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有理·有情·有趣
陈娴
摘 ? ?要:法治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构建法治教育体系的主阵地。当前由于法律专业学科教师稀缺,法治课的专业性、实效性都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可从教学内容有法、教学策略有理、教学目标有情、教学活动有趣等四个维度优化法治课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培育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实现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
关键词:法治课;教学策略;法治意识
2016年9月开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取代原有思想品德课程,新课程无论名称还是内容都强化了法治教育,其中八年级下册为法治教育专册。新课程实施以来,法治教育模块始终是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非法律专业的学科教师苦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在教学中表现出力不从心,照本宣科、划重点成为一些初中法治课的真实写照。如何优化法治课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与做法。
一、教学内容“有法”:心中有法,课堂见法
法治课是传授法律知识、培育法治意识的课程。《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对初中阶段法治教育的目标明确如下: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时时处处有“法”是法治课的一个显性特征,解释法律概念、解读法律文本、分析法律案例等都是法治课应有的教学内容。
以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为例,三种违法行为的区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不讲具体的法律知识只讲“做守法公民”的结论显然是不够的,也是无效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行政处罚、刑罚等法律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对我国民法总则、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等相关法律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并辅以合适的法律案例加以辨析。学生在学习了三种违法行为的特点、危害、相应法律责任之后,自然而然能得出“法不可违”的结论,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守法意识。
初中阶段的法治内容(见表1)主要集中于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下册、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法治课教师要做到的教学日常概括起来就是:备课时认真研究相关法律知识、课堂上加以灵活运用、生活中用心收集法律素材。只有教师心中有法,法治课课堂才能见法,法治课才有法的味道。
二、教学策略“有理”:图表梳理,案例讲理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非专业法学教材,除了八年级下册为法治教育专册,其余法律内容分散于各册各单元板块中,这些板块之间没有相互必然的连贯性和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如何抽丝剥茧从各板块中将法律知识梳理出来并加以清晰直观地呈现?笔者认为图示、列表、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均不失为好的教学策略。
如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一框“公民基本权利”,本课主要内容为三类公民基本权利的名称、具体内容及理解运用,实际涉及具体权利名称有十多个,有些可以顾名思义,有些则容易混淆,为了使学生听课时不“晕”、听课后不错,笔者用列表法整理相关知识(见表2),用图示法明确概念的相互关系(见图1),这样便可使抽象的内容一目了然。
事实上,用图表呈现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厘清知识、搭建知识框架,还能帮助教师快速整理重难点,提高备课效率,教学过程中对照图表讲课、举例、分析,也能帮助教师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一举而多得。
案例教学法是法治课常用的教学策略。初中学生受限于个人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难以对某些抽象陌生的法律概念、法律现象形成正确的理解,选择一个恰当的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讲理,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案例的选取和使用。一般而言,真实、典型、无争议、关注度高的案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能产生共鸣。
以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为例,正确区分四种维权途径、树立维权意识是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没有一个合适的案例可以贯穿教学始终?“2019年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就是一个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维权案例。作为一个引发全国持续关注的消费者维权案例,该案不仅将协商、调解、诉讼等三种维权途径和民事责任、行政处罚两类处罚方式等课本上的生硬文字变成了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小人物”维权获胜的桥段也是对公民维权意识和维权行为的正面鼓励。在以案说法的过程中,教材中“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提供保障”“依法行使权利,不仅关乎我们个人的尊严与家庭的幸福,而且关乎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等抽象的观点有了最真实的注脚。
教师不妨尝试建立一个小型案例资源库,将日常生活中关注到的典型案例收藏其中,如能按初中阶段法治课不同年级、不同法律类别、不同内容进行分门别类则更好。但是,案例的选用仍要注意时效性,过于陈旧的案例尽管在当时具有典型性,却可能会因为相关法律被修改或远离学生生活而失去分析的价值。
三、教学目标“有情”:严法柔情,培育信仰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品德课与法治课的有机结合,前者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后者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相比品德课,法治课的情感目标往往容易被忽略。一节完整的法治课,应有三个维度的学习:法律常识的掌握、法律能力的提高、法律信仰的培育,第三点即我们常说的爱法、护法,这也是一个公民对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认同。
如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第一框“法律为我们护航”,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刑法及四个特殊保护,学生对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这一课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更关心的是“父母看了我的微信聊天记录是否违法”“老师对我的惩罚方式是否合法”“未满14周岁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等话题,这不是一个教学意外,而是教师必须直面的“关键问题”,事关本课的情感目标。笔者准备了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相关数据、典型案例、图片、自述、视频等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比自己的生活谈感想,巨大的反差促使学生意识到:未成年人不能以受法律保护为名危害社会、践踏法律;父母养育子女、老师教育学生、社會关爱未成年人不只是一个简单冰冷的法定义务,而是骨肉亲情、立德树人和良好风尚的具体体现。学会感恩正是本课的一个情感落脚点。
未成年人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对许多问题的理解难免片面、偏激。他们在法治课上学习法律,也建构起自己对“法律是什么”的理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预见者和引路人,能预知矛盾冲突,能解惑答疑,引导学生知道法律不仅能导航,还能护航。一个有温度的法治课堂,不仅能让学生感受法律的力量,还能感受到法治的温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爱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意识,才能坚定对法治的信仰。
四、教学活动“有趣”:互动体验,感悟生成
众所周知,一堂有趣的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能加深其印象,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法治课因其先天气质显得略为抽象、枯燥,尤其需要多一些趣味性为课堂增色。笔者曾经对八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过关于“理想的法治课应该怎么上”的问卷调查,学生想法颇多,诸如参加法院旁听、模拟法庭、师生现身说法、外出实践等,这里折射出的是法治课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现状。
“凝聚法治共识”是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内容,这一课要求学生从科学立法、政府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层面理解“厉行法治”的要求,进而“凝聚法治共识”。本课内容像一张大网,将初中阶段所学的法律知识一网打尽,对学生的法治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也是一个挑战。如何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一位执教老师以一张机动车违停罚单为载体,用漫画连载的方式设计了“爸爸‘吃罚单、父子交罚款、电话问市长、共商停车难”等几个教学活动,学生跟随漫画里的主人公进入了一个与自己的生活既熟悉又陌生的教学情境,当主人公疑惑“爸爸交的罚款最后去了哪里”时,这位老师马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拨打市长热线12345询问罚款去向……笔者注意到,学生在这堂课上全程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兴奋的学习状态:交罚款时遇到熟人能否网开一面、电话接通了该说些什么、校门口的停车难怎么解决……每个环节都有话说、都有悬念、都有期待。相信这堂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那位自荐拨打电话的学生。这堂课的最成功、最巧妙之处就在于将学生置于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中,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法治的共识凝聚起来了,法治的种子亦在不知不觉间萌发,这也正是法治课的美好之处。
增强法治课趣味性的途径有很多,诸如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手段、创新评价模式等,笔者认为最有效的一点是实践。法治教育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丰富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学习资源,不仅能使法治课变得更有趣,也会更有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三年多来,由于法律专业教师稀缺,广大非专业学科出身的教师迫切需要具体的、易操作的法治课教学模式以借鉴。以上几点浅见是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将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法律专业知识、课堂教学策略等几个要素进行有机整合,摸索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法治课教学策略,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肯定。当然,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需要多方合力的長期的工作,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