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建筑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潘莹 施瑛 郭祥??
摘要:
自1994年起,华南理工大学开设了初看建筑课程,它是国家精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的一门子课程。文章概述了20年多来初看建筑課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上的改革路径
,提出清晰的课程定位和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程趣味性与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初看建筑课程;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7)01010305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大一级学科最重要的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从1987开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该课程历经“基础训练型”(1987-1994年)、“认知设计型”(1994-2000年)、“综合改良型”(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的教学改革,经过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该课程内容和结构形成了符合当代中国学生素质特点和建筑从业要求的建筑基础教育模式,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本科),2013年又被列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自1994年起,初看建筑课程作为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一门子课程,一直是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第一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认识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如何营造一种轻松、自然而富有趣味的专业学习氛围?是该课程任课教师长期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本文对该课程2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并试图由此分析和总结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特点和规律。
一、第一阶段:校园认知地图
1994年,华南理工大学借鉴国外建筑教育的一些经验,对原来的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训练型”教学计划做了较大的改革,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建筑设计思维为核心的“认知设计型”系统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由重点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的培养,由侧重手工技巧训练转向创造性、建筑思维等方面的训练。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一定区域的建筑群,帮助学生获得对专业知识的初步印象,这种认知地图式的课程教学是当时国外建筑认知教育的普遍做法,而它作为新鲜要素被首次吸纳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①一年级的课程中,确实让师生眼前一亮。
教学中先由教师带领大一学生参观学校的校园建筑群。参观过程中通过
教师对一些建筑基本知识的讲解,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建筑的内涵。而后由学生将参观的感受绘制成认知地图。无论是前期的现场参观、师生互动,还是后期的自由表达,都让刚入校新生感到教学方式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的确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图1)。
但在近6年的实践中,这一课程教学方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参观对象比较单一。校园建筑主要为近现代文化教育类建筑,其功能、体量、结构和建筑形式只能反映多元化建筑世界的冰山一角,不足为学生提供观察建筑现象的广阔视角。二是,参观过程中的理性色彩过浓,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活跃的思维。在这一阶段教师往往把学生视为专业上“什么都不懂的一张白纸”“不会看建筑的门外汉”,因此在现场教学中力图向学生灌输更多“正确的”观点。虽然也提倡学生发问,但更强调教师的主体和权威,学生不够成熟的观感很容易被淹没在教师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中。三是,作业形式单一。认知地图式的教学往往把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向建筑形式,学生喜欢选择“建筑中的门窗”“建筑中的圆与方”等容易直接表达主题的图面,而对于其他相对抽象的理念,如建筑的文化内涵、功能布局等等表述极少。当然,对于没有经过艺术预科培养
国外建筑专业学生在大学入学前一般都要经过艺术预科培养,而我国建筑专业学生在大学入学前大多只具有单纯的理工科学习背景。的学生而言,这类表述的困难太大(图2)。
二、第二阶段:经典建筑概览
2000年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一年级原教学计划进行了优化组合,设置人居环境学概论和建筑设计基础两门课程,意在突出两条并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线。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仍保留原认知设计型的主体框架,但强化了建筑表达和形态构成等基本功的训练。初看建筑课程和初识建筑课程、解读建筑课程一起作为三大建筑认知系列子课程得以保留。与人居环境学概论课程体系相呼应,“初看建筑”对象的内容和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充,具体做法是教师精选广州市区域内最为经典的建筑实例组织学生参观。经典建筑实例包括广州古代(陈家祠)、近代(沙面建筑群)、现代(星海音乐厅)等不同历史时期优秀建筑案例的代表,也涵盖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珠江新城中轴线区域)、景观设计(番禺余荫山房)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参观过程中的教师讲授和师生交流,让学生获得较为宽泛的城市建筑视域。最后的作业形式则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多元化的调整,如提交观后感或立体海报等,提倡小组合作,使擅长绘画、做模型或文字整理的学生有了用武之地,学生的各类才能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图3)。从2000年至2009年,每年根据师生反馈的教学意见,对该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进行微调,包括参观对象的重新调整,以及作业形式和内容的变化等等,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当然,在此过程中也有些问题值得思考:一是,究竟是“教师看”还是“学生看”?按照以往的课程设置,参观地点是教师定,看的过程也主要是教师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完全调动起来。二是,“看”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更多的知识还是提升更大的兴趣?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建筑的功能、形态、材料、结构、构造等等作详尽阐述,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次高密度的信息轰炸,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究竟能够掌握多少?理解多少?教师是否讲得越多越好?等等,这些都值得探讨。
三、第三阶段:学生主导认知
在反思以上问题的基础上,2009年学院对初看建筑课程作了较大的调整。调整的思路是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为学生今后长远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而获得知识量的多少则不再是该课程的重点,因为宏大的体系化的建筑知识的建构无需也不可能在开场课就让学生一目了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学习主动性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
具体做法是:
其一,教师开题后,由学生根据网络、书籍查阅相关资料,以及以往积累的信息,自定参观对象和地点,并收集参观对象的基本资料。教师除了在交通、经费、时间等方面提供服务外,不對参观对象作过多限定。但应要求并引导学生用一定的主题将参观的内容串联起来,这个主题应该是问题式的,是参观过程中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如对选择参观广州市西关传统民居、骑楼街等建筑的小组,提醒他们关注广州老建筑的地域特色、传统街区中的生活方式;对选择新城区为参观对象的小组,启发他们关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关系、广州城市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城中村问题等等。当然也鼓励和支持学生自己选择确定参观主题。此外,教师也可提供一些简单的通识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并最终确定主题。如:你如何观察建筑(场所)?这个建筑(场所)漂亮吗? 你如何使用建筑(场所)?这个建筑(场所)好用吗?对于一座建筑(场所)的好与坏,你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建筑除了是一个物质实体,在社会和文化的层面还扮演什么角色? 你觉得过去的建筑、今天的建筑和未来的建筑会有什么不同? 你们家乡的建筑有什么特点?不同气候、地理、人文环境中的建筑是否有差异? 你觉得自己和建筑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建筑还与哪些工程技术有关?
其二,在参观过程中由学生带领教师参观。通过学生自己选择出行路线和交通工具,学生自然就会了解所参观建筑在城市中的区位、其周边环境的大体状况等等。在每一个参观地点应由分工负责准备资料的学生进行介绍,教师仅以点评或发问的方式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
其三,鼓励各种观点的表达。不是为参观而参观,也不片面追求参观对象的数量,以及参观过程中学生所获取的“硬知识”含量,而是提倡学生在自主思考和积极交流后,对参观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定观点。即使这些观点还很幼稚,也不周密,作为教师都应积极鼓励,要求观点未必正确但要明确,论证未必充分但要合理。比如参观之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或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交流,要求学生以参观过程为基础,提出较为明晰的观点,以及能够说明观点的论据。
其四,成果形式应体现学生丰富的创造力。要求以参观期间的拍摄素材为对象,编辑一个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故事,最终以8分钟的视频文件形式提交,并向全年级师生播放。视频文件的具体格式可以是剪辑录像、定格漫画、编辑照片、PPT等能够自动播放的电子文件。文件内容可以是采用任何艺术形式(绘画、戏剧小品、演讲、辩论、歌舞、图像剪辑等等)组织串联的一个故事。对作业的评判标准是:鲜明的观点,有逻辑的论证,辅以创造性且有感染力的艺术表达。这一成果形式不仅给学生创作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而且把建筑这一比较“踏实”的艺术门类与其他更具感染力或戏剧性效果的艺术门类结合起来。学生在镜头后、在配乐声中、在自创诗词的吟诵中感受艺术的相通性,并能以美好而舒放的心情来表达思想。从2009年至今,学生在作业里表现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充分的智慧,他们自行填词作曲、行诗作赋,以及编写各类历史剧、穿越剧、现代剧、荒诞剧,还拍有访谈记录片,以各种形态反映他们内心对建筑的种种感悟(图4、图5、图6)[3]。在兴趣和热情的推动下,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都得到充分的提升和展现。
从“老师讲”到“学生讲”,从“老师带领”到“学生带领”,初看建筑课程教学方式的改变,体现了自主性学习和启发式教学的积极意义。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尝试,而把自己仅作为一名陪伴者,在旁边仔细观察学生的操作,并适时给予建议性的指导,尽可能地营造民主和自由的讨论氛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制定尽可能合理的任务,以及提供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展示舞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彰显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从学生的课程反馈问卷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都认为初看建筑课程是最有趣的,也是他们最喜欢的一门课程。
四、结语
初看建筑课程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基础教育的第一课,在20多年的不断改革和调整中,获得的一些经验和启示主要有:一是,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这个相对庞杂的教学系统中,每个子课程只能完成某方面的教学目标,有的是内容结构上的目标,有的是观念方法上的目标,初看建筑课程显然属于后者。二是,每个子课程的学时有限,尤其像初看建筑这种两周便要求完成的短课程,更应力求定位明确,操作直接,切忌在目标和内容上追求“高大全”,那样只会让学生迷茫,教师困惑。三是,要充分信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主导的教学才能让他们对课程有充分的责任感和参与度,教学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初看建筑课程虽然是学生职业旅程中的第一课,但也要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尝试的过程比正确的结果更有意义。四是,承认学生在能力上的差异,并尽可能提供多元途径让学生展示差异化的能力。对于以理科高分被招入建筑学院的学生,不要用“画的好不好”作为单一的价值判断,应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大可能的认可。五是,教学改革并不是一个终极目标,而是一个与时俱进、自我调整完善的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要针对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碰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学改革在于长时间的实践探索,绝非照搬某种新的模式即可。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一年级组所有教师对初看建筑课程教学工作的热情投入。初看建筑课程教学成果“微电影”可进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基础网站(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778.html)浏览。
参考文献:
[1] 施瑛,吴桂宁,潘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发展和探索[J].华中建筑,2008(12):271-272.
[2] 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169-171.
[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档案1994-2014.
Abstract:
The “seeing architecture at beginning” course has been the first sub topic of the national level excellent cours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basis i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ince 1994.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djustments and reforms in teaching goal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 of the course in recent 20 years, and analysed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s and adjustments. It proposed that making a clear positioning of the course and taking students as the dominant had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courses interests and the studentsparticipation. It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is not to simply rely on copying some models, but needs a longterm practice and running in process aiming a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Keywords: “seeing architecture at beginning”; architecture design basis; course teaching; education reform
(编辑王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