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强项目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及途径
殷保光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 1145(2020)03- 080- 02
摘 要 企业政工工作是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个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尤其是在项目建设中,更是可以依托政工工作体现保障优化效果,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稳定问题。比如在公路桥梁等项目建设中,政工工作的开展更是能够为项目营造理想的人力资源条件,这也就需要关注项目政工队伍建设工作。本文就首先指出了在项目建设中,加大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然后又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建设途径。
关键词 项目建设 政工队伍 重要性 建设途径
企业政工工作的开展在新形势下依然不容忽视,并且还应该体现出较强的新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保障企业运营发展更为顺畅有序。具体到企业相关项目建设过程中来看,政工工作的开展能够针对项目工作人员形成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可以维系项目员工的稳定性,规避因为项目员工方面的不当行为带来的项目建设影响。为了较好凸显项目建设管理中政工工作开展效果,注重加大企业政工队伍建设是前提,围绕着如何构建高素质的项目政工队伍进行研究极为必要。
一、项目政工队伍建设重要性
(一)是践行基层工作的关键
在现阶段企业项目建设中,基层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我党路线和方针的执行效果,政工工作在其中就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更好优化践行基层工作,必然也就需要相应项目政工队伍能够具备较强胜任力,可以在熟悉掌握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基础上,依托恰当的政工工作机制,促使相应基层工作得到更好落实。如果项目政工队伍得不到有效建设,整体素质不强,必然也就很难取得理想的基层工作成效,容易导致项目建设中出现较为恶劣的方向性错误,影响必然极为恶劣,甚至导致项目分离崩析,无法有序建设[1]。
(二)是项目建设的保障
对于当前公路桥梁等项目建设而言,往往建设条件较为恶劣,工作强度较大,对于项目员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项目员工不具备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必然也就很难跟随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员工离职问题。在该方面问题的解决中,项目政工工作同样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借助于恰当的政工活动以及人文关怀,促使项目员工都能够表现出较强的归属感,工作态度更为积极,在工作中产生的一些消极情绪以及倦怠感,也能够得到及时处理,最终更好服务于项目建设。但是因为项目员工表现出了明显的动态变化和不确定性,必然也就对于项目政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项目政工队伍必然也就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提升所有人员的胜任力。
(三)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为新时代的发展表现出了较多的新特点,在项目建设中带来的影响同样也不容忽视,如果在该背景下,依然沿用传统的政工工作模式,不仅仅难以达到应有政工工作开展效果,还容易触发项目员工的抵触心理。基于此,项目政工工作人员必然也就应该伴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这也就需要结合新时代下的高要求以及新特点,针对项目政工工作人员进行必要培训,切实做好项目政工队伍建设。在项目政工队伍得到有效建设后,相应项目政工工作人员往往可以借助于新时代下的新模式以及新技术,促使政工工作开展效果得到更好提[2]。
二、项目政工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在项目政工队伍的现阶段工作中,虽然几乎所有的大型项目都设置了相应的政工工作开展机制,要求围绕着项目能够有序发挥自身作用。但是从当前项目政工队伍建设效果及其政工工作开展效果上来看,问题依然不少。比如现阶段项目建设中依然并没有较高的政工工作重视度,尤其是在面临质量要求以及工期要求较高的路桥工程项目建设中,往往管理人员都会把目光集中在项目施工建设管理上,不注重对于项目员工的关怀和管理,相应政工工作必然也就出现了受关注度不高的现象。在项目政工工作得不到高度关注的基础上,相关支持力度必然也就严重受限,不仅仅政工工作开展的时间不够充足,往往还难以得到资金支持,各项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当然,政工队伍建设更是难以得到强力支持,无论是政工工作人员的招聘,还是后续相关培训工作,都难以得到执行,政工队伍建设效果不佳[3]。
从项目政工队伍自身方面来看,因为其往往在项目建设中不够受关注,容易造成其出现“自暴自弃”心理,认为自身工作可有可无,如此也就“乐得清闲”,无法针对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予以提升,工作中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应付心态,政工工作的实效性严重受损。当然,这种项目政工队伍方面的不良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个体层面,因为政工工作的受轻视,往往整个政工工作机制也难以得到有效构建,相关制度以及工作模式都无法得到较好优化完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就难以有序开展政工工作,相对工作混乱性明显。
由此可见,虽然当前很多项目都存在着政工工作部门,也安排了一定的政工工作人员,但是政工队伍建设却存在着明显局限性,最终项目政工工作成效不足,有待于在未来借助于新的政工队伍建设途径,实现对于项目政工工作价值的有效提升。
三、加强项目政工队伍建设途径
(一)開拓新思路
在项目政工队伍建设中,为了促使项目政工队伍可以得到优化完善,往往需要首先从思路入手进行创新,以求能够赢得项目负责人的高度认可,并且能够在不影响项目有序建设的前提下,确保项目政工工作能够有序落实。因为目前很多路桥项目建设中,确实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较为受关注,项目经理也往往过于关注这些因素,很容易忽视项目政工工作,对于政工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基于此,未来项目政工队伍建设可以开拓新的思路,能够力求将政工队伍建设和项目建设构建密切联系,将政工工作有效融入到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去,可以促使两者形成较强的匹配性和协调性。这也就可以较好解决以往领导存在的政工工作影响施工建设的错误认识,促使领导认识到政工工作的开展不仅仅不会影响施工建设,还可以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在该背景下,项目负责人必然也就可以加大对于政工工作的关注度,也能够为政工队伍的建设提供较为强力支持,便于后续相关工作开展[4]。
(二)完善机制
项目政工队伍的建设还需要考虑到机制方面的完善,能够促使政工队伍建设更为高效有序,避免了政工队伍建设的混乱局面。基于此,项目党支部书记往往需要在整个项目开展前,围绕着项目进行全面详细分析,重点把握好项目建设对于政工工作的要求,从这些任务要求出发,探讨如何安排政工工作人员才能够圆满落实相应职责,进而也就可以有效明确政工队伍建设需求,有助于相应机制的不断完善和部署。当然,在项目政工队伍建设机制的制定中,往往还需要项目党支部书记能够积极协同项目经理,实现具体机制的审查和优化调整,避免因为项目政工队伍建设的一些内容和项目建设存在明显相违背问题,提高相应政工队伍建设机制的可行性。另外,在相关机制完善中,往往还需要关注到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这也就同样需要项目党支部书记能够和项目經理进行深入探讨,力求为项目政工队伍建设和具体工作明确绩效考核依据和标准,以此指导后续政工工作的开展,同时还可以更好调动项目政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其战斗力和凝聚力[5]。
(三)关注后备力量
项目政工队伍建设往往还需要关注于政工工作人员的数量,只有具备充足的政工工作人员,进而才能够保障相关工作的有序落实。在当前很多项目建设中,虽然也设置了一些项目政工工作岗位,但是往往岗位数量并不是特别充足,要想较为完善彻底地落实相关政工工作,对于现有政工工作人员的压力较大,也容易在工作中出现偏差问题。基于此,在现有项目政工工作人员的基础上,政工队伍建设往往还需要关注于后备力量,依托后备力量为项目政工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比如在项目政工工作队伍的构建中,可以优先招聘一些优秀毕业生,虽然这些毕业生在经验上存在明显欠缺,但是其往往会表现出较高的冲劲,战斗力相对较为充足,还具备较高的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同样也比较强,可以及时接纳和应用一些新型政工工作模式和技术,对于提升项目政工工作具备重要价值。当然,从项目中现有的一些施工群众中选择一些后备力量也是比较重要的手段,因为这些人员虽然对于政工工作不是特别专业,但是却对于相应项目较为熟悉,如此也就便于在后续政工工作开展中表现出更强的执行力,对于政工工作开展方式也可以献计献策,对于项目政工队伍的优化效果较强[6]。
(四)注重岗位培训
项目政工队伍建设中,最为核心的目的还是需要切实提升政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政工工作人员均可以体现较强的胜任力,有助于相应工作的优化落实。针对现阶段政工工作开展中存在的明显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问题,需要切实做好岗位培训工作,要求根据政工工作人员的缺陷进行及时弥补,切实提升其工作能力。一方面,针对政工工作人员进行培养需要首先关注职业道德,促使其意识到自身工作必要性,避免因为不受关注而出现自我放弃问题,具备更高的使命感;在此基础上,项目政工队伍建设中的岗位培训还需要考虑到业务能力培训,基于常用技术手段以及新模式进行及时指导,便于适应新形势[7]。
四、结语
在当前项目政工工作开展中,因为项目建设的要求提升,该项工作的受重视度往往不够高,以此导致项目政工队伍建设受到影响。基于此,未来应该关注于项目政工队伍建设新思路的探索,要求切实提升政工队伍整体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春云.加强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智库时代,2020(02):65-66+76.
[2]安钢集团党委工作部 欧斐. 国有企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思考[N]. 安阳日报,2020-01-04(003).
[3]李伟伟.如何加强企业政工工作实效性[J].知识经济,2020(03):84+86.
[4]王艳霞.我国企业政工管理的特点和改进措施[J].管理观察,2019(36):21-22.
[5]张经伟.探讨如何强化基层政工队伍建设工作[J].居舍,2019(36):196.
[6]孟艳丽.新形势下企业政工工作的思路探析[J].农家参谋,2019(24):192.
[7]高军连.新形势下国企政工工作路径及其优化措施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2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