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周台子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韩丽丽,张志民
摘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周台子村是河北省塞北贫困山区实现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课题组对承德周台子村进行了实地调研。文章主要从周台子村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产业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周台子村;产业;调研
在学习贯彻十八大关于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2013年6月29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周台子村进行了实地调研。早在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村要“强化产业支撑”。课题组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周台子村的巨大变化,重点是村产业发展状况。
一、创造贫困山区奇迹的周台子村
(一)周台子村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
承德市周台子村地处“环京津”山区贫困带上。全村610户,2 100口人,1 200多亩耕地,村域面积11.9平方公里。20多年前周台子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几百户人家,上千口人,居住在一川两沟,八个分散狭长的自然村里。村集体欠外债8万多元,全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2012年周台子村实现产值4亿元,上缴税金6 500万元,集体纯收入5 000多万元,人均收入13 000元,集体资产10亿元。周台子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幸福村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省十大名村”、“承德第一村”等荣誉称号。村党委书记范振喜同志是中共“十六、十七、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
(二)周台子村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十年间,共投入4亿多元,建成布局合理、设计美观的村民住宅楼77幢811套,村统一供水、电、暖,全村600多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楼,村镇新民居全部安装低碳、环保水源热泵供暖系统,开创了中国北方新民居供暖之先河。村小学,是使用面积1 400平方米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周台子村引滦河水入村建成水上公园一处,建起了4万平方米的矿山公园、村民文化休闲广场。2009年,新建了村民福利楼、科技楼、文化活动中心和老年公寓。老年公寓的一切设施都是免费的,连老人的衣服都是村里给的。2011年,又建成购物中心、医疗中心和三层楼的幼儿园及商业一条街。村内新民居配套邮政、网络、信用社、购物中心、学校、医院、派出所等各种公益服务配套设施。全村800多名劳动力,已有400多人在工业企业工作,200多人从事个体工商、服务运输业,10%劳动力在集体企业公司工作,5%劳动力在物业公司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居民最低生活实行保障制度。全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生活补助500元,7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取1 000元,全村所有适龄儿童早在90年代就享受全部免费教育,考上高中以上学校的学生每人每年发1 000至5 000元奖学金。表1是周台子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统计表。
二、周台子村产业发展的成功与挑战
(一)以产业大发展为支撑
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为支撑,这是基本的规律。农村城镇化与新农村发展的核心是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是难以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周台子村大力发展多种产业,先后发展起来20余种工业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周台子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1.以铁选产业为先导,对传统铁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发展铁精选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产品结构调整后,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加,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12年企业完成增加值2亿元。
2.注重发展设施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导
近几年成立了生态农业开发公司,建设5千平方米智能温室2个,1千平方米日光温室38个,建设玉兰菜生产车间1 000平方米,发展玉兰菜种植基地700亩,年产值可达千万元,成为现代农业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高级食用油生产车间500平方米,种植油牡丹200亩,万树园100亩,发展“飞地”经济1 500亩,在现代休闲产业园区大手笔、高站位规划出“九园一中心”:即百草园、花果园、水上乐园、香草园、设施农业园、种植采摘园、农耕体验园、六畜兴旺园、有机加工园和接待培训教育中心。打造“绿色牌、生态牌、休闲旅游牌”。2010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定为全国首批百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3.引进培植新兴产业
2011年,利用本村尾矿砂资源丰厚的优势,吸引外商来村投资4 000多万元,建起加气砖厂,年创产值近亿元,可安排剩余劳动力100多人。请能人来村办企业,先后办起木雕厂、山核桃雕厂、羊肉串机厂、工艺美术厂、广告装潢印刷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办起了塑料制品、钢结构厂,并储备了一批工业项目。目前,全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工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农业方兴未艾,初步形成精品矿业、轻工建材、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五业并举,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农村就地城镇化注入新的活力。
(二)周台子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足与挑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也付出了资源环境的巨大代价,为此十八大报告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涵义是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而非绿化美化环境。周台子村在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深感不足与挑战。一是矿产资源的不可持续性,因为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支撑周台子村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产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是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不够,应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观念和力度,为周台子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周台子村党委具有前瞻性、上述这些潜在的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我们深信,在村党委的科学领导下,周台子村在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在就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伟大进程中,一定会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成正蓉.以产业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对泰兴市 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农村经济, 2009,(1).
[2]李敏.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N].经济日报, 2006-05-29.
[3]李飞.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J].文化发展 论坛,2012,(11).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