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摘要】医疗问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而 “看病难、看病贵”作为医疗问题的最突出特点,一直是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本文对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的几个原因如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更高、医疗资金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现在医保的保额相当有限、医保的药品范围还比较小、医疗垄断等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看病难;看病贵;医疗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43岁。高于同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这是对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一个肯定,但“看病难,看病贵”仍然是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困扰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依然严重。卫生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29.6%的居民应住院而不住院。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严重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分析
1、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人口有13亿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而卫生总费用的投入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绝大多数。而相对应的,我国8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这些大医院往往医务人员技术高超,医疗设备精良,相反,基层医院由于福利环境差,缺乏医疗设备而留不住人才,很多医科大学毕业生根本就不愿去基层医院,或者是把基层医院作为一个暂时的跳板,考过资格证后立即跳槽。这样的医院老百姓自然信不过,不愿去那里就医。因此,大医院往往人满为患,出现一号难求或一床难求,要挂专家号可能要提前几天排队挂号,也因此成就了某些人挣钱的一个门路,专门人挂号;相反的,基层卫生院这边却是门可罗雀。由此造成了:一方面是医疗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另一方面却是优质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因为大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昂贵加上病人家属的吃住和陪护,最终造成了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2、医疗保障水平低
目前,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医疗救助及其他多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是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构成。截至2011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了13亿人,超过95%的人参与了基本医疗保险。但我国基本医保的保额相当有限,列入基本医保的药品范围还比较小,在病人的治疗药品中自费药品所占的比例过高,门诊费用基本不报销,对于那些低收入群体来说,一个壮劳力的一场大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几乎是灾难性,因为这个家庭不仅要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还失去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我国,因病返贫或因病致贫现象非常常见。
3、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过度医疗严重
公立医院本应是政府投资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公共服务机构,但由于政府对公立医院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得本应是“公益性”的公立医院要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营(医院的建设、员工的薪资福利、医疗设备的构置等),不得不趋向市场化。目前,我国公立医院90%的资金要来源于自己的业务收入,很多医院每月给医生定有创收任务,并将其与医生的收入直接挂钩,医生为完成任务,就会多开药、多开检查,由此产生了过度医疗。
在我国,小病大治、大病久治现象普遍存在,明明是一些小病却又被逼着做各项检查,开很多药。人民网的报道称,中国医疗保险中存在“六非”行为:非合理用药、非合理检查、非合理收费、非合理医药定价、非参保对象享受医待遇、非离退休人员享受离退休待遇。有些医生利用手中的处方权无视医保政策、放弃用药原则,给病人滥开检查、开提成药,甚至过度手术,某省城医院,病人去看病做手术,无论手术大小,基本上术前检查费都在3000元左右,这些检查都是必须的吗?这些手术又是必须做的吗?我国抗生素和心脏支架滥用现象也非常普遍,冠心病患者使用支架率高达12%,连续3年心脏支架的使用量每年增加6万个以上,过度医疗不仅浪费了国家的医疗资源,更加重了百姓看病难贵的问题,而且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形象,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频发。医生和患者本应是同一战壕里共同对抗病魔的战友,如今却是互不信任,医生在病人眼里是不再是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而是唯利是图的小人,而医生眼中的患者更是难缠,稍有不慎病人会给自己找来麻烦,为了自保,医生会开更多的检查和药品,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医护人员形象差,频繁受到医德败坏的责问,医患矛盾加剧,患者又能落什么好处呢?是即遭了罪又多花钱,当然也浪费了国家的医保基金,更严重的可能会因此丢了命。
4、以药养医导致药价虚高
近年来,医疗腐败案件在媒体上频繁曝光,医药领域的腐败是屡禁不止,其根源其实是我国存在多年的以药养医制度。我国财政对医疗卫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医院要维持其运营就要依靠药品加成收入来弥补资金的不足,因此,医院会鼓励医生多开药开贵重药、多开检查,而医生为了奖金提成也乐于这么做,提成高的药受到医生青睐,患者成了待宰的羔羊,2010年,CCTV—新闻的药品芦笋片,实际出厂价只有15.5元,但名义采购价是185元,最后到病人手中高达213元,利润高达1300%。此类事件在医药行业并不少见。医药流通环节过多,层层加价,患者对此却毫无还价之力,由此加剧了患者的“看病贵”。
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
“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顽疾,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世界性难题,政府必须要拿出决心,强化政府职能,切实进行医疗体制方面的改革。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指出:“一定要坚定不移推进医改,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铿锵有力的话语,表明了政府对医疗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1、增加财政投入,保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公立医院应该是由政府主办的带有福利性的公益事业,政府应该是这项公共产品的主要投资人,但由于财政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公立医院不得“另谋出路”,越来越趋向市场化,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政府必须要加大医疗体制改革的力度,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补充”的医疗投入模式。政府对公立医院进行全额拨款,包括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工资、医疗设备的购置及医院建设都应该以政府投资为主,让公立医院始终保持其公益性。
2、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由于我国医疗卫生投入大部分都流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的大型医院,导致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缺医少药,城市中的社区医院由于技术差、医疗设备落后,也是冷冷清清,人们生了病,不管大病小病都涌向大医院,使得大型公立医院门庭若市。由于患者过多,很多医院医生常常是来了病人直接开检查、开化验单,省略了对病人的“听、闻、问、诊”的环节,病人觉得自己千里迢迢排了很长时间队挂的号来到求医医生却不能认真诊治自己,对医生产生不满,由此加剧了医患矛盾。因此,加大基层医院投入(包括更新医疗设备、引进技术水平高的医疗人员和对医护人员的培训等),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很有必要。做到小病在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大病去县级医院,疑难杂症去省级或全国性大医院,病人转诊应按照当地医疗条件和治疗的难易程度逐级申请,有效分流大医院的的就诊压力。
3、建立大病、重病、疑难杂病的补贴机制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不断的完善,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医保保额相当有限,医保对药品的限制过窄,病人在报销医疗费过程中发现,许多药品都属于自费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导致医疗费昂贵。尤其是大病、重病动辄需要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报销却仅仅是几万,往往不足一半,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足以令一个普通家庭陷入贫困。因此,政府出台一系列大病、重病、慢病的医疗补助政策。
4、深化药品和医疗器材的生产流通体制改革
药品和医疗器材是病人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院和医生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看病贵”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要完善药品和医疗器材的生产、流通和价格管理,加强政府监管,减少流通环节,减少中间环节的层层剥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切断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及医生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真正实现医药分家。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使群众能够用上安全、价廉的药品。
5、合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
医生是医疗改革的最后执行者,是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团体,不管采取何种医疗改革方案,最后的执行者都少不了医务人员的参与,所以,避开医生空谈医疗改革,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看病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因此,必须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合理提高他们的劳务收入。长期以来,我国的医疗服务收费都由国家直接定价,而这些定价多年来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相应地提高,如诊疗费(挂号费)、手术费,而这些恰恰是反映一个医生自我价值的最好体现。即便是一个三甲大医院,诊疗费也仅5元、7元、9元等,手术费在患者的医疗费中所占比例也是很少。因此,有医生发出“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感叹。这相对于医生所从事的高风险、高技术的职业来讲是严重不符的。因此,医疗改革中应合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使其能真正能体现医务人员的自我价值。
作者简介
郭爱香,女,河南省西平县人,专业: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