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坐标定位下的西柏坡精神探微

    王俊涛

    [摘要]记叙、文化、时代是系统把握西柏坡精神的三重坐标。记叙坐标回顾了西柏坡时期的实践活动,界定了西柏坡精神基本的内涵,即“两个敢于”的进取精神、“两个善于”的革新精神、“两个务必”的“赶考”精神。文化坐标下西柏坡精神谱系清晰,凸显了西柏坡精神的地位:处在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下位、转接发展红色革命文化的中位、传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上位。赶考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在时代的坐标下,西柏坡精神具有警示全黨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显著价值。

    [关键词]西柏坡精神;内涵;谱系;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9)11-0016-04

    西柏坡是一片铸就红色精神的高地。七十年前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出发扬帆了治国理政新航程。以西柏坡命名的革命精神是推动中国号巨轮穿越风雨的无穷力量,值得我们深刻挖掘、忠实继承、大力弘扬。记叙、文化、时代是系统把握西柏坡精神的三重坐标,科学凝练西柏坡精神内涵、界定西柏坡精神谱系地位、聚焦西柏坡精神独特价值对继承好、弘扬好西柏坡精神,推动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转化,践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记叙坐标下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及基本内涵

    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1],为物质所纠缠的精神总是为实践决定并体现其特点。西柏坡精神孕发于具体的社会实践,体现着具体实践的特点。只有从历史维度对西柏坡精神发源地的实践活动进行回顾,以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为依据,从中抽离出符合其实践特质的思维认知,才能科学地凝练出西柏坡精神。在记叙的各种要素里,集中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内容转换,是关照实践始终、承载精神内涵的紧要因素,反映了在比较中概括西柏坡精神内涵的事实基础。

    (一)“两个敢于”的进取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主要革命活动区域几经变迁。从嘉兴潋滟的南湖边到江西峻狭的井冈山上,从陕北质朴的窑洞再到河北狂吼的滹沱河畔,这种变迁勾勒了我们党一路走来的曲折路程、见证了我们党走向强大的光辉历程、留下了一笔笔红色精神遗产。党中央为何要转至西柏坡,这是生成西柏坡精神的第一个关键要素。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并没有得到望眼将穿的和平。国民党悍然发起的反动进攻打破了陕北的静寂,中共中央主动退出延安。到1948年初,敌我力量逐渐发生变化下的“中国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2]1211。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已不是初创时人少势薄的党,也不是只能周旋于农村打游击战争的党,而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流砥柱,能与国民党抗衡的实力派大党,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支擎天撼地的政治力量。行百里者半九十,纵观中国历史,多少起义功败垂成皆因中途胜利之际贪图享乐失去斗志。在“行九十”的关键期,中国共产党虽经艰难困苦,依旧保持饱满的革命面貌和昂扬的革命斗志,善于运用战略思维纵观全局,既不犹豫妥协、偏安一隅,也不患得患失、冒险激进。党中央为了继续推进革命斗争、彻底实现最后的胜利转至西柏坡,宣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走完革命“百里路”的壮志决心。在这紧要关头选择勇往无前、积极进取是可贵的,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理性的斗争哲学观,凸显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进取精神。

    (二)“两个善于”的革新精神

    历史选择了西柏坡,西柏坡也记录历史,承载了历史的厚重。党中央转至西柏坡以后,西柏坡变为革命的领导中心。电报如雪花片一般纷沓而入西柏坡,也从西柏坡络绎发到各地。西柏坡时期,党中央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以物质性力量摧毁旧中国。这是自1921年我们党成立以来誓要打破这个旧世界的圆梦之举。相较以往对旧世界的破坏,这在范围上、力度上都是空前的。西柏坡的十个月给了旧中国致命一击,让外面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旧的世界已经被破坏。但共产党人不是只善于破坏,而是致力并善于创建一个新的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以革旧迎新、推翻剥削制度为己任,在不断创新的变革精神指引下建立人类解放的新世界。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既指挥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进行轰轰烈烈的大决战,彻底摧毁蒋家王朝,又深思擘画、全面统筹新中国成立后的大政方针、路线政策,去缔造一个全新的人民共和国。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种种做法,主是围绕“破”和“建”进行,破坏是建设的前提、建设是破坏的目的,而且重点是落在建设上,践行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本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上的革命性,凸显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革新精神。

    (三)“两个务必”的“赶考”精神

    1949年初,中国革命即将到来的全面胜利让共产党人更加自信从容。党中央也将离开“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执政的问题随即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桌案。中国共产党何以跳出魔咒一般的历史周期律?也即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政权何以不会垮掉?面对这个历史性的课题,毛泽东在3月份的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回应道:“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2]“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这并不是最后的胜利,“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警告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从西柏坡出发,在进驻北平途中,他又谆谆告诫自己、告诫身边同志是在“进京赶考”,中国共产党决不能像被赶出的李自成那样失败垮台。这种在胜利之际、离开西柏坡之时萌发的忧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着眼全局、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它还是对永葆革命本色的谨慎思考、对在新中国成立后如何经受执政考验的科学回答,凸显了“两个务必”的“赶考”精神。

    二、文化坐标下西柏坡精神的谱系地位

    任何一种精神的孕发都有特定的时间域界,但不意味着它隔绝于前后的时间域界。结合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及其基本内涵,西柏坡精神的文化谱系清晰明了。它脱胎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居下承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诞生于近代革命时期,是红色革命文化的一部分,居中传续着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居上引领着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在这种文化坐标下,西柏坡精神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转红色革命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西柏坡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接

    “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3]。西柏坡精神不是悬架于空中,其生成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面临着转型。中华民族精神在救国救民的革命实践中得到创新性发展。西柏坡精神熔铸千百年来的中华民族精神,镌刻挽救时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尤以内含的“进取精神”呼应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宝贵品格,而且党的领袖善于以史为鉴,从历史传统中摄取丰厚的营养,在立足历史的基础上忖量超越历史。西柏坡精神融汇中华民族精神,居下继承并升华了中华民族精神,适应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转型,是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接和创新性发展。

    (二)西柏坡精神是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主心骨。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孕育了革命精神,革命精神也推动了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创的红色革命文化贯穿于整个革命时期。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孕育在不同的革命进程,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缤纷亮点。红色革命精神的共通之处铸就了红色革命文化的共性。每种红色精神又反映一个时期的特点,具有作为自身存在依据的不同特质。西柏坡时期是革命时期的一部分,西柏坡精神是红色革命文化的一部分。西柏坡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在内涵上一脉相通,如始终为人民、为国家的宗旨情怀,二是始终坚守信念、坚定真理的品质追求,三是始终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实践品格。西柏坡时期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收尾阶段,而又居中传续着红色革命文化的发展,有力推动下一历史进程。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后,红色文化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用在西柏坡时期的探索去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领导成立新中国。

    (三)西柏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西柏坡精神居上引领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精神资源库。我们党保持优良的革命传统,坚持弘扬西柏坡精神,让西柏坡精神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泉,带领人民先后走过建设、改革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等相继涌现。新时代,我们党牢记“两个敢于”,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以咬定青山之姿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牢记“两个善于”,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基;牢记“两个务必”,通过全面从严治党等多重举措刮骨疗毒,转作风、守初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结合时代特点坚持用西柏坡精神引领时代风尚、涵养时代风貌、用西柏坡精神塑造政党形象、用西柏坡精神激励中国人民戮力一心同筑中国梦。

    三、时代坐标下西柏坡精神的价值聚焦

    实践是第一位的。正如卢卡奇所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不仅在理论之中,而且也是为了实践”[5]。西柏坡精神与其他红色革命精神一道,为新时代大气磅礴的实践而需、而用。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主旋律,强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最大目标。西柏坡精神的价值既体现在丰沛人民精神世界、提升人们品德素养的意识层面,又体现在能转化为强党、强国的力量继而推动社会发展的物质层面。它贯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我们应充分地从各个角度进行挖掘阐扬。相关的研究不胜枚举,形成了一定的成果。

    西柏坡精神毕竟为西柏坡精神。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特点赋予了其别样的内涵、地位和价值。这种别样指的是西柏坡精神所独有的,或者说相较其他精神更具有的某一种特色。西柏坡精神的独特性,是西柏坡精神生成的逻辑支撑。弘扬西柏坡精神,更需要去彰显西柏坡精神的独特性。只顾其作为红色革命文化一部分的整体性价值,甚至无限拔高西柏坡精神的价值反而会造成“泯然众人”的价值遗漏,不利于西柏坡精神的真实弘扬。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每行进一步都写下了不同的历史,所造就的红色精神是连贯的、统一的,但就具体精神来说又是不一样的。经过基本内涵的再梳理、地位的再探究,我们须要聚焦西柏坡精神在新时代独特的价值。

    (一)聚焦警示全党的价值

    弹指七十载云烟过往,执政数十年的中国共产党风采依旧。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任总书记都会造访西柏坡,反复提及“两个务必”。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就是“两个务必”的“赶考”精神。无论在何时,西柏坡精神都能让人警醒起来躬身省察,具有永不过时的时代穿透力,尤其是提醒我们党居安思危、保持高度忧患意识,去守护执政之基、巩固立国之本。“赶考”精神的警告色彩是十分浓厚的,西柏坡精神的一个显著价值就是警示全党。

    一是警示着必须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在即将执全国性政权的前夜,中国共产党没被接连的捷报冲昏头脑、沉浸在摧毁旧世界的胜利中,而是以“赶考”自比,要求全党以朝代兴替为鉴,万不可在安逸中失去政权。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中国共产党要弘扬西柏坡精神,长鸣“两个务必”的“赶考”精神的警钟。无论行至何处、成就多大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才能跨越各种阻碍、不断抵御各种风险,筑起防腐拒变的理性长城,以此真正跳出历史周期律。二是警示着必须要与时俱进提升执政能力。“两个务必”的“赶考”精神是我们党的预防针。新时代“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4]2。国内外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和问题繁多、任务繁重的现实给出了一道道难题。中国共产党要牢记西柏坡精神,始终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始终用良好的作风塑造全党、始终用奋斗的姿态踏实拼搏,全面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答好时代给出的一道道难题,兑现让“阅卷人”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庄严承诺,用一个个让人民满意的成就固筑社会主义政权。

    (二)聚焦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6]。我们所讲的文化涵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是本民族对自身传统及其内在发展活力的确认。它不是外在强加的泛化感觉,而是自我内心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可:既以充足的文化自觉为前提,又以具体的实践塑造为结果。弘扬西柏坡精神对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西柏坡精神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国人谈文化自信就是对自身文明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近代以来,全盘西化的声音盛极一时。不切实际地全盘性西化实则是一种挖根和断魂。历史的车轮并没有朝着西化的方向前进,以西柏坡精神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渊源颇深。离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精神是不复存在的。西柏坡精神就其谱系来说,它传承着老祖宗的精神文明,扎根中华传统文化。近代革命的胜利,也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新生,这是对自身文明认可的实践支撑,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二是要充分认识到西柏坡精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这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西柏坡精神是先进的革命性文化,传播着正确的价值观和强劲的正能量。新时代要重视发挥西柏坡精神的价值,汲取西柏坡精神的丰盛养料,用西柏坡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荡涤思想上的污泥浊水。在国内和国外两个领域推进伟大斗争,同错误思潮、腐败现象及一切阻碍“两个一百年”目标顺利实现的丑恶势力作斗争,激励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进步融合到国家发展之中;同霸权主义尤其是文化霸权主义作斗争,抵御西方的思想渗透,扬起中华民族广泛认同的文化旗帜,构筑意识形态领域的防火墙,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凝聚时代斗志、推动改革深层次发展,开辟社会主义事业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上海:商務印书馆,1999:99.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1).

    责任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