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成为一种学习习惯

    王淑惠

    摘 要:文章以兴趣为抓手,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科学课堂的设计,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调动学习兴趣,养成科学的探究习惯,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兴趣; 探究; 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6?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3-051-001

    怎样真正把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落到实处,唯有让学生爱上课堂,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从我们的每一节科学课开始。

    一、以兴趣入手,激发科学探究欲望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点亮小灯泡》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教学目的是要求大家能够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了解小灯泡的构造,并且知道直接把电池的两端用導线连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现象。由于学生对“电路”比较感兴趣,又是自己准备的实验器材,很多同学在上课之前就进行了点亮小灯泡的实验,有的学生实验很顺利,也有个别学生实验没有成功,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埋下了伏笔,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上课初始,我就以学生的疑问入手,设计悬念:“上课前,周同学说他的灯泡没有点亮,问我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周同学现场连接电路)谁能来帮助他?”大家纷纷举手,“孙同学来帮助他。”在孙同学的帮助下,周同学的灯泡被点亮了,孙同学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而周同学却满脸疑惑“为什么呢?”“谁来解释一下?”“因为他的导线看似连接在了灯泡上,但没有连接在灯泡的两个连接点上,没有让电流从电池的一个连接点流入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形成了短路。”我和下面同学不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惊叹孙同学的知识渊博。“太棒了!”“真像一位老师!”“解释得真专业!”如此轻松的课堂导入,不仅树立了孩子学习科学的自信,又很自然的解决了我们课上两个难题的导入,由学生的亲身实验激起短路与小灯泡的构造问题的探究,比起教师开门见山地导入,来得更加流畅,为更加轻松地进行科学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以兴趣入手,让科学探究向课外延伸

    正所谓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而参与则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则是吹绽兴趣之花的春风。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姐妹,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论谁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让你去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投入的再多都不会有累的感觉,而如果让你去做一件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哪怕是听到相关的字都会感觉刺耳,更不要说全力以赴地去完成任务了,大人们是这样,学生们也会是如此。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了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简单电路》是四年级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内容。在这一课中,学生们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用更多的小灯泡亮起爱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

    越是常见的事情越感觉熟悉、越没兴趣,怎样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成了本节课首要解决的问题。课堂上,实验自己的小灯泡亮起来,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活动。大家四人一组,分工合作,有安装电池的、连接导线的、安装灯泡的、组装电路的,各尽其责,忙得不亦乐乎。每一次点亮小灯泡,孩子们都会高兴的大叫起来,在最后一次实验时,我扮演了“裁判员”,大家操作相同的实验材料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灯泡亮的速度最快,比赛结束了,“获得冠军的是第[×]组。”裁判员话音一出,冠军的数字还没有来得及写在黑板上,教室里立刻就沸腾了,胜利的小组情绪高涨,以夸张的面部表情和丰富的肢体动作庆贺着自己的胜利,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使我们的比赛连续进行了数次,最终不得已在下课铃中结束了,孩子们还沉浸在刚才的兴奋中,非常不情愿地离开了实验室,恋恋不舍地结束了对简单电路的研究。

    三、以兴趣入手,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范梅南老师对“教育机智”的内涵和意义做了系统的阐述,对教师的教育机智的生成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和价值。它所阐述的是“教育现象学”,把深刻的思考融入了生活化的教育现象中,给人以启蒙。拜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豁然开朗,顿时明确了自己在科学课堂中角色的意义,摆正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位置。

    想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堂,必须先爱上自己的学生。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专业教育者“替代父母”的职责的另一特点可以从家长对其孩子的老师所抱有的希望中找到。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从他们孩子的老师那儿寻找一些品质。那么,那些品质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家长们往往觉得很难将标准说出来。一般而言,他们最关心老师是否“喜欢”他们的孩子。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去喜欢他们,爱上他们,才能换来孩子们的喜欢和爱,换来对课堂的喜欢。不歧视任何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是我拉近学生距离、调动学习兴趣的第一步。

    张某是一名一年级的新生,第一节科学课上,我就发现他是一个很特殊的孩子,特殊在他的个子很高,块头很大,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中年级的学生,几节课下来,我发现他外表很强壮,但内心却很稚嫩,经过了解,知道他原来是一个轻度自闭症患者,上学前一直呆在家里,很少与家庭以外的陌生人接触,上学时已经8岁多了,不喜欢与别人交流。了解了他的基本情况以后,我开始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看在眼里,每回答一个问题,就请同学们给他送上热烈的掌声,慢慢地,他从开始的缩在墙角里,到大胆地回答问题,不畏惧同学们的目光,我发现,他开始喜欢上科学课了,关心每一个孩子,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他们就会释放自己最灿烂的光芒。有了兴趣这根主线,贯穿他们一生的学习生活中,科学素养的提升指日可待。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虽然在教育实践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但还需要进一步拓宽课堂教学思路,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尽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