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阶段五年制高职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方案
[摘 要]构建师生共同体是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变革的必然途径。我们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从优化物理环境、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完善制度环境三个方向形成合力,构建教育信息化2.0阶段五年制高职新型师生学习共同体,有意识地推动职业教育内部生态的重塑与优化,实现师生共生创生。并由点及面,力争使该构建方案在高职学校普遍适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高职;师生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 G40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 ?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0)10-0133-04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of Learning Commun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o Yunliang
(Suzhou Institute of Construction & Communications, Suzhou Jiangsu 215000)
Abstract: Constructing the teacher student community is an inevitable way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occupation education".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earch, we plan to form a joint force from three directions: optimizing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novating the education mode and method, and improving the system environment, to build a new learning community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the stage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2.0, to consciously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rnal ecolog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symbiosi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from point to area, we`ll try to make the construction scheme universally applicable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er and Student Learning Community
一、总体目标
清华大学韩锡斌副教授曾指出《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所强调的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中的“内生变量”意味着信息化不仅是教育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也不止于构建信息化教育环境,而是要面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目标, 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 推进“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1]。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要求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2]。在這样的前景中,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课程与教材形态、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都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与此同时,在探索职教改革,推动职业教育系统化重构的过程中,学者们普遍认同“建设高校师生共同体是开展一流教育和推进一流研究的必要途径”[3],并认为“信息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优化师生关系,使其朝着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的方向发展”[4],即“构建师生共同体”亦是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但至目前,尚未见从2.0阶段视角出发探讨五年制高职师生共同体构建的实践研究,因此我们希望从高职课堂出发,尝试设计符合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框架,并以点及面,逐步辐射到多学科、多课程、多情景,从而有意识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内部生态重塑与优化。
我们在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管理系电子商务课程中初步建立了师生共进小组,即师生学习共同体的雏形。在小组中,师生为实现共同的绩效目标一起努力,不限于沟通方式和场域、学习方法和时间,无论线上线下,无障碍分享经验、心得,探讨未来的行动计划。目前师生共进小组的运行已初见成效,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并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正式建立、预期目标设定等提供了有利的实证依据。
二、基本框架及落脚点
基于上述目标及对于“互联网+”时代的预期,结合当前研究经验,我们拟从物理环境、教学模式和方法、制度环境三方面出发,以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总体原则,搭建适合五年制高职学校的新型师生学习共同体,力争凸显师生共同体的内在规律,有效加强高职师生对话,凝聚巨大能量推动师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实现真正意义的教学相长(总体框架如图1)。
(一)优化物理环境,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信息化根基
这里的物理环境是指包括软件、硬件、资源建设等支持师生共同体活动的外部条件。信息技术为开展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且又便捷的工具,进入2.0时代以来,教育在线化、智能化、生态化给高职教育教学带来的变迁有目共睹,因此物理环境塑造是推动新型师生学习共同构建的基础环节。
1.软硬件应用重创新和实效
“互联网+教育”,并非简单地把教育和技术做“加法”。系统软件、工具性软件、包罗万象的应用软件以及与其配套的硬件设施给师生带来的应是得心应手,而不是追逐形式化的生搬硬套,也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为保证效益,师生学习共同体在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时,一是侧重符合高职师生特点的新品开发,如利用精确的数据分析,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五年制成长方案,既可以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培养,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教育决策参考。二是在采购平台和软件初期,应有本校名师和一线教师参与设计、诊断、点评,尤其注意软件内容更新频次,如电子商务平台规则瞬息万变,模拟软件信息滞后,就会掣肘正常教学。
2.进一步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是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5]。可见,2.0阶段对师生的包括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是2.0行动计划落地的关键。教育部发布的《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进一步强调在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同时,教育网络安全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全面提升,教育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不断提高[6]。因此,五年制高职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项培训,提高师生获取、评估、利用信息的系统化能力,并以示范带动、竞赛激励等机制鼓励全员参与;另一方面应就日常上网习惯、密码保护、数据安全、wifi使用安全、工作学习资料保护等方面强化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技能,从而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安全運行保驾护航,全面助力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教学融合。
3.围绕在线教育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
优质的线上资源尤其是针对高职师生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师生汲取知识的沃土。《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明确要求:“围绕深化教学改革和‘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鼓励探索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一体化统筹推进。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部署,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引导职业院校形成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6]。在有效利用“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的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高职学校有必要加快本校优势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及推广应用步伐,对于弱势专业可以以专业或学科相近原则,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并从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专业带头人及兼职教师合作完成高职资源库建设,总体形成系统性、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体系,扩大师生学习资源供给。
可以说,优良的物理环境为师生共享资源、获取信息、辅助教学、翻转课堂等带来了许多便利,信息技术正推动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教育根本,这也是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之一。
(二)以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炼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核
师生学习共同体强调“师生双主体”,在微观上指具有共同愿景的师生在团体情境中通过有效互动而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活动组织;在宏观上是多维的、开放的、生态的,涵盖教学模式创新、育人机制创新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创新等多个方面[7]。为使师生能在共同体中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达成共同体的理想效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炼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核精神。
1.贴近企业实际,分组分工
分组是师生学习共同体较常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可以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组建高职师生学习共同体时,班级分组宜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企业实际分岗分工,并定期轮岗,以培养学生综合性的思维和实践能力。在我们的电子商务师生共进小组中,每个小组实则都是分工明确的团队,以美工、客服、运营、推广、采购等岗位定位的同学互相配合,共同参与店铺成长计划,分享经验,每月轮岗一次,教师则作为后备人员随时给予任何岗位以辅助,经过一学期的运转,小组成员均已具备独立运营店铺的基本能力,并在轮岗中发掘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明晰。
2.以行为导向教学法贯穿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始终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习中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职业行动能力为评价标准”[8],包括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注意力集中法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与高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国已有大量学者对其在高职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并通过实践证明该教学法是推动高职师生共同体建设的有效路径。但行动导向教学法对教师的课题开发和情景设计能力及学生的自学和信息获得能力,即对师生的资源整合利用能力要求极高,也就再次回归到信息化素养问题,因此在2.0时代,以行为导向教学法推动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中,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提升十分迫切。
3.以教学能力大赛为契机,推动教法改革
教师是高职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引导者,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人物和关键所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自2010年开办以来,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该项赛事在2019年更名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并以“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为指导思想[9],由此可知大赛并非摒弃了信息化要求,而是赛事已进入深耕阶段,信息化已成为教学中的常态。五年制高职学校在借力大赛平台时,一方面可借鉴学习优秀参赛作品,另一面更要鼓励教师积极参赛,借参赛之机,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创新教法和学法,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三)完善制度环境,促师生学习共同体可持续发展
制度是师生共同体成员协调动作、责任清晰、目标明确地完成共同愿景的保障,道法自然、行之有效的管理、激励、评价能够维护共同体良性运转,达到内部生态平衡,从而营造共同体的文化品格并能折射出高职学校的办学理念。
1.加强组织规划
新型高职师生学习共同体意在通过师生合作实现师生的认知拓展、情感互通、共生创生,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以往的课堂形式和生态。因此,在共同体建立初期,须做好师生的基础培训工作,使其对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及功能具备基本认知,并憧憬共同体的未来。教师方面,应注重情景设计及跨学科融会贯通能力提升,可定期以“共同体教学沙龙”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亦可跨学科教师集体备课,互相激发灵感,形成浓厚的共同体研究氛围,如在电子商务师生共进小组进行到“产品信息描述”这一模块时,在每个小组完成同款产品的描述页设计后,还邀请环境艺术系的教师从审美、视觉等角度进行了专业点评。师生对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环节的细心打磨,使工匠精神成了共进小组的一致追求,彰显了师生“精技致能、厚德载物”的本色。与此同时,完善评奖评优机制,向积极参与师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的教师倾斜,鼓励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持续创新。学生方面则应特别注意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共同体强调和谐、民主、尊重,但并不意味绝对自由和散漫,仍需赋予各位成员学习委员、组织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等职责,使其在其位谋其职,强化责任意识。并每月从技能进步、和谐友爱等方面综合评定“优秀学习公社”,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共同体的向心力。
2.重视评价反馈
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时间的检验和直观量化的数据反馈,因此在构建新型师生共同体时,需同步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以“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自评与互评结合的原则”[10],每隔两个月分别向电子商务共进小组中的教师、学生及教务部门发放线上调研问卷,针对学生着重了解学习兴趣、技能掌握、归属感等情况,针对教师着重了解职业获得感、工作压力大小等情况,针对教务部门着重了解管理成效等情况。根据反馈数据,采集指标分析师生共进小组的实施效果,关注师生的所思所想,并对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修正调整。力争逐步建立起一个全面、不重叠、指标易取得的综合评价体系,能够对高职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性进行科学判断,形成共同体阶段性成长报告。
三、结语
从优化物理环境、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完善制度环境三个方向形成合力,助推师生学习共同体形成师生共生创生的理想形态,使之成为2.0阶段五年制高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有效单元。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形式,各专业分批次课程改革,再从教育教学层面逐步影响到行政管理及校园文化建设层面,进而在全校营造出良好的师生学习共同体氛围,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初衷。而对于与其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因各校各专业学科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应特别注意各项指标的抓取和筛选,剔除特殊性因素,力求使该评价体系广泛适用。
[参考文献]
[1]韩锡斌,陈明选. 互联网+教育:迈向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学习启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6):27-31.
[2]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 2010-01-24.
[3]杨丽丽.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师生共同体建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03):207-211.
[4]杨丽丽.信息化教学推动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9(12):102-107.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Z].2018-04-13.
[6]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教科技厅〔2020〕6号)[Z].2020-02-26.
[7]许崇文.师生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J]. 当代教育科学,2010(18):50.
[8]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思想研究”成果公报[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07):5-8.
[9]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Z].
[10]许崇文.师生共同体的构建与实施[J]. 当代教育科学,2010(18): 51.
[11]李子强,杜利娥,夏敏.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高职国际航运业务课程为例[J].对外经贸,2019(12):124-126.
[12]王中玉,王心雪,王志超.芜湖高校大学生“互联网+”观调查分析[J]. 对外经贸,2019(11):157-160.
(责任编辑:郭丽春 董博雯)
[作者简介]郝云亮(1975-),男,吉林人,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办学模式、教育改革。
[基金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青年专项课题“教育信息化2.0阶段构建五年制高職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2112572)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