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男子选手樊振东发抢段的技战术分析
杨博宇
一、前言
2013年、2014年樊振东以迅猛之势在世界乒坛崛起,在世界赛场上获得了诸多优异成绩。但是进入2015年,他并没有保持勇猛的势头,在科威特公开赛半决赛和世乒赛半决赛都负于了马龙,亚洲杯决赛负于许昕,在2015年上半年的表现没有许昕和方博出色。樊振东是中国乒乓球未来的希望,所以他的技战术水平、竞技状态是我国乒乓球科研者要重点关注的。因此本文对樊振东在发抢段的技战术运用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他在发抢段的优势和不足,使其能在以后的训练与比赛中更好的发扬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尽早成为世界乒坛的领军人物并且争取成为下一个大满贯的得主。
二、研究對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乒乓球男子选手樊振东发球轮的技战术运用
(二)研究方法
1.录像分析法:
通过观看樊振东与许昕、马龙、波尔的3场比赛录像,直观的了解他在发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并对其发抢段进行分析。
2.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件检索,并查阅有关乒乓球技战术方面相关书籍和文献,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3.数理统计法:
统计樊振东在发抢段各项技术运用的次数、得分、失分,并算出得分率,得分率=得分/(得分+失分)×100%,通过得分率来分析他的得分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一)2015年亚洲杯决赛樊振东对许昕发抢段技术运用分析
比赛可以看出,樊振东的发球得分率是100%,说明在对阵许昕时发球是非常有威胁的,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樊振东在比赛中以正手顺旋转和逆旋转发球为主,顺旋转时主要发向许昕正手位短球、半出台球,逆旋转时主要发向许昕反手位短球,针对性很强。比赛中,樊振东的正手拉球与正手反拉的使用率为33.4%,得分率是除发球以外最高的,说明樊振东的正手非常突出,在比赛中是主要的得分手段。相比之下在与许昕的这场比赛中,樊振东的反手击球失误较多,得分率低但使用率仅次于正手击球,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樊振东这场比赛的失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反手失误太多。另一个失利原因便是防守,抢攻被反攻以及被攻防守的失分较高,说明在与许昕的对抗中处于劣势,这是樊振东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发抢段本应是自己占主动的环节,却被对方进攻得分,这会使自己在比赛中处于被动的局面。以上两点问题需要樊振东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多加注意。
(二)2015年科威特公开赛1/2决赛樊振东对马龙发抢段技术运用分析
通过视频可以看出本场比赛樊振东整体被马龙控制,上手和击球速度都没有马龙快,比赛节奏偏向马龙,马龙在接发球处理上要明显好于樊振东,以至于樊振东发抢段的得分并不高。由上表可以看出这场比赛樊振东发抢段主要得分依靠正手、反手拉球,这也是樊振东的特点,正反手比较凶狠,相比亚洲杯对阵许昕的比赛,樊振东这场的反手发挥较好,反手拉球以及反手反拉都有很高的得分率,分别为100%和80%,但是反手使用率并不高,原因可能跟马龙控制较好不容易上手有关。这场比赛樊振东发抢段的抢攻被反攻和被攻防守一共失了10分,充分说明了马龙在前三板上的压制力很强、攻守转换很快,希望樊振东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能够再加强发抢段的控制力,上手速度加快。
(三)2015年世乒赛1/4决赛樊振东对波尔发抢段技术运用分析
从视频可以观察到,樊振东在对阵波尔时,发球变化较多。可以看出,樊振东在与波尔的整场比赛发抢段的得分率是比较良好的。可知,樊振东在对阵左手横拍打法的波尔比赛的发抢段中,使用率最高的是正手侧身拉技术,得分率为66.7%,为良好水平,正手拉和反手拉为发球抢攻,这两项技术使用率加一起达到31.9%,说明樊振东在对波尔的比赛中抢攻意识强。另外,正手反拉与反手反拉都为发球被攻后反攻技术,这两项技术加在一起,其使用率为27.7%,其被攻后反攻的使用率仅次于发球抢攻,且得分率为100%,说明樊振东在对战波尔时,发球有意让对方进攻,然后对其反攻也是比赛主要的战术手段和制胜因素。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战术不是十分明确;进攻时正反手的失误还需控制;攻防转换需要加快,防守能力需提高,对比赛整体的控制力还要进一步提高才能扛起中国乒乓球男队主力的大旗。
第二,樊振东在与国内顶尖选手的比赛中发抢段的优势并不明显,对马龙更没有优势可言。正反手拉球是樊振东的优势技术,比赛中一定要减少正反手拉球的失误率,这样在发抢段才能有大的优势;樊振东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一定要加强自己台内短球的控制能力以及前三板的上手速度,这是目前他的弱势点,对阵马龙的两场比赛可以充分看出其不足,比赛节奏一直被马龙控制,比赛中看不到制胜点。所以樊振东需要加强自己的台内短球技术和前三板的上手速度,让自己的正反手更能发挥出威力,以加强自己发抢段的压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