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王静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词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古诗词教学贯穿了语文教学的始终,而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更使古诗词的比例大幅度提升,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充分体现了我国对国学经典传承的重视。
但是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被动学习,只看教材要求必背的内容,对于诗歌鉴赏无话可说,遇到问题时常感叹古诗词学习“难于上青天”。再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大致讲解诗文字面意思,机械分析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并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学生在不能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学习效率不高,甚至反感学习古诗词。鉴于此,笔者尝试用以下方法改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知其人
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学习古诗词要“知人论世”。知其人,指的不仅是了解诗人的姓名、字号、生平、诗歌创作背景,更要了解诗人内心真正的情感。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那些历经大浪淘沙的传世之作之所以经久不衰,往往是因为这些诗作都折射了诗人坚韧的人性光辉,能够照进现实,照亮人的心灵,从而传递出令人鼓舞的力量。因此,要知其人,还必须走近其人,聆听诗人内心的声音。
例如,提到杜甫,大家都会想到一个满面愁容、历经沧桑、过著贫苦生活的老人形象。追问何以如此时,有人可能会说: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诗人一直颠沛流离,到西南避乱,最后病死舟中。其实,多数人都只了解这些被过分概括的表面知识,但是却不知杜甫无论自己境遇如何,始终怀着一颗对天地万物、芸芸众生的悲悯之心对待那个“悲惨世界”。安史之乱中,诗人逃难途中被叛军俘虏,最后辗转回到家里,迎来的却是一片哭声,原来是自己的小儿子被活活饿死了,丧子之痛何其哀也?然而他并没有在伤痛之中沉沦,即使寄人篱下,带着弱妻幼子忍饥挨饿,心中仍系百姓。“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这首诗的背后是一个诗人调解邻里矛盾的故事。一个穷老太婆总是到邻居吴先生院子里打枣吃,吴先生小气不愿让她打枣,由此产生了矛盾。杜甫以诗相劝:妇人打枣就不要怪她了,国家打仗,赋税严重,大家身处困境,这些无依无靠的妇人几乎被逼到绝境,她只是“无食无儿一妇人”,就帮衬一下处境还不如我们的人吧。从这样的细节中可以看到杜甫的“温暖”,当然也就理解了他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处境中,依然能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豪迈之音。
为做到知其人,笔者每个学期都会鼓励学生有选择地精读诗人的传记,以详细了解诗人的经历、思想与人格,并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们交流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唱其诗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音乐美。汉乐府诗和魏晋至唐代的一部分乐府诗也是入乐的,而且唐宋以后的词和散曲多配以乐曲演唱。然而,很多与诗歌相配的曲谱并未流传下来。尽管如此,诗词本身的韵律与节奏感依然体现出音乐之美。所以,从音乐的角度去理解和记忆古诗词也是体会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借鉴古人“唱”诗词传声的方法,笔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融入了经典配乐。
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的长诗《琵琶行》时,笔者就给学生配以《琵琶行》的流行歌曲视频,画面古香古色,充满了唯美的中国风,诗句以歌词的形式逐句映入眼帘,动听的音乐回荡在教室里。其中,琵琶女自叙身世的段落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学生们更是喜欢,不约而同地跟着哼唱。教师布置的“背诵与演唱同时进行”的作业,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热情,更有些学生将自己的演唱录制下来供大家一起品鉴。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开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学唱诗歌的热情,然而有些曲调学生并不喜欢,于是笔者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配上自己喜欢的曲子或重新编曲,对诗歌进行更丰富的演绎。目前,学生成功录制的诗歌包括《离骚》《定风波》《声声慢》等。在精心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日渐浓厚,并愿意进一步解读诗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赛诗会
为了进一步推进教学,笔者采用诗词比赛的形式来检验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情况。《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已经开展了四季,无论是才女武亦姝,还是带着一脸质朴与平静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或是北大理工科博士陈更,他们对诗词的热爱以及在诗词大会上的精彩表现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笔者挑选了一部分《中国诗词大会》的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学生在观看时常常兴奋地参与答题,因此,笔者仿照诗词大会的形式,在古诗词教学中穿插了比赛,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小学和初高中的必背古诗词为范围,有选择地制作了诗词答题卡片,通过对句、判断、选择、文字线索、飞花令、诗词接龙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参与比赛。同时将学生分成小组,选出参赛代表进行答题。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参赛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比赛中强化了临场发挥和表达能力,加强了对诗词的记忆;未能参赛的学生也在观赏比赛的过程中增强了对诗词的兴趣、理解与记忆。这种赛师会的方式,集知识与趣味于一身,寓教于乐,更好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主持人董卿曾说:“诗词是古老的咏叹,却能撩拨年轻的心弦,它言有尽而意无穷,它在时光中停留,等待我们去遇见、懂得、欢喜。”学习古诗词,教师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知其人”“唱其诗”“赛诗会”等方法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新颖的教学方法找到自己学习古诗词的最佳方式,进而使文化沉淀日益深厚。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要积极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帮助学生增强情感归属,激发爱国热情,夯实民族文化自信,主动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通过古诗词教学,让学生明白学习古诗词不仅是为了升学考试,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有诗和远方,有无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刻。苏轼曾说“诗酒趁年华”,教育者有责任引导学生在最好的年龄、最美的时光里感受最美的诗词,从中体会美好情感的绽放。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