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高放,刘少宝

    摘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实现。高等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探索和实践高校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艰巨任务。本文从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理念、初步成效、完善机制等几个方面探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途径及规律,逐步探索出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居世界前列,进入有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型期。我国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拔尖人才严重不足,大学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能力建设方面的进展相对缓慢,直接影响着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进程,努力探索和实践高校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可回避的问题和艰巨任务。教育部关于“十二五” 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的意见中指出,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1]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全国农林院校中最早设立生物工程本科专业的学院。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试办)点(以下简称“理科基地”),担负起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生物科学与技术领域高素质的基础科学研究人才的重任。围绕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创建一流研究教学型、开放式大学”,结合生物学专业实际,“理科基地”确定了“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高水平的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在16年的“理科基地”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理念

    (一)树立科学教育理念,为创新人才培养奠定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树立“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职责。东北农业大学理科基地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先驱”,确立“厚品德,尊个性,宽基础,重实践”的本科教学改革理念,注重顶层设计,在培养模式等方面大胆实践,促使学生的品德、知识、能力、素质达到协调统一。[2]“厚品德”就是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最高目标,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敢于担当,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尊个性”是依据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质,“宽基础”就是强化通识基础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形成打好基础,“重实践”就是将课堂所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建设合理的领导管理队伍,为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是理科基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织保障。为了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东北农业大学理科基地在借鉴同类院校及校内各地学院有益的组织管理经验基础之上,整合全校资源,凝聚全院之力,高标准组建领导管理队伍。一是组建有一名校领导全面指导,学院领导和教务处相关部门具体参与的“理科基地领导小组”,负责理科基地的建设和协调工作,为校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成立由学院学科负责人、龙江学者、博士生导师组成的“理科基地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基地的具体规划和方案建设机实施工作;三是成立由院党委书记直接指导,辅导员及班主任全面参与的“理科基地管理办公室”,该机构设置在书记办公室,负责理科基地学生的党建和日常事务管理,为人才培养提供思想保障。这三支队伍相互衔接,有力的保障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设立合理奖励机制,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构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是要不断探索和发展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适合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和不同规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3]东北农业大学“理科基地”在分流管理、优秀学生奖励、科研实践、发表论文、本硕博连读等多方面出了台具体措施和标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导向机制。

    1.实行分流管理、小班教学,形成浓厚的竞争氛围

    根据“少而精,高标准,严要求,保质量”的原则,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组成小班上课,每班学生人数在20人左右,选派优秀教师为该班授课,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类指导,在每学期结束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科研水平,外语水平,实验技能进行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根据理科基地培养方案要求实行分流管理。实践证明,小班授课、分流管理有效的促进了基地班学生良性竞争氛围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搭建科研训练平台,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依托学院的“生命论坛”和“科技创新基地”两大平台,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院设立了专门的科技创新基金--秦鹏春教育基金,资助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对于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的同学和参与全国“挑战杯”等国内外竞赛活动获奖的同学给以奖励。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生物领域杰出的专家给基地班学生做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 ,让学生掌握生物科学前沿,开拓了学生的科研视野,训练了学生的科研思维。

    二、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成效

    理科基地始终把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以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为主线,以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为载体,以“挑战杯”和生物知识竞赛等科技活动为平台,始终把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作为基地建设的基本目标,经过16年的努力,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理科基地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基地班班学生大一开始全部进入导师实验室,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掌握了科学研究方法,近五年来,学生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在SCI上发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12年,一名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在“挑战杯”、数学建模等竞赛项目中获三等奖以上10次,基地班学生国家英语四级通过率100%,考研率100%,每年到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所读研的同学占到50%,这些数据证明基地班学生的科研能力强和理论基础扎实,为进行创新型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科基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幅提高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理科基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高,基地班的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改善。该班的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的各项科研活动和学生组织活动,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项目,基地班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高。近5年来,基地班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5次,获得“黑龙江省三好学生”荣誉称号3次,获得“黑龙江优秀班集体”1次,获得“五四红旗团支部”5次。

    (三)理科基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要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在科学研究训练过程中,注重将思想道德的训练贯穿到其中,基地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申请入党率95%,学生80%担任院级、校级学生组织干部,校优秀志愿者5人,获得校级以上社会实践先进个人10人,其中2012年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国家重点团队被《新闻联播》报道,学生不只是关注学习科研,他们同样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关注民生,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形成了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

    三、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完善

    (一)完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

    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对学生学习的结果给予公平公正的评价,还要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给予充分的肯定,否则将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往的评价体系往往只重视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这就造成了学生只关心成绩,而忽视学习技能的养成。逐步完善预习报告、考勤、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并合理分配这四部分所占的权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

    (二)完善“1对1”导师培养机制

    理科基地学生一入学就配备导师,由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该生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实践证明,指导教师能否参与学生的学习计划制定和科研训练项目,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因此,需要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积极性参与到学生学习活动中。

    (三)完善3+X课程学习模式

    基地班学生的培养应体现打好宽厚基础、 培养综合能力的指导思想优化课程体系。前两年着重文理基础教育 ,后两年加强科研实践训练。基地班的数学和英语课程难度、 深度要加大 ,前 5 个学期英语和数学不断线 ,英语要求通过六级 ,数学要求达到考研究生的课程水平,三年级学生参与导师重点研究课题 ,四年级开始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注重思想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充分调动基地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做好制度设计,完善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型教育平台,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研究,养成不断探索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 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zl-gc. org/Detail.aspx? Id =1264,2011-08-02.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 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张道海.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江苏大学 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