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自然浓

    朱莉萍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作品载负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

    《黄鹤楼送别》这是一篇“文包诗”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在教学中,切实地用心灵去感受文本,文本与心灵的感染,心灵与文本的交流,让学生达到情到深处自然浓的效果。

    一、音乐渲染气氛,引起情感共鸣

    音乐的特殊功能是通过旋律表现人类最为细致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如果能通过音乐的旋律激发学生心中的情感,使他们感受美的形象,体会美的意境,那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本课教学一开始,让学生欣赏《长亭送别》,在悠扬的旋律中,回忆生活中离开故土,离别亲人时的依依不舍的情感,学生思乡思念亲人和朋友的情感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有的讲述了与亲人分别时的伤心与不舍,有的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也能联系平时看到的电视中,军人离家,家人送别时的不舍,甚至有的同学在回忆中红了自己的眼眶。切身体会到依依不舍之情,在恰到好处的音乐中产生了共鸣,奠定本堂课的情感基调,同时也拉近了教者与学生的距离,融为一体。

    二、与文本对话,体悟深厚情感

    文学是借助语言来描写的。情感不是贴在作品表面的标签,它是蕴藏在作品之中的。深入教材,以饱满的情感对文字信息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渲染出情意盎然的氛围。只有教师先投入情感,才能吸引学生步入佳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凝思静想,心驰神往,甚至潸然泪下。读文时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触及到作品情感的深处,与课文进行对话。本文中很多地方虽然没有直白離别之情,但字里行间处处都将这种“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先结合课文体会诗人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通过借助李白的《赠孟浩然》对孟浩然人品的了解,对孟浩然的诗歌的背诵和拓展,感受他超然不凡的文学才华和不与世俗同流的高尚品质,并且对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朋友情、师生情、兄长情,学生能透过文字的表面去体悟李白对孟浩然的敬仰之情。有了文字背后人物资料的丰厚,学生自然而然对孟浩然肃然起敬,又使人物形象在学生心中变得“鲜活”起来。与文中的李白达到了情感的共鸣,那么朗读文字表达情感就不难做到。这个情感的唤醒对结合课文体会两人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所找句子:“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以及李白与孟浩然的对话,这些文字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汉字,而是有浓郁的情感释放。李白和孟浩然沉浸在离别的情感中,人有情,物也有情。杨柳岸,依依的杨柳随风漫舞,好像在为友人踏歌送行,又像是挥别的手臂。点点沙鸥,盘旋左右,带着朋友挚爱之心……

    三、再现送别场景,角色情感升华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果能以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导入语,或是有意识地设计冲击学生视觉、听觉的动画,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通过文字感受惜别之情后,并不能够达到情感上的体验,伴随了音乐,利用多媒体跨越千年的时空,演示孟浩然的船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此时,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李白目送好友远去的依恋、惆怅、孤独、向往……一系列复杂情感,学生也能抓住“依然伫立、凝视远方”,并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早已把自己当作那站在岸边久久不愿离去,久久地看着船远去方向的李白了,心中自然涌起对朋友的不舍,对与朋友一起饮酒做诗的怀念,对朋友未来生活的祝福,真是千般滋味在心头。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太多的情要叙,已不是老师要我说,而是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己心之悟,最是至深。情到深处自然浓,从学生的表述中,流露出的情感真真切切地与文中的李白融为了一体。在最后李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时,教师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名朗诵、齐声诵读、感情背诵这首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眼前是长江边,繁华似景,烟雾迷蒙,奔腾不息的长江水,渐渐远去的帆船;脑中浮现的一对好朋友话别的场面;心中更感受到的是诗人与朋友浓浓的友情,依依的别意,这一切又一次撞击学生的心灵。至此,古诗的积累、情感的积淀已是水到渠成。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运用音乐、画面冲击孩子的感官,让孩子将这些融合于主人公的情中,让文中的情促发孩子的情,借孩子丰富的情感来再现文中的情感,整个课堂情意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