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
韩丽
【摘 ? ?要】自古以来,教育事业一直都在不断发展、进步,教育领域的侧重点也从多方面发生了改变。教育学科内容由先前的基础学科扩展到更深层次的学科,教育目标也由先前的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逐渐过渡到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解读展开了详细论述,希望能够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实证;培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33-0114-02
如今的教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内涵在于: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工作的总目标在于“以德育人”,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发展,注重对学生个人修养的培养与提升,注重对学生优良素养的培养,如社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等。基于当前的教育背景和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状况,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当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善,“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作为学生历史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育对初中生而言极为重要。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一) 教学中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力度不够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重视力度远不如语、数、英三大主科,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态度松懈,另外课堂教学模式仍沿袭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机制,学生只了解一些客观的表面知识,连基础知识的掌握都难以保障。
(二)教学模式单一、死板
传统教学观念极大地限制了历史教学的创新与改进,教学模式的单一死板就是因此造成的。历史这样一门需要记忆的基础学科,这一本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历史学科的单调枯燥,如果不适时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历史教学效率很难得到提升。
二、初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 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发展
注重学生历史“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使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初中历史教师自身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受学生间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接受能力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初中历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难度。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时刻把握因材施教这一核心,将繁杂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授予学生简单系统的学习内容,便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
(二)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强制要求下,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要以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为根本目的,带领学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投入教学实践学习中,深化学生的历史认知。教师还可以巧妙结合讲评机制,历史问题的解决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千篇一律的答案或想法不利于学生历史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要适当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问答环节、抢答环节,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构建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大大有利。
(三)加入情景教学,还原历史事件,加深學生对知识的理解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景教学的渗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的基础上了解历史事件,有利于深化学生历史认知。历史情景的还原,可适当借助多媒体这个媒介,以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贴近实际情况感受当下的氛围。
(四)关注时事政治,发扬历史精神,树立学生正确历史价值观
回顾过往,思考前路,用唐太宗的话来说,就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在于对学生学习历史、反省生活的强调。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教学内容的传授之外,更多的学生要养成日常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的好习惯,在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等重大事件上的认知要理性、客观、明确,对于毫无依据的谣言不听信、不随意传播,时刻坚守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信念,在提升自身知识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素养的过程中对历史价值观有正确的认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将历史精神完整地授予学生。与此同时,学生还应具有自觉传承历史优秀文化的意识,承担将其发扬光大的责任和义务,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三、结语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在带我们回顾过往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带我们思考前路。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它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知识储备增强、对学生历史认知的深化。因此,教师需要尽全力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切身体会中国历史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树威,王福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01).
[2]王国欣.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20(05).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