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的探索
刘德锋
摘要:档案具有“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是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是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是创新现代社会管理、创新人才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我国各级档案系统要深化认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编制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着力补齐人才、管理等方面短板,依法、创造性地开展档案工作,并积极探索建立档案“互联网”工作模式。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探索探究
0引言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档案服务业这个传统产业也在经历着数字化与信息化的转型升级。档案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热门话题,分享“互联网+”趋势下档案服务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市场机遇,促进和推动了企业间及行业间的协作与交流。进入大数据时代,纸质档案下的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互联网+档案服务,不是简单的档案信息化,而是交叉着移动互联网、社会化媒体、云存储等系列趋势,实现了海量信息、即时互动、职能服务立体化和多元化发展。
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新理念
1.1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档案资源建设和管理新理念,加强了对社会档案资源的管理、指导力度。为了规范社会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资源的完整性及保密性,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作用,以此为典型示范,开启社会档案规范化管理新模式。挂牌的社会档案馆应当接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档案保管、借阅等制度,科学规范管理社会档案。社会档案馆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可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珍贵档案修复、寄存等多个方面得到档案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1.2研究定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将利用2-3年时间,推进档案数字化,并实现联网对接,最终形成“一点受理,多点服务,联网并行,标准规范”的现代管理服务新模式。利用高速扫描仪等设备,以及《数字档案扫描与录入系统》软件,对现存档案实体扫描,进行档案信息数据录入,最终形成统一的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人事档案影像数据库,并对所存储的人事档案数据和影像信息进行加密保护,提升了实体档案的安全防范标准。同时,对流动人员档案进行统一编号、规范分类、建立目录、修补资料、整理装订等工作,将整理成册后的档案整齐摆放,达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
2互联网+成为人事档案制度的新平台
2.1档案云服务平台为此课题提供了一条解决途径。据悉,档案云服务平台是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整合虚拟化资源,提供数据存管、统筹以及交互,并结合互联网+来实现各级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数据云平台。其档案录入、档案查询、备份恢复和借阅登记等特点为各行业档案管理提供了便捷、安全的保障。
2.2现在有的地方查阅和利用档案的手续还是过于烦琐。从申请到最后批准利用的周期太长,特别是档案部门要求查阅者先提供档案的名称,往往使查阅者很为难。为什么过去查档不用提供名称而现在却需要呢?这可能与现在使用电脑管理有关,档案都已输入电脑,只有提供名称才好在电脑中检索。如果查阅者讲不出名称,档案保管者又不熟悉档案,那就无法根据查阅者提供的大概范围和线索去找档案。过去虽然没有电脑,但很多老档案工作者对档案十分熟悉,所以能很快根据查阅者提供的范围和线索找出档案。
3做好人事档案工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
3.1进一步借助“互联网+”优势。利用网络来宣传推介馆藏档案收集整理、抢救保护、数字化扫描、图片展览,档案查阅等工作内容,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提高档案公共服务的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开启档案馆运用“互联网+”工作新模式。
3.2干部人事档案是一面镜子,是选拔、评价、使用干部的基本凭证和重要依据,能够清晰地展示干部的基本信息和成长经历。不知从何时开始,干部篡改档案成为一场“忽悠戏”,虽然这“戏”只感染了极少数干部,但却广受群众的诟病,干部档案造假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猫腻?我们不妨来还原干部档案造假的形式主义“忽悠戏”到底演给谁看?给自己看。毋庸置疑,档案管理疏松、纠错机制缺乏、造假成本低是档案可以造假的主要原因,而干部官员本身思想素质不够高,内心不够“自信”却是最重要的原因,当能力还够不到梦想的“高度”时,他们不是沉下心来服务岗位,一心为民,而是“另辟蹊径”,从而寻找心中“短暂的自售”,改来改去或许最后他们都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模样”,喜于接受和满足于“别人眼中的自己”。
4结语
如今,随着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出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宏伟蓝图体现在方方面面,档案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国家开展了全国干部人事档案专项清理审查工作,意义深远。作为档案工作者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创新档案管理制度与模式,紧跟现代社会事业发展步伐,使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党和政府在选人用人上提供服务,尽职尽责,努力为我国的档案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