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近视的防治
梁晓芳
【摘要】青少年近视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世界上备受关注的用眼卫生问题。据统计,我们国家学生近视发生率居世界第二,可见近视眼已成为危害我国学生健康最为突出的问题。笔者就近视的定义、病因、治疗、预防四方面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R7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1..02
有人把眼球比作一款高档的数码相机。它可以通过一系列自带的高级的调整装置,将外界物体所呈的物像清晰的投射在视网膜上,通过刺激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然后产生的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构成的视路传导至大脑皮质枕叶的视中枢,从而形成视觉。在这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过程中,眼的角膜、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将来自外界目标的光线汇聚起来;虹膜、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可调节进入眼球的光线;视网膜相当于感光胶卷,外界目标将成像于视网膜上;而眼球的不透明部分如脉络膜、巩膜相当于照相机的暗箱,起遮光作用。因此,要想拥有正常的视力,就需要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1)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房水结构及功能要正常;(2)视网膜的感光与传导系统机能要健全;(3)位于大脑皮质枕叶的视中枢功能也要正常。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不能满足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常的视力,可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其中近视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那么什么是近视?近视是如何形成的?又如何防治呢?
1 近视的定义
当眼在不使用调节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之为近视。对于视力正常的人来说,外界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的一系列处理,最终形成的焦点落在了视网膜上,从而该物体能在视网膜上呈现清晰的物像,而近视患者形成的焦点则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在视网膜上只能形成一个弥散的光环,所以近视患者远视力会下降。那么造成近视的原因是什么呢?
2 近视的病因
近视是内因和外因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形成的,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直是眼科学家们所积极探索的。
内因也就是遗传因素。近视眼具有遗传性已为大家所公认,对高度近视(≤3.00D为轻度近视,3.25--6.00D为中度近视,≥6.00D为高度近视)更是如此。曾经有人用“前瞻性研究法”研究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具体方法为:选定一部分视力正常的学生随访两年,在随访两年的过程中,对有可能造成近视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在遗传因素方面,父母双方都是近视的子女,其近视发生率要高于父母双方都不是近视及父母双方一方是近视的子女。显而易见,遗传在近视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外因,有人也称之为环境因素,也就是长期不正确近距离用眼。青少年学生、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及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群近视发生率比较高,这充分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与长期不正确近距离的用眼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青少年正是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眼球也是发育的关键阶段,眼的调节能力较强,眼球壁的伸长性也比较多,所以看电子产品、读书、写字等长时间近距离工作时,在视近反射(包括调节、集合等)的作用下,眼外肌会对眼球产生一定的压力,眼内压随之也会升高,随着近距离用眼时间的增加,视近反射的频度和时间也在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一直工作,持续处于紧张状态,睫状肌甚至会痉挛,可以导致一时性的视力减退,但经过休息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后这种视力减退是可以改善或完全恢复的,所以有人把这种近视称之为为假性近视或者功能性近视,这种近视的患者大多在6.00D以下,成年以后可不继续发展,而且视网膜上一般也没有豹纹状眼底、近视弧形瘢等严重的病变出现,但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一直长时间不正确近距离用眼的话,眼外肌持续压迫眼球,眼球壁会逐渐延伸,眼轴也会逐渐拉长,近视程度越来越深,即使休息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也不能缓解,眼球最终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曾经有人用“前瞻性研究法”研究环境因素在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具体方法为:选定一部分视力正常的学生随访两年,在随访两年的过程中,对有可能造成近视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在环境因素方面,阅读时间越长,近视发生率越高,可见青少年时期,长期不正确近距离用眼与近视的发生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遗传和环境因素是导致青少年发生近视的两个重要因素。
3 近视的治疗
目前,近视的治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3.1 配戴合适的凹透镜
可以选择框架眼鏡,也可以选择角膜接触镜,框架眼镜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矫正器具。既可以起到矫正近视的作用,还可以保护眼睛及作为一种装饰品,但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易受影响,同时存在起雾、从鼻梁脱落等情况,有潜在危险性;角膜接触镜的矫正机制与框架眼镜基本相同,但角膜接触镜与角膜直接接触,大大减少了框架眼镜所致的像放大率改变等问题,不会起雾,也不会受汗、雨、灰尘等外界因素影响,但是由于镜片和角膜、结膜、泪器直接接触,眼表面正常生理功能容易受到影响。不管是框架眼镜还是角膜接触镜,选择原则是一样的,那就是采用最好视力的最低度镜片,因为过度矫正会导致调节增强,反而会引起视疲劳等不良后果。青少年配镜的话最好使用睫状肌麻痹剂使得调节麻痹后再验光配镜会更准确一些。
3.2 手术
可以采取手术的方式改变眼的屈光状态,从而起到矫正近视的目的。随着医学飞速发展,近视的也是手术方法日新月异,常用术式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飞秒激光(LASIK)等。其中,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目前的常用术式。
经研究我们知道:角膜的组织学分层从外向内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先在角膜上切一带蒂的角膜瓣,掀开此瓣,然后用准分子激光在瓣下的角膜基质层切削,然后将瓣膜复位。这种手术方法可适用于轻度、中度、高度近视患者,它不仅保持了角膜上皮层及前弹力层的完整性,同时近视患者的矫治范围也得以拓宽,而且术中及术后患者均没有疼痛感,术后视力恢复也较快,角膜不留瘢翳,但也有可能导致角膜瓣皱褶、移位、角膜瓣下上皮植入、散光等情况。近视的相关知识是专业眼科医护人员才懂的知识,但是近视的预防确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了解的常识。那么近视如何预防呢?
4 近视的预防
据抽样调查统计,我国学生近视发生率居世界第二,可见近视眼已成为危害我国学生健康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近视来说,预防重于治疗。通常采用的预防措施为:对于具有遗传因素的人群,应尽可能地避免促使近视形成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存在环境因素造成近视的人群,则应该加强用眼卫生方面的健康指导,如阅读、书写姿势要正确、距离要适中、时间要适度;读物自己要清晰;照明要合理;不在行进的车厢内读书;课桌椅高度及斜度应该适合儿童身长及年龄特征;定期检查视力,配戴合适的眼镜等等;此外,还要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膳食;加强户外活动,多参加球类运动,积极锻炼身体,增加自身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
眼睛是我们人类非常重要的感光器官,好多的外界信息都是通过我们的视觉获得的,我们日常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都离不开正常的视力,如果视力不正常,不仅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也可能影响将来的生活、就业等,所以,近视的预防很重要,但很显然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远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依靠科学的宣传、全社会所有人的重视、参与、积极行动,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拥有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及健康的身体,才能点亮他们光明灿烂的的人生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你、我、他乃至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力争为未来的花朵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