合理设置考核周期,确定相关考核机构。根据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实际岗位的要求,可按照季度进行绩效考核,在年度末进行汇总,提高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同时考核机构可由企业管理者和专业的人力资源评估小组构成,确保绩效考核的真实性;四是明确绩效考核结果用途。拓充原有单纯反映职员薪酬的作用,将其用与企业人力资源进行结合,使之反作用到企业管理中,同时以此强化薪酬管理、职员培训等工作。

    第二,强化部门绩效管理设计。其一,引入平衡计分卡模式,分解整體战略目标,变成各部门具体的量化目标,以此为基础确定KPI关键绩效指标;其二,着重职员自身价值,从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素质、操守以及创新能力入手,全方面构成职员个人绩效考核内容。

    第三,强化绩效考核结果使用。目前,很多国企考核周期、结果设置不科学。一般来说,在国有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要与考核目的挂钩。关于晋升、薪酬等都有不同的考核周期,时间或长或短,但总而言之,很多国企会将考核工作放在年末,基本上以一年度的时间作为考核周期。但是在企业日常管理中,和考核有关的东西记载不全面,往往到了年末印象模糊,影响了考核结果的判断,无法提供准确的考核依据。另外,考核结果不仅是关系到职员的晋升、薪酬等,应该扩充考核结果的应用范围,与企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因此必须强化企业上下沟通,实现双箭头沟通模式,破除原有单项命令形式,及时吸纳职员意见,打开职员申诉渠道,使绩效考核结果能满足双方的要求。对企业来说,绩效考核最终结果能够为人力资源提供人才标准和招聘依据,对职员来说,绩效最终考核结果决定了其奖惩和晋升渠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个人价值等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国企必须强化薪酬管理和绩效管理,预防薪酬碎片化、绩效盲目化,建立科学公平的管理制度,合理分配构成权重,使其真正起到企业管理的作用,同时能够带动职员积极、主动的参与企业建设中去。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薪酬和绩效管理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对企业发展的帮助作用也较为显著,但是要想对其进一步优化,还需要国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摸索前进。

    参考文献:

    [1]胡江洪.国有企业薪酬绩效管理问题及措施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8(19):123.

    [2]冯婧妍.国有企业薪酬绩效管理问题及措施分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000(00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