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姜海清

    

    

    

    【摘 要】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围绕着应急广播建设的,由中央决策机构统一指挥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系;应急广播是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通过广播等音视频媒介向大家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由应急广播法制、体制、机制和预案组成,是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平战结合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支持、法律规范、整合广电资源、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库、协调频率频道资源、技术的驱动和融合发展。

    【关键词】国家应急广播 体系建设 突发事件 整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要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承担了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任务,这一任务没有成熟的模式和经验可以遵循,我们始终在探索中前行,迫切需要得到各位领导和各界专家的支持与指导。

    近年来,大家对应急广播这个词越来越熟悉,但应急广播究竟是做什么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内容到底涵盖哪些方面,可能认识还不十分清晰。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也希望借此共同探讨一下应急广播的未来发展。

    一、应急电台的探索与实践

    2013年“4·20”芦山地震和今年“8·03”鲁甸地震发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地方省市县三级电台,在震中开办了应急电台,专门面向灾区百姓和救援队伍,开展定向的,点对点的,有针对性的贴心贴身的服务,不仅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欢迎,还得到了中央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领导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广播应急传播的创新之举。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国家应急广播首次启动了应急电台,在芦山和宝兴县城开设了两个直播点,持续播音30多天。

    今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尽管震级不强,但是人员伤亡和房屋损毁程度超过了芦山地震。国家应急广播再次启动了应急电台,在道路发生严重垮塌的情况下,这次应急电台启动速度较芦山电台更快,主要得益于开办芦山应急电台形成的经验和中央台内部相对成熟的应急机制。震后48小时,我们就在震中龙头山镇龙泉中学利用广播站设备面向灾区播音,震后56小时就实现了全天调频覆盖,覆盖震中30多平方千米,服务约3万军民。

    哪里有救灾物资需要发放、哪里需要志愿者和大型机械的帮助、哪里能办身份证、哪里有干净的饮用水、哪里能洗澡,这些信息一经应急电台播出,大家都能知道,真正做到了定向、贴近。

    两次开播应急电台,得到了四川、云南省广电局、省市县三级电台的大力支持。两次应急电台的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应急电台四级联动机制,应急电台操作流程,前后方节目协作方式,并且形成了如何尽快成为当地政府“大喇叭”和灾区百姓求助台的工作方案。我们也正据此着手起草应急电台的开办和管理手册,希望将流程和机制等标准化,便于平时的培训和战时的操作。

    二、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构架及建设进展

    两次应急电台的成功实践带来了广泛的影响,经常有人问我们,应急广播难道就是在灾区办应急电台吗?我们的答案是:应急电台只是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一小部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是围绕着应急广播建设的,由中央决策机构统一指挥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系;应急广播是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通过广播等音视频媒介向大家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由应急广播法制、体制、机制和预案组成,统一联动、安全可靠、快速高效、平战结合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可以极大地提升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相关的工作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2013年12月3日,国家应急广播中心揭牌,应急广播社区网站上线,应急广播标识正式推出。几天之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出台了《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从五个方面18项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列出了具体的时间点。

    中央台也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要将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作为全台的发展机遇和当前的重要任务,拟定了我们的工作方案。应急广播建设相关工作也陆续得到了国家财政的支持,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务司的大力推动下,获得了财政部多项专项资金。国家发改委已经把应急广播列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并组织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的专家,完成了国家应急广播工程建设方案的评审,也为国务院批准这个项目的立项奠定了基础。

    围绕着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其他的工作也在开展。我们开通了国家应急广播微博和微信,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客户端9月16日正式推出。此外,我们还制作了和应急宣教有关的公益广告,在全台的各个频率滚动播出;在中国高速广播频率每天中午开设了一小时应急节目专栏;积累了和应急相关的一些音视频资料,初步搭建了节目库和专家库;承担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应急广播相关的一些科研课题,应急广播信息制作和发布平台技术研发与试验这项课题前不久在江苏南京进行了演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应急广播建设中与各方的合作

    过去一年中,我们和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国家林业局、水利部、公安部消防局等许多信息源单位开展了合作,目前为止许多灾害预警、灾情速报、 救援信息都能和中央电台的新闻工作平台进行实时共享。我们还将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签署相关协议,将合作制度化,和中国地震局相关的协议也在接洽当中。接下来希望跟工信部、交通部、国家计生委,还有民航等相关部门能够共享相关的信息,也希望能和更多的广播电视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共同研发可以整合处理、智能分析这些信息的系统,可以和相关的互联网企业共享数据、开展合作,为应急广播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准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们也加强和地方广电部门的合作,今年6月份和四川广电局签订了《开展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相关试点试验的协议》,与广西广电局签订了《共同开展应急广播洪水预警发布试验的协议》,今年8月19日,我们国家应急广播预警实时发布系统在桂林成功定向发出了一条真实的预警信息,在当时播出的电视节目屏幕下方实时滚动播出,这也标志着国家应急预警体系迈出了新的一步。我们还和云南台签订了《关于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无线局签订了《关于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未来一旦发生特大灾害需要开办应急电台,无线局将提供强力支持。无线局的应急广播车队携带了多种移动发射系统,各地发射台也将成为未来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物资储备和技术支持的基地。

    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几年来,在建设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探索和实践当中,我们也在思考一些问题。

    首先是应急广播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因为国家对于应急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关系到国家的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也关系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我们迫切希望得到各级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持,希望应急广播成为常态化的政府应急管理手段和信息传播工具。

    其次是应急广播需要法律规范。需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来规范应急广播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我们近期也在配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加快制定国家应急广播的管理条例。

    第三是应急广播需要整合广电资源。建议成立应急广播专业委员会,吸收广播电视机构和相关企业参加,平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和培训,应急时统一调度广电资源。

    第四是应急广播需要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库,从中央电台到地方台逐步建立应急广播专家库、内容库、设备物资库和人才库,我们可以提供标准和资源的支持,目标是尽快在四级电台中建立起一整套应急广播的快速反应机制。

    第五是应急广播需要协调频率频道资源,我们得知工信部无线管理局正在规划应急广播的频率,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希望未来统一的应急广播频率频道像119和120一样容易辨识和推广,平时进行应急减灾教育,突发事件来临时进行定向应急广播。

    第六是应急广播需要技术的驱动。技术的推动对于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应急电台的发射和播出设备是否可以更集成更便捷,应急信息智能处理和分析系统可否跟各个企业共同来研发,还有车载和移动终端是不是可以利用收音机的功能,来研制紧急接收应急广播的模块,当条件成熟的时候,把它作为一种标准,实现实时的提醒,也希望能研发应急广播体系和校园广播、楼宇广播联动的功能,实现应急广播的无缝覆盖。这些都迫切需要得到广电企业和信息技术企业的支持,得到总局的引领和指导。

    第七是应急广播需要融合发展。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应急广播也要不断关注新技术新媒体及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和所有的平台、渠道、终端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目前做的许多工作都还属于试验性的和基础性的,更核心的工作有待国家应急广播工程建设方案正式批复后不断地推动、整合及完善,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感谢大家能够关注应急广播,能够支持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我们也希望与各方携手共创国家应急广播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