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

    岳晓华

    摘要:分析了羊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及其临床表现,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通过人感染布氏杆菌病的途径,来达到防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的目的。

    关键词:羊;布氏杆菌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31-01

    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呈慢性经过,临诊主要表现流产、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随着养羊户的增多,人畜共患该病也越来越多,2014上半年南阳市共接到报告人患布病病例高达700余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0多例。人畜布病的防控也被列入重点工作。

    1 流行特点

    母羊较公羊易感,成年羊较羔羊易感。病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菌存在于流产胎儿、胎衣、羊水、流产母羊的阴道分泌物及公羊的精液内,多经接触流产时的排出物及乳汁或交配而传播。该病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新疫区常使大批妊娠母牛流产;老疫区流产减少,但关节炎、子宫内膜炎、胎衣不下、屡配不孕、睾丸炎等逐渐增多。

    2 临床表现

    母羊流产是该病的主要症状,产出死胎或弱胎。胎儿若不排出,可能形成木乃伊,但多发生腐败而排出恶臭液体。母羊流产后常伴有胎衣不下或子宫内膜炎,或者子宫蓄脓长期不愈,甚至因慢性子宫内膜炎而造成不孕。患病公羊常发生睾丸炎或附睾炎。睾丸肿大,触之疼痛,阴囊增厚硬化,性机能降低,甚至失去配种能力。

    3 防治方法

    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是国家规定的重点检疫和防治对象。羊患病后,则体质瘦弱,繁殖能力下降,寿命变短,饲养费用增加,给养羊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防治该病对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养羊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防治该病主要是保护健康羊群、消灭疫场的布氏杆菌病和培育健康羔羊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如下:

    (1)加强检疫,引种时检疫,引入后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

    (2)定期预防注射,如猪布鲁氏菌2号弱毒活苗和马耳他布鲁氏菌5号弱毒活苗。

    (3)严格消毒,对病羊污染的圈舍、运动场、饲槽等用5%克辽林、5%来苏儿、10%~20%石灰乳或2%氢氧化钠等消毒;病羊皮用3%~5%来苏儿浸泡24 h后利用;乳汁煮沸消毒;粪便发酵处理,培育健康羔羊。

    对流产后继发子宫内膜炎的病羊可用1%高锰酸钾冲洗子宫和阴道,1~2次/d,经2~3 d后隔日1次,直至阴道分泌物流出为止。严重病例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对于广大散养户来说,怀疑或确诊为布病后,尽量及时淘汰。

    4 人感染布病的途径

    (1)接触传染。当人们给流产病畜接生时,由于未带手套,手将直接接触胎儿、胎盘、羊水、阴道分泌物等。如果手上有微小伤口,病菌就更容易侵入到人的体内,使人发病,或者在打扫羊圈、用羊粪施肥,或直接、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水源、土壤、草料等都会有机会被病菌侵入。

    (2)消化道传染。病菌可以随被污染的食物如未完全灭菌病畜肉、未消毒的奶及奶制品等通过口腔、食道黏膜等侵入。

    (3)呼吸道传染。空气中含有病菌的飞沫,随呼吸进入鼻、气管、肺泡,形成局部病灶,然后进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