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义世界的建构

    姚敏 叶欣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世界 困境

    作者简介:姚敏,四川旅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女性教育;叶欣,四川旅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2.203一、问题的提出:两大困境

    (一)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满足,整个国家的面貌、社会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现代社会的急速发展使得现代人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追求却变得迷茫,比如人们变得功利化,呈现浮躁化,甚至觉得自己缺乏信仰,怀疑活着的意义和价值。现在社会生产提高了,物质需要满足了,文化需要却没能同步得到满足,使得现代人依赖着物而存在,找不到也没能构建起自己的意义世界,导致意义世界的缺失,这就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步伐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这个新的时代背景面临着难题。突出表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出现利益至上的观念,导致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形成,而追求利益,使自己物化的存在着,也会导致人们意义世界的缺失,找寻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这是现代化的困境。但思想政治教育充满理想色彩的教育、强调集体利益至上的教育以及侧重理论说教的方式并没有给当代人意义世界的探寻以坚实的支撑,发挥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作用,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时效性不强的困境,这就是社会转型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阵痛。

    (三)两大困境的关联

    思想政治教育如今的困境是没有适应现代化的步伐,充满理想色彩的教育和传统的方式方法无法满足人们对意义世界建构以及探寻人生价值的需要,而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就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意义世界的缺失,人们物化的存在着,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基本功能就是促进人们思想解放,如今现代人存在意义世界缺失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时效性不强的困境,而思想政治教育本来就具有建构意义世界的作用,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冲破自身时效性不强的困境、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意义世界建构的作用,从而证明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二、理论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

    (一)特殊的研究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一门科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有其自身特殊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又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研究人的社会属性,但人的社会属性又是多方面的,不同的方面由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就研究人的社会属性的一方面,即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与道德规范,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启发人的思想意识、促进人的思想解放、解决人的思想困惑、缓解人的思想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而产生,是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不管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它都能通过做人的思想工作、激发人的积极性。

    (二)特殊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具有特殊性,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表明,人们有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墨子也曾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也就是说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开始追求意义世界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解決的一个矛盾就是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之间的矛盾,即使社会发展出现了这样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采取行动去满足人们追求意义世界的需要。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方式,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人从自己的内在的精神世界反思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各种联系,使个人在这种反思中更好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使个人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满足,建构起自己的意义世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满足了主体的需要。

    (三)特殊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具有其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主体在地位上处于主导地位,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传授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客体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两者的关系并非是一高一低、主动与被动,而是相互平等的关系和共同分享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要求教育主体先学习,在学习领会之后再向教育客体进行传授,同时也需要教育客体发挥主体性和能动性,对教育客体传授的知识等内容加以判断、分析和吸收,再内化于心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在一种平等、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是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客体去探寻、发现、追逐真理的过程,从而共同解决思想的问题、共同促进思想的解放、共同分享思想的成长,从而建构和丰富意义世界。

    三、问题的解决:三个贴近

    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特殊性,特殊的研究对象、特殊的目的、特殊的过程来看,其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帮助人们解决思想的问题,建构和丰富意义世界。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时效性不强的困境。面对这一困境,中央在党的十六大中就提出“三个贴近”来回应,即思想政治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以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因社会的快速发展而脱离实际导致的时效性不强的困境。

    (一)贴近生活

    就像斯宾塞所说:“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指导人们如何生活,教育的一项功能就是为人们生活得更好提供基础、前提和准备。” 从教育的过程看,教育是通过教授一些有益于人们生活的知识,使人们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以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从而生活得更好。比如语文,通过教育人们识字、认字、写字,以使人们不至于成为文盲;通过学习阅读理解,以使人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语言文字表达的意思;通过学习写作,学会用文字表达情感,以使人们能够更好的与他人交流和沟通,这些都使人们能够通过语言文字从而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得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贴近生活,要从人们的物质生活为出发点,才能发现人们的思想问题、调查问题的根源、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到问题的主要矛盾,从而制定能通过生活实际解决人们思想问题的方案,因为问题来源于生活,自然需要回归于生活才能有效地解决。

    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就需要更新教育内容,使其实实在在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活为伍,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被人们所接受、所认可、所认同,使人们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实现更好的生活的。依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作用。

    (二)贴近实际

    贴近实际则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把握情况的状态下通过实际的体验活动去加深人们的情感体验。只有通过实际的情感体验,人们才会更进一步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部“冲破禁区”的话剧——《于无声处》推动了“四五事件”的平反,这部话剧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叫《惊雷》,在电视剧中,这部话剧几经波折最终得到了公演,也赢得广大观众掌声和喝彩,那是因为这部话剧表达了人们当时的心情,鼓舞了人们,满足了人们精神世界的要求。这就是透过情感的体验使人们从心里加以認可。

    当代人的生存困境是因为自己物化的存在着找不到人生的意义,需要构建意义世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告诉我们,人活着必须有理想、有追求,而共产主义的理想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核心,当下,加强精神力量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在人民心中,在马克思主义人生观的指导下,构建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远大的道德信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内容就是人生观的教育,但在这个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和社会下,人们在人生观上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比如酗酒、吸毒、轻生,面对当代人出现的人生观扭曲现状,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透过实际的体验活动,比如志愿者活动、访问抗战老兵活动,使人们在活动中体验人生、感悟人生、感知人生,从而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帮助当代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进而建构意义世界。

    (三)贴近群众

    广大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有能力构建意义世界的,只不过是需要一定的引导,而教育的真正意义也就在于指引人们自主的建构更合理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教授一些简单的知识和生活的技能,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强调教育者知识的传授过程,同时也重视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将知识内化于心并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生存哲学里有这样的观点:“人是具体的存在者,生存作为每个人生命的表现和体验活动,只能由他们自己选择和担当。” 教育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仅需要教育者的引导,更需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接收,重点在于学习者能够认同、认可、选择和接收相关的知识并且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意义世界的建构也是如此,教育者的教导是一方面,人们在教育者的引导下通过自己自主的学习,经过感觉、直觉、记忆、想象、思维,形成相关认知,自觉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地位和作用,从而形成坚定的信念,积极地建构意义世界。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个性化要求突出,也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但无法细致到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要求,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紧紧贴近群众,解决人们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难题。意义世界的建构必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变传统的方式方法,以适应现代化的浪潮,同时也需要人们群众加强自我教育,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促进意义世界的建构,这并不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就能退出、责任减轻,反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更重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群众、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人们自我教育,解决人们的生存困境,积极地架构意义世界,探寻到人生的意义和真谛。

    注释:

    斯宾塞著.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3-112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6.

    [4]伯姆戴著.李·尼科编.论对话[M].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

    [5]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王承旭,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朱传棨.面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武汉:湖北出版社,200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