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今德媒中的中国形象
王洋涛
【摘要】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是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一种外化,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由此国家形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结合自身学科背景的优势,以德国杂志为研究文本进行分析,希望能从中得出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由于实体杂志报道中国新闻数量不多,所以笔者选择了《明镜》周刊网络版—SPIEGEL OLINE上2014年下半年的中国新闻,对选取的269篇新闻进行了整理,并尝试从新闻主题、标题和内容三个方面对选取的269篇新闻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明镜》报道的特点和方式,并从中推断出报道人对其报到事件的态度,以及反映出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德国媒体;《明镜》;中国形象
前言
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大国,最近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中国崛起的进程中,“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每一个中国人必然遭遇的棘手问题。
《明镜》作为德国一本高质量的新闻周刊在德国本土和欧洲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犀利的视角和高水准的采访报道为它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明镜》从创刊初期就开始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其中正面和负面的新闻都有呈现,对中国形象在德国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和途径。德国是中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和高度工业化的世界强国,双方提出还要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关系发展呈现越来越好的态势。所以研究当前中国形象在《明镜》中呈现形式,对促进中德人民的相互理解,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1. 研究现状
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盛,但是国外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通常是负面和消极的。这也就引起广大中国学者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兴趣。但是许多研究都是以国际传播环境为前提,且多数以美国媒体为研究对象,对德国媒体进行的研究至今还未形成规模,主要集中在一些有德语语言学背景的学者研究中。
代表性的德媒中中国形象的研究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贾文建教授的论文—德国《明镜》周刊(2006—2007年)中的中国形象,上海外国语大学王志强教授的《德国人视角下的中国形象——以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例》等。
国家形象虽然具有稳定性,短时间内不会变化。但是有时候一个事件的暴发会导致国家形象大为改变。最近几年中国发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新一届政府上台后,中国政府加大改革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中国面貌大为改观。所以这些10年以前所做的研究结果,对当前的中国形象可能没有代表性。
笔者对《明镜》有关中国报道进行了简单地梳理,并尝试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整理出的新闻报道进行归纳分析,希望能够得出当前中国形象在《明镜》中呈现出的特点,并为以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2. 国家形象和《明镜》
美国政治学家布丁曾尝试给“国家形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认为,“国家形象 ”是一个国家自身的认识和评价,国际社会中其他国家对其的认知相结合的产物;国家形象是在信息输入和产出过程中形成,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作为一个“信息资本”其结构非常清晰。英国诺丁汉大学副教授徐小鸽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定义“国家形象”,他认为国家形象是指一国在全球新闻报道和交流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形象,亦可以表述为是国际上其他国家的媒体新闻报道和言论评论里塑造的某一个国家的媒体形象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段鹏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这本书中指出“国家形象”是外部或者国际传播时一个国家外的公众对该国的认知和评析所形成的综合体,是一国的行为、性能特点和文化精神等方面在国外公众头脑中的抽象思考。
系统分析以上定义解释的“中国形象”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国家形象是人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后在头脑中形成的对一个国家的印象。由于人类的物理视野和活动范围受限,以及全球化过程中媒体传播增加了信息的速度和广度,所以媒体在国家形象塑造和传播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方面来说,“中国形象”也可以从国际媒体对中国新闻报道中得出。
《明镜》(Der Spiegel)常译作《明镜周刊》,在德国发行的周刊,每周的平均发行量近110万册。该杂志自称是“德国最重要的且在欧洲发行量最大的新闻周刊”。杂志创刊初期年青的编辑们就确立了《明镜》杂志的主旨:政治批评与严肃的政治评论。此后它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宗旨,以其批判性的特点拥有着大量的读者群。《明镜》在德国有很多的受众和较广的影响力,在媒体界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所以对该媒体上有关中国的报道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快更真实地呈现德国媒体对中国形象的塑造。
3. 新闻整理分析
3.1 新闻主题分析
笔者整理了2014年8月到2015年1月《明镜》上对中国的新闻报道。笔者并没有将所有包含中国字眼的新闻都统计在内。只有以中国为报道对象且用大量篇幅围绕中国叙述的新闻,才符合统计条件。按照这一标准共整理了269篇新闻。
接着对这些新闻进行分类。分类时有些是按照新闻原来的主题,比如经济,政治,科技,汽车,互联网和体育。还有一些类别是笔者自己归纳,比如社会百态由社会,文化和综合版得出。环保是按照新闻内容重新归纳出的一类。依照这一分类标准,269篇报道中互联网20篇,环保10篇,社会百态22篇,科技11篇,汽车11篇,政治107篇,经济85篇,体育3篇。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和政治类体裁占了新闻报道总数的2/3还多,说明《明镜》对中国新闻报到时,偏向于选择政治和经济类主题。其次互联网,汽车,科技,社会百态都有报道,但数量不是很多,各自约占4%-8%。体育类数量最少,只报道了3篇,占1.12%。所有主题按照被报道的顺序依次是政治,经济,社会百态,互联网,汽车,科技,环保和体育。
3.2 新闻题目分析
接着笔者对各个主题报道的新闻进行初步整理。这些主题所报道的内容分别是:
1. 政治:三峡水电站,驱逐艾滋病儿童,冤案平反,政府反贪,少数民族问题,APEC会议,香港问题,昆明事件罪犯审判,死刑人数,德国人在中国判刑,新疆暴乱
2.经济:中俄合作,电商市场,跨国企业合作,阿里巴巴上市,高铁,中国经济增速减缓
3.社会百态:上海踩踏事件,广西富商吃虎肉案,香港运钞车事故,朋克一族在北京,中国同性恋趋势,学生军训事故,西藏汽车事故,手机一族
4.互联网:网络安全,智能手机,苹果,小米,脸书,谷歌
5.汽车:奔驰,汽车贸易,电动汽车,汽车市场
6.科技:长征9号,环保技术,发射绕月卫星,南海造岛
7.环保:气候变暖,北京雾霾,环境保护,温室气体减排
8.体育:李娜退役,足球
政治类报道最多,这与中国是一个传统上的政治大国有关。另一方面这也符合镜报报道的主旨:政治批评和严肃的政治评论。其中少数民族问题报道8次,APEC会议5次,政府反贪7次。而香港占中事件更有49次报道。中国的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德国等西方国家关注的焦点,西方媒体在这方面的报道一直不惜笔墨,当然作为以批判性报道见长的《明镜》更是抓住这一话题不放。2014年11月北京举办了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这一亚洲一太平洋地区级别最高、影响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更是吸引了媒体的关注。反贪是新一届中国国家领导人上任以来一直狠抓严打的任务,表明了中国政府想要改头换面的决心。对该事件的青睐也表明《明镜》对新一届中国政府的认可。而香港占中事件的暴发使原本就饱受西方国家和媒体诟病的中国民主问题,又一次搬上媒体的舞台。
经济类报道其次。报道次数最多的有阿里巴巴上市和中国经济增速减缓事件。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阿里巴巴上市的大获成功也影射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从阿里巴巴事件的关注度也可以看出它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认可。但是当中国公布经济增长率降低了的时候,镜报开始在这则新闻上大做文章。在没有整体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情况下,就报道说中国经济减速,中国经济遇到瓶颈,这是报道不全面的表现。
社会百态类的新闻也占了一定的比重,但是不能仅从数量上就认为镜报开始关注中国社会问题和中国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情况。这一主题的新闻大多数揭示中国社会黑暗和不和谐的一面,比如说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香港运钞车事故,同性恋趋势,西藏汽车事故等。镜报报道的几乎都是中国社会的负面新闻,这样也就会给德国民众塑造一个事故多发,生活不安定的中国社会形象。
中国互联网已经形成规模,互联网应用走向多元化。互联网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当然互联网是全球性的,不仅在中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也不列外。互联网问题是全球的问题,镜报更是不能放过这个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话题。
如果说以上这些类别的新闻事件影射了中国国家的现实,或者一部分现实。那么接下来这些方面新闻可能更多的是在言说自我,深层次里间接地展现了德国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汽车”在《明镜》上竟然单独算作一个主题,毋庸置疑这是因为德国是众所周知的汽车产业大国,汽车品牌是德国的一个象征。另外中国和德国在汽车领域的合作也是双方经贸合作的重头戏。德国企业帮助中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当然中国汽车市场也给德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所以中德双方合作的重点也是镜报关注的焦点。
科技强国一直是中国政府呼吁的口号,这也说明了中国急需发展科技实力。与世界上的科技大国相比,中国的创新能力只能望其项背。创造力不足也是导致中国科技实力远不如他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科技方面中国也是有亮点可寻,比如报道的长征9号和绕月卫星的发射。
环境问题也是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近年来北京雾霾现象愈发严重,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中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着手解决环境问题,开发和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德国一直是世界的模范,并且中国引进环保技术也大多来自德国。理所当然这也就成了镜报报道的一个关注点。
体育类新闻数量最少,但是仅有的3则新闻中竟然有2篇是有关足球的报道。中国足球可以说是中国体育事业中很弱的一个项目,不是一个很好的报道中国体育的例子。
3.3 新闻内容分析
接下来笔者以部分新闻的摘选为例对其简要分析,以期得出《明镜》报道的特点和方式,并从中推断出报道人对其报到事件的态度,以及反映出的中国形象。
“昆明这座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位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的省会。云南省紧邻西藏自治区。1951中国占领并且严格地控制了西藏,以及有藏民居住的地区。”这句话摘自一篇报道昆明火车站砍人事件的新闻。这次砍人事件发生于2014年3月1号,事情过去了半年之久德国媒体还是对它进行了深入报道,可以看出德国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新闻始终抓着不放深究到底。第二点,这则新闻报道的主题是昆明砍人事件,但是新闻的最后却将焦点对准了西藏。原文是这样报道的,“昆明这座城市是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省会。云南紧邻西藏自治区。中国于1951年占领这一地区,并严格的控制了该自治区及其周边地区。”这种硬生生地把西藏和昆明连接起来的方式未免过于牵强,但从中可以看出德国媒体长期关注中国的一个焦点—西藏问题。
“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减缓至五年来最低和改革态势:中国经济像2009年一样增长缓慢”这两则新闻报道了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问题。中国官方公布预计2014年经济增长率为7.49%,相比往年出现下滑。德国媒体只是抓住增长率减缓这一数字,并没有看到数字后面隐藏的事实和原因,就开始大量报道中国发展面临危机,中国经济出现滞退。而中国对这一数字的看法并不是像德国媒体那样悲观。中国官方认为经济放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调整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越来越受重视,所以增长速度不会像以前那样快。此外这一数字是在以前经济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之上的表现,数字变小但是增长的实质并一定减少了。同一个数字德国媒体却用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这种片面的,否定的报道态度是媒体不负责任的表现。
“能源研究—中国将超过生态能源大国—德国”从这个新闻标题上,可以读出德国媒体有赞扬中国的生态能源开发和研究的味道。但是新闻正文的最后一段却明显可以感觉出整篇篇新闻的态度指向。“当然在国家控股经济且不考虑民生的情况下肯定比在民主的情况下能更快的发展国家的电力设施和电网。”最后一段笔锋转向中国民主问题。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德国媒体对中国生态能源发展方式的讽刺,他们不赞成这种以牺牲民主和民生换取社会发展进步的做法。民主问题是一个中国和德国意见大相径庭的问题。而且这一话题总是会被德国媒体反复谈到。
4. 《明镜》报道特点及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笔者通过对整理新闻的主题,题目和内容的分析,总结出《明镜》报道有关中国新闻时的特点如下:1、报道信息不全面。《明镜》在报道中国新闻时,并不从整个新闻事件出发,没有考虑中国的国情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而是单纯片面地从一个方面下结论。这样的新闻报道不能揭示事件发生的本质,可能会错误的引导公众对整个新闻事件的理解。比如报道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事件。2、报道的负面信息多于正面信息。从笔者整理的269篇新闻来看,有绝大数报道对中国的态度是负面的。报道中国正面形象的新闻只占少数,比如说阿里巴巴上市,发射绕月卫星,汽车市场等。3、媒体的态度以批判为主。《明镜》的大量报道是负面态度,其中对不少事件表达了批判的看法。中国民主问题、少数民族问题和环境问题都是德国媒体经常批判的对象。
《明镜》有上关中国新闻的特点也间接地反映了德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以批判否定为主。同时,透过这些新闻报道也可以总结出在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首先从经济上来看。《明镜》在报道中国经济的新闻时,以阿里巴巴上市大获成功为主线,一系列报道侧面反映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德国媒体已然承认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报道中仍不乏种种否定和批判。,比如说在报道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事件时。再从政治报道来看。《明镜》尤其关注最近的暴发的香港占中事件。此外还有少数民族问题和人权问题,整体来说对政治大国—中国的民主问题还是持否定态度。科技报道相对增加,涉及到各个领域如,南海造岛,卫星发射和新能源研发,而且多数新闻是正面积极地报道。表明德国媒体也看到了中国科技取得的迅速进步。而在社会部分的报道中新闻内容相对丰富,也涉及到中国社会中一些现象和问题,比如中国发生的灾难事故、中国汽车市场遇到的发展瓶颈以及德国人在中国等等。但这些报道仍然不免距离中国人民大众的生活较远,很难接近真实的中国民众生活。
5. 总结
通过对新闻报道的分析不难看出,随着中国向世界强国步伐的迈进,德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数量明显增多,然而负面报道仍然不在少数。新闻报道中讽刺中国的不实之词屡见不鲜,报道的字里行间充斥着不赞成的成见和偏见。但是这一负面的中国形象正在逐渐改观,尤其体现在科技和经济方面。这与中国在世界的地位逐渐升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也可能与中国对外宣传中国形象的方式和手段有关。
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没能对德国媒体当前中国形象的原因进一步阐释和分析。如果以后有机会,希望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另外本文分析新闻依据的材料数量不太充足,这样可能会降低分析结果的代表性,笔者以后会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