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应用信息技术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林丽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实施,新媒体、新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也日渐凸显。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能有效突破教与学的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率,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技术应用与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融合
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典范,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使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取代,而信息技术应用的广度与深度也成为衡量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高中数学的新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了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为培养有利于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指明了學科育人的方向。
新媒体技术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共享性、便捷性和实时性等特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从而将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将新课标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信息技术是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在建构数学概念、发现数学结论、突破学习难点、改进课堂生态和传播数学技术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一切也将转化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推手。
1.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化环境为一线数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数学学科作为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通过应用新媒体新技术,可以使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明了。开放的网络环境,在开拓教师视野的同时,也让教师感受到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教师不得不重新进行自我定位,进一步注重自身的业务修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同时,还必须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学习驾驭新媒体新技术的能力;必须切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合理适度地应用信息技术。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优化课堂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数学是相对枯燥的一门学科,大部分学生觉得难学、无趣。教师在面对新的教学要求、新的改版教材时,有时也会感到困惑。当学生苦着脸问教师:“老师,这些题做了,将来有什么用呢?”教师也可能一时找不到一个有说服力的答案。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从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索数学的愿望,化枯燥为有趣,从而愉快地学习。当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那么数学每一个章节的学习就可能在生活中找到着力点,使学生看到数学价值的实现。好的开端往往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教师通过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从而确定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产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内驱力。
3.揭示规律,把握知识本质,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传统教学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使数学实验操作无法顺利实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大量不可能的实验变成了可能。如可以集声、形、色、动于一体,再现几何体的形状,让静止的事物动起来,还可以揭示事物的内部特征等。在先进的数学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归纳、观察、分析和对比,发现规律,把握本质,不断促进自身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立体几何“圆柱、圆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几何画板中提供的矩形、三角形旋转一周的动态过程,并辅以必要的解释。这个环节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动画来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空间感。
4.激发情感,加强辨析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多样化的环境,比如网络教室、演播室、微课平台、智慧课堂使教学环节的分布更能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课堂传递模式,使教学不再只能依靠教师的传授,而是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辨析能力,让师生在一种更加平等愉悦的气氛中交流与探讨,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还可利用信息技术来控制课堂,从而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更高效、更开放的交流互动。如通过交互式网络功能及平板电脑上传主观问题的答案,迅速生成学生的答题情况,可及时发现个别学生或小组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反馈。
三、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反思
应用新媒体新技术的教学有着传统教学难以企及的优势,但很多教师往往因为过分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或动画效果,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导致喧宾夺主,反而不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问题的把握。更有甚者,只是单纯地为了展示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利用新媒体把教科书搬到屏幕或网络上,只注重了表面形式,并没有体现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和整合的内涵,从而偏离了教学实质,不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展示数学公式、定理时,信息量大,切换也可以很快,因此效率更高。但是,有时学生很难跟上电脑翻页的速度,导致不能当堂及时消化所学知识,甚至在记录重点时模糊不清。那些在传统教学中常见的教师的板演、绘图等示范功能也逐渐被“成品”取代。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学生面对印在纸上的平面图形,常常在头脑中难以呈现立体画面,画不出直观的图形或辅助线,有时虽然画出来了却连自己都无法看清。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练习某些基本技能的机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例如,通过智慧课堂可以开展课前预习、课中落实、课后巩固的自主学习,但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而不是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或者被牵着鼻子走,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也是摆在师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总之,构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教学环境,呈现高质量、高效率的数学课堂,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避免技术滥用,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应是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 ?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