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体验与积累,提高民族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脑明图雅

    摘要:写作教学是少数民族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听、说、读、写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民族语文教学;小学语文;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引言

    小学语文是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可以说它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语言文字的载体。而作文教学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涉及听、说、读、写各方面,呈现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在我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曾经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写出的作文不是前言不搭后语,就是语言表达不清楚、语序混乱,有的甚至无话可写,不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准确地表达。要求写两三百字的作文,有个别学生只写几行字就结束了。面对这种种情况,我便开始思考和尝试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方法及途径。现将谈谈我的一些见解,与同行交流和分享。

    一、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才会取得成效。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多数认为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不能写好作文,缺乏自信心。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困惑,经常以说代写的方法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把握口头作文这一环节,有效地将口语与书面语结合起来。同时,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逐步产生写作的动力。

    二、让民族地区的小学生从民俗文化中 “积累素材”

    民族地区小学生生活较为单调,接触的知识比较有限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民族地区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民俗文化, 这些文化中有些甚至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涵。让小学生观察和体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可以让他们在深切感受家乡特有的情调与韵味的同时,帮助他们积累起丰富的写作素材。如集市、节日庆典、婚嫁习俗、传统礼俗等,都有可供学生开发的写作题材,而在山区特有的淳朴民风和纯真乡情中,小学生逐渐积累起来的特殊素材正是城市学生缺乏的。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民族文化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深抓少数民族小学生字、词、句的学习与积累

    文章的构成不外是字、词、句、段、章、标点符号。在这里, 最小的单位是字。记牢字要从低年级抓起, 要从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这就要求我们汉语教师要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去深刻剖析, 让学生记住音, 会读;记往形, 会写;记住义, 会用。

    在记牢字的基础上, 要加强以字组词的能力, 汉字是一种丰富多彩, 复杂多变的文字, 同一个字往往有不同的音, 不同的义, 而汉语文字又是如此之多, 如何区别其音、形、义, 并会写会用, 对一个不懂汉语的少数民族小学生来说, 其难度可想而知, 这就要求我们少数民族小学生要记住更多的字, 会组更多的词, 要加强词语的积累, 从词义入手, 深入地剖析词语, 让学生懂得如何灵活运用词语。积累词语没有捷径, 无非是加强读背词语、背诵成语、谚语、格言等等。在此基础上, 还应重视关联词语, 近、反义词语等。

    在积累字、词的基础上, 要多练习造句。一篇文章必然要经过遣词、构句、谋段、成篇的过程。句子介乎于词和段之间, 其地位极其重要。对少数民族学生, 在加强造句练习的同时, 还要时刻注意两种民族语言在造句时语法上的差异, 以藏语为例, 如藏语中的“吃饭”, 用汉语直译就是“饭吃”;藏语中的“我去学校”, 用汉语直译就是“我学校去”;藏语中的“我爱你”用汉语直译就成“我你爱”, 逐如此类, 不胜枚举, 如果不注意这种差异, 在写作和现实汉语交流时就会闹出笑话。这就要求我们的汉语教师在平时教学时还要适当掌握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逻辑。

    四、培养民族地区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描写事物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这和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细致与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平时, 语文教师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少数民族学生, 在培养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 还应注意不同民族、不同环境造成的审美观念的差异, 这种差异有很多时候都出现在少数民族学生的作文中, 让很多汉族教师不理解, 如:在牧区, 人们对牛粪、羊粪并不感觉到如何的恶心, 它是牧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是纯天然的取暖材料, 藏族老阿妈总是用它熬出醇香的奶茶;藏族人心目中的美丽的经幡, 许多人不理解其美丽之所在, 等等。这就是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 不同区域造成的审美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在写汉语作文时出现的整个文章的“不协调”, 使人产生困惑。这就要求我们的汉语教师在民族地方教学时, 也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 不然你怎么能理解民族学生作文当中的美之所在呢?

    五、让民族地区的小学生从劳动实践中 “放飞思维”

    就目前来说,许多民族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民族地区小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缺少一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是导致民族地区小学生写作内容单一、写作能力低下的一部分原因。然而,学生的创作源泉是来自于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很多山区小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还承担着一部分家庭劳动, 而劳动实践恰恰是他们最真实也最独特的生活体验。提高山区小学生写作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他们学会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在丰富的劳动实践中放飞思维,提炼情感。如让学生进行以“放牧”“喂养牲畜”“做家务”等为主题的系列写作,小学生们可以通过春天放牧去体验草原的广阔无垠,以此感谢大自然的馈赠;通過喂养牲畜体验到父母的辛苦,让学生懂得如何感恩; 通过做家务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等。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体验,积累生活,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了如实记录,对已有经验与学习信息的有机整合,使他们的写作思维更加自由、开放。

    结语

    总之,在民族地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就要立足民族地区地域特色,从小学生生活的实际环境入手,引导他们将隐藏于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笔端进行抒发和表达, 让他们的作文因独特体验而焕发异样光彩!

    参考文献

    [1]范小军.以“说”促“写”,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J].华夏教师,2015(3):71.

    [2]李复娟.浅析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