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路径研究
吕菱
就业是民生工程。就业问题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满意就业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长远发展。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比就业困难生和非就业困难生,提出精准识别就业困难潜在对象和就业困难生,增强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立足互联网+深化就业市场,发挥合力提供就业帮扶,多措并举提升工作效能等帮扶路径,以实现就业困难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帮助就业困难群体择业并顺利就业,是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课题。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各地各高校要准确掌握建档立卡,建立帮扶台账,做到分类帮扶、精准发力。高校要建立校院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等全员参与的“一对一”精准帮扶机制。通过查阅教育部历年有关就业创业工作的文件,在强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上都有明确要求,并责成各高校确保此项工作有抓手、有专人负责、能落地。
一、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概念界定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就业困难群体占比虽然不大,但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难度却不小,落实与否事关重大。梳理相关文献,不同学者对就业困难群体有不同的定义:郑晓涛学者认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是指大学毕业生中,由于社会及个人自身因素的作用,在通过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不被用人单位接纳或易于遭受就业挫折的群体,既包括大学生中那些处在就业相对困难现状的群体,也包括那些感到有就业困难心理状态的群体。”就业困难群体,在各高职院校没有统一的界定,根据众多学者观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本文指的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指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但由于专业技能、综合能力、生理、心理或家庭经济状况等原因在求职过程中无法被用人单位接纳的高职毕业生群体。
二、调查方式与结果分析
本课题选取我校2019届500名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54名为非就业困难生,146名为就业困难生,收回有效问卷调查479份,其中116份为就业困难生有效问卷情况,就业困难生问卷有效率达到80.0%。在毕业前夕6月份前后,对就业困难生进行一对一电话访谈。访谈内容包括求职情况、生源地信息、就业意向地、就业困扰、实习情况、就业资源和建议需求等,希望通过一系列的问卷和访谈,详细了解就业毕业生的真实想法和找到导致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就业意向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分析表明,高达85.84%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地首先考虑生源地区,即考虑离家近,工作稳定,同时还考虑个人发展前景等;其次考虑在杭就业(学校地处浙江省省会城市杭州)。从专业与工作关系上看 ,116人中,18.97%的学生偏好“工作要与专业对口”,60.34%的学生偏好“可以不对口,但要与所学专业有联系”,20.69%的学生偏好“只要能就业就可以”。36.21%的学生偏好要工作稳定,13.79%的学生偏好个人发展空间。
(二)就业困难毕业生择业情绪
就业困难生在面对就业时,普遍感受到迷茫与焦虑、自卑和无助、压力与等待等情绪,61.23%的毕业生存在迷茫,首先,自我认知模糊。他们不清楚自身适合找什么样的单位就业,不清楚自己能胜任什么样的工作。其次,对职业认知不足,不了解行业发展前景,对专业不热爱;最后,无法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不能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19.82%的就业困难生表示在就业的过程中感到无助、自卑,这部分毕业生以男生居多,从访谈得知,部分毕业生自控力极差,平时热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在本该学习的阶段却荒费了学业,浪费青春。
(三)就业意向月薪统计分析
据统计,高职就业困难毕业生对月薪的期待主要集中在3000-4000元之间,这与部分非就业困难群体的实际月薪相差不多,说明就业困难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值还是较高的,这与他们还未踏入社会,不了解社会薪资体系有关;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对薪资没有明确的要求,说明毕业生缺乏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石静、刘志财等人(2016)研究发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部分学生以物质利益为出发点,功利主义倾向明显。
(四)就业困难生求职准备不足
毕业生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做些求职前的准备是必要的。在电话访谈中发现:一方面,就业困难毕业生求职动机不够强烈,自信心不足,接受新事务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求职技能不足,沟通能力弱,不知道如何回答面试提问是面试过程中遇到最普遍的问题;对用人单位认识不足,简历缺乏针对性等。
(五)就业困难毕业生意向帮扶方式
在对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方式的意向调查中,就业困难毕业生对招聘信息共享和专业技能培训关注度最高,分别为33.62%和33.03%;其次是求职技能培訓占19.83%,就业形势与政策占2.59%,其他占4.31%。
三、高职院校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主要路径
帮助高职就业困难群体顺利就业,既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一)精准识别,掌握就业困难潜在对象和就业困难生
1.关注就业困难潜在对象,提升综合能力
精准识别就业困难生,是做好就业帮扶工作的第一步。很大一部分就业困难生的形成是学生各种错误观念、不良习惯、行为长期没有得到改善形成的。从新生报到入学开始,首先要唤醒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同时,重点关注就业困难潜在对象并建立动态信息库—经济困难生、心理困难生、学习困难生、行为困难生和生理、心理困难生等。经常与就业困难潜在对象走到一起,玩在一起,充分了解他们个体的具体情况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其次,在加强专业学习与生涯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激励就业困难潜在对象多参加实训和各类活动课程,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职业探索,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2.调查摸底,掌握就业困难对象需求
大学生入学后有建立基本信息档案,高职院校往往是2+1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从大三进入实习环节。通过对进入实习环节的毕业生重新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准确识别出就业困难对象,不仅建立起就业困难毕业生数据库,还要拓展更宽的帮扶渠道,与相关教研室、专业教师反馈就业困难毕业生情况,寻求最合适的帮扶人,建立一对一的点面帮扶机制等。
(二)精准施策,增强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1.建立贯穿大学全程的生涯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求职、就业以及将来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业困难群体往往缺乏对自身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唤醒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主动探索生涯规划的自觉性,让学生早规划、早准备;大二开始引导学生注重专业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将就业创业教育融于学生日常教育始终,帮助学生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探索自身的职业兴趣;大三开始帮助毕业生提升求职技能、岗位实操能力和心理疏导等。
2.以育人为核心,整合全方位教育资源
就业困难群体面临的困难往往不是单一的,更多的时候是几个方面的问题共同起作用。因此,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主体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班主任、辅导员,而是要采取多元的帮扶主体,即全面统筹和发挥各部门、各岗位的教职员工育人职责,齐心协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
加强专任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通过第一课堂系统性地授课为学生提供通识知识和专业技能,课后由实践指导教师和辅导员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个性化的分类指导。第一课堂侧重通识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开展个性化辅导,两个课堂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就业困难群体的综合素养。
(三)精准对接,立足“互联网+”深化就业市场
在对毕业生意向帮扶调查过程中,毕业生对招聘信息共享比较关注,占46.55%。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建立毕业生求职信息库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库,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实时更新。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的新模式,除了利用校内就业网、校园招聘会、宣讲会等传统渠道外,还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和钉钉等新媒体发布就业招聘信息。
积极拓宽招聘信息渠道,及时整合线上和线下的各类招聘信息,甄别和筛选对毕业生有用的信息,针对就业困难生的需求共享与之相关联的招聘信息,减少毕业生择业的盲目性,实现信息与毕业生之间的点对点直接传递。同时,利用互联网+招聘会模式,使招聘网络与就业平台重合,实现求职应聘同步进行。积极引导就业困难毕业生主动利用互联系网+多种信息渠道获取招聘信息和求职技能。
(四)精准服务,发挥合力提供就业帮扶
开展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仅仅依靠高校发挥作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发挥社会、高校、企业、校友和家庭的力量。家庭对毕业生择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应与家长保持积极的沟通,形成家庭、学校和毕业生统一的就业意向,帮助毕业生树立信心和落实岗位。鼓励校友企业来校招聘,搭建校友企业和就为困难生之间的桥梁。积极发动朋辈群体的力量,鼓励班干部、学生党员主动关心、帮助就业困难生。充分利用院系教师资源,尤其是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老师的优势,鼓励教师把就业困难生推荐给合作单位,帮助他们找到实习或就业岗位。
(五)精准管理,多措并举提升工作效能
在就业管理过程中,要多方协作科学管理。既要充分发挥分院实践指导老师的主体作用,也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手段做好就业信息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引导毕業生在毕业一年后和三年后积极配合教育厅做好职业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质量调查,能够结合自身工作后的感悟对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式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经常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企业对学校的反馈意见能够让学校更加全面了解就业困难毕业生在企业的表现和工作能力,以便高校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更加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对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要合理规划、分层分类培养。在对就业困难生进行帮扶的过程中,遵循一切利于就业困难生健康成长原则,用专业的知识、热情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在尊重的基础上用人性化温暖的帮扶技巧,从精神上实现对就业困难上的帮扶,提高帮扶的实效性。(作者单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项目来源: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YYYB2019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