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有效路径
王梦楠 温西铭
摘要:创新意识的培养,既是国家的要求,更是当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核心和生命。增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学校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力和艺术感悟力;加快改革授课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改善校园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察力和艺术鉴赏力;改进教学模式,发挥教师的艺术引导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创新;课外活动;教学改革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新意识的培养,既是国家的要求,更是当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核心和生命。要深刻认识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增强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路径。
努力改进学校课外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力和艺术感悟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应通过改进学校课外活动,增强活动的多样化和灵活化,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基点和创作环境。一是举办文艺类的活动以及组织一些艺术设计类专家的讲座。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提高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奠定强有力的文化基础,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专家对艺术、美学和创新性的独到理解,激发更多的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二是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和采风。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丰富内心世界,提高创新的认知和感悟能力,为学生在无形之中的灵感储备素材,进而产生创作热情,激发创作欲望。三是举办创新类实践活动和鼓励学生参与设计类比赛。一方面在实践中找寻灵感,积累创作元素。另一方面,在比赛的压力中激发创作灵感,在成功中积累创新设计的经验,在失败中提升创意价值,从而培养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创新意识。
努力加快改革授课方式,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授课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艺术认知力、辨别力、鉴赏力,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一是营造自由放松的授课氛围。自由的氛围能更好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能使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吸取精华。在美国授课的过程中,几乎每门课都设定批评与评论的环节,为学生辩论和研讨创造机会。通过老师与学生彼此批评与被批评,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此之间不断被开发,使学生完善作品创意、增强创作信心。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发展个人特点。西方教育家很早就认为,兴趣和个性是激化创新力的催化剂。在西方艺术教育中,找到并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倡个性、给予信心是课堂中必有的内容,以此达到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提高学生艺术想象能力的效果。三是重视新媒体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应用。艺术类的授课应该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加以新媒体的运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的积极性。
积极改善校园环境和条件,切实培养学生环境观察力和艺术鉴赏力。一是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和条件。对于大学的学生而言,信息提供创新的视野和方法。因此,学校应加强各类学术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加大对资源开放利用的力度,增强校园的创新氛围。二是适当开放课程的相关资源,加强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比如课程资料可以进行下载;历年学术论文和考试资料可以浏览下载;艺术设计的工作室、标本室的开放;各大高校之间的图书馆建立借阅机构,加强各类学术资源的交流,对知识资源进行整合,给予学生强有力的知识支持,提供强大的创新知识后盾。
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艺术引导力和感染力。老师是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道路上的重要引领人。老师应当提升自我同时也应善于用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将课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认知力,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一是老师应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修养和创造力。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老师更应该加强自身能力,丰富自身的艺术知识,提高艺术素养,探究创造教学的好方法、新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探究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情景。二是老师应善于与学生搞好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美国的课堂中,老师讲课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集中点,将“讲授”变成大家都关注的一个“点”的“抖包袱”,鼓动、感染了学生,使课堂教学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这样,整堂课好像是一幕戏剧,有起始,有发展,有转折,有高潮,有结尾,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参与欲和求知欲,提高艺术的认知力和创造力。三是老师应鼓励学生实践和开展团队合作。老师应在安排个人项目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展示设计课程中,老师采用教授主题讨论、头脑风暴、分类总结等方法,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项目。学生不仅可以在自身思考能力上得到提高,而且在计划、管理尤其是整个项目的实施协调方面得到较为全面的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认知力和综合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