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的碰撞
杨璐 王寒
【摘 要】近年来,电视荧屏上刮起了“文化热”,中国电视从“快餐节目霸屏”转为“文创类节目遍地开花”。“娱乐疲惫”后,观众更为走心的硬核节目买账,各大卫视也终于吃够了西餐转而打造传统膳食。但是要想让严肃死板的传统文化真正在荧屏上绽放青春和活力,创新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将以文创类真人秀节目《上新了·故宫》为例,探讨该节目如何将“新”与“故”完美融合,让故宫“活”起来,让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展现出其鲜活魅力。
【关键词】《上新了·故宫》;传统文化;文化新品;创新
中图分类号:J905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9-0108-01
一、新瓶装陈酿,“故”宫里的“新”元素
《上新了·故宫》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中邀请到当红明星周一围和流量小生邓伦作为“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与讲解员、专家一起探宫寻宝、穿梭古今。除此之外,节目中还“请来”机器人阿尔法蛋作为“上新研究所助手”,御猫鲁班也拥有新身份,即“故宫讲解员”。这些萌新们的加入让故宫变得年轻和热闹起来。
在每期节目开始,故宫文创新品開发员邓伦和周一围会领到新的任务单,带着全新的主题探索故宫,并搜集故宫元素作为最后的新品开发。这种形式上的创新令人眼前一亮,节目中的一些细节也为观众津津乐道,比如节目开头软萌的故宫动画和结尾处欢脱的主题曲。更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的小剧场部分也为节目增添了满满的元气和张力。在第一期节目中,周一围化身乾隆皇帝,生动诠释了乾隆“小戏台听戏”听得是戏看的是人生,倦勤斋为休憩却片刻倦怠不得的无奈。除了两位文创新品开发员外,栏目组还邀请到了其他嘉宾做客节目中,然而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受邀的明星和每期节目的主题也是分不开的。比如在“寻找最重文物”一期中,雍正皇帝陈建斌受邀重回乾清宫;“末代皇帝”秘事一期中则邀请到《末代皇帝》中文秀扮演者邬君梅;而孝庄扮演者宁静也受邀来到故宫为观众揭秘传奇母亲。这些演员的加入,使这些历史人物拥有了色彩和温度。
《上新了,故宫》的重头戏是压轴的上新环节,那些由年轻的设计师们参与设计的带有故宫元素的文创产品,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从“仪副耳机”到“奉旨旅行”行李牌,从“日出而作日晷计时器”到“山海文渊·文具包袋套装”,故宫文创产品已经燃爆市场,成为实实在在的“带货王”,也完美诠释了“故宫出品,必属精品”。《上新了,故宫》实现了故宫受众年轻化、精神“年轻态”,恰如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节目中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了故宫的活力。”
二、知新需温故,综艺外衣里的传统内核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经济学家于光远也曾在2003年提出过“创旧”概念,他认为“每一次创新,都是在划圈,都是在创旧。”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上新了,故宫》完美体现了这一句话。为了温故,节目一开始便给出“主题线索”,顺着线索,我们跟随文创新品开发员走访了故宫未开放区域,听御猫讲解了故宫人的故事和文物的历史,这是温故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新品开发员和嘉宾穿梭于历史和现代,演绎故宫的前世今生,这一巧妙的设置仿佛将观众置身于历史环境中“亲眼目睹”,这更使得温故达到了一个高潮。比如,在“寻找最重的文物”一期中,陈建斌化身故宫人,讲述时延十年,地迤万里,辗转颠沛,动人心魄的文物南迁。那一声“与文物共存亡”的誓言让观众仿佛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而应注意的是,小剧场环节,扮演者身着的服饰也都是根据真实的文物一比一定制的。如“探访倦勤斋”一期中,乾隆扮演者周一围身着的乾隆常服便是根据乾隆蓝色箪锦纹暗花綱夹袍还原而成。
温完了“故”,就到了“知新”的环节。这里的“知新”指的是节目的文创新品的开发。文创新品将“故”与“新”结合,把故宫元素融入到现代的设计中。这些拥有着独特故宫印记的新品千呼万唤始出来,一经问世便万众瞩目。故宫口红淘宝上架便遭哄抢,畅心睡衣引发网友众筹。这些文创产品的大卖,足以证明,旧时的“王谢堂前燕”如今已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新时代产品身上的历史风韵和故宫品格实在令大众为之倾心。
故宫穿梭于时光中600年,是中华文明的活宝藏。而故宫文物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代表着中国的古和今。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独具匠心,它将“新”与“故”完美融合,为中国电视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只有以中华的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创新,才能独具中国印记和东方魅力。
参考文献:
[1]涂浩瀚,赵千先.“创旧”再创新:文化类综艺节目生产的理念飞越——以《上新了·故宫》为例[J].传媒Media,2019(02).
[2]郑欣淼.故宫文物南迁及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