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学”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与思考
伏军,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高级教师,宿迁市初中历史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市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优秀党员,被授予市中心城区“园丁奖”。曾获市优课大赛一等奖、省优课大赛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省市级重点课题3项,参与5项省级课题研究;多次在江苏省“师陶杯”“五四杯”等各类论文评比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曾应邀在省“五四杯”论文颁奖大会、省初中教育论坛、“苏派”班主任高层论坛、“自育·自立”主题论坛上作专题讲座。近年来,在各级专业杂志发表教学类文章四十余篇。
[摘 ? 要]“自学·议论·引导”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庾南老师创立的教学法,其核心思想是“三学”。目前,“三学”研究已经从数学学科走向其他学科,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见证了教育改革的轨迹。统编教材下历史教学如何落实“三学”?有三种路径:找准“学材”着力点,丰富教学灵魂;理顺“学法”切入点,引领思维生长;把握“学程”聚力点,发展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三学
“三学”指的是“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是对李庾南老师“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实践总结,也是其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三学”主张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不断融合与创新,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引领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并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历史课程的实施,力求体现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教学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那么,如何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如何在统编教材的历史教学中落实“三学”?如何在既定的教学行走方式上实现变革?在此,将结合“三学”实践,尝试为历史课堂教学勾勒出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一、找准学材着力点,丰富教学内容
学材是与学习者相关的课程材料与课程资源的总称,绝非仅指向单一的课本(或教材)。李庾南老师认为,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使学生的知识、智力、能力、情感、态度都能达到各自的最近发展区,要创造性地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讲教材。
历史教师在课前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基于课标,并使课标的内涵与价值通过案例、实践等路径实现“学生理解”。在这种理解的认知前提下,再寻找相关学材的跨界、重组、整合,谋篇布局,提炼每节课的教学要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清晰的知识树。
例如,在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课,教师用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作为导语:“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借助古诗词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评论的思维空间,并与现实发生“碰撞”。借此巧妙地促进学生将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等核心素养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导向。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定格在一千多年前的“隋亡为此河”。大运河至今仍在连绵不绝地流淌,承载着运输、观光旅游的现代元素,何以落下“亡隋的罪名”?河水呜咽,像在诉说着“汹涌的悲情”。学生在此情境下搜索材料、整合资源,寻找各自的个性“学材”。在史料中觅证据,在文本中寻解答,只为证明大运河的“无辜与不幸”。此时,教师的预设,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内化,而非被动灌输。学生取道学材,可以第一时间掌握信息,锻炼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也是强化对相关历史事件的前置感受,擴充学材的视野,提升学材的高度,为教学奠定基础。
为了深化学生对隋朝这段历史的理解,学材的处理可以从“隋朝的一统”“隋朝的巨作”“短命的隋朝”三个篇章拉开序幕,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与交流,进一步在辩论中发现和体会细节。在讨论中,学生的思路将逐渐清晰,人物链接资源,知识形成树状,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深刻而丰满。
二、理顺学法切入点,引领思维生长
“学法三结合”指的是坚持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三结合”教学形式。这种形式也是李庾南老师几十年教学实践的重要成果,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一环。
李庾南老师认为,课上要通过议论,使学生们都有发言的机会,能把不懂的问题搞懂,能学习别人正确、简洁的方法,互相取长补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小组议论,往往能够活跃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学法三结合”可以突破个体思维的固着或局限,生发多元融通,产生“魔方式”转变。学生经过学法指导,可以实现从个体思考走向整体思维,从“独学”走向“群学”,从“孤立”派生“联合”,从“孤军奋战”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在此过程中就像一个动态的“点”,思维跳跃、生长、碰撞,将思维中的“轨迹”连接起来,便形成了学生一节课的“思维曲线”。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学生的这一“思维曲线”,实行动态关注、过程管理,就能触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培养学生的学力,找到发展核心素养之路。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教师课堂策略,在历史教学中同样可以通过“学法三结合”来实现。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百看不厌,对于不感兴趣的历史懒得一读。因此,教学中需要“个体先学”,可以是课前预习,也可以是课上自学,目的就是熟悉学材,打好认知基础。在个体自学的前提下,逐步开展小组学习,把学材中的困惑、疑虑或奇思妙想在小组内提出,智慧分享,取长补短。小组内要有分工、有配合、有落实,确保人人参与,确保每个问题有思考、有讨论、有见解。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可采取全班学习并由教师点拨的方式予以解决,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二次思考、破解,使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而小组讨论后留下的问题一定是带有共性的问题,处理好共性问题就是处理好课标的“学生理解”,也就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例如,在讲解“权利法案”的内容时,让学生讨论“英国资产阶级采取了哪些方式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学生讨论后提出了不同见解,并且随着思考的深入,还提出了“英国为什么还保留国王”“议会高于王权的实质是什么”等问题。此时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再次分解问题,细化了讨论点:资产阶级想不想直接取得领导权,为什么?议会高于王权仅仅是法律层面的规定吗?从深层次来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果实体现在哪里?换一种问法,就能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使思考力在关键处实现“弯道超车”。
三、把握学程聚力点,发展核心素养
“学程重生成”是李庾南老师课堂教学的最大亮点。她认为,教学过程既是一个认识的理性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的、社会化的非理性过程。由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信念以及价值观等组成的动力系统,对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起着定向、鉴别、筛选、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应该是学习过程,即学程。传统教学非常注重教的成分,容易忽略学的价值。重教体现的是教师本位,但教师的一味讲解,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或需求,容易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重学则彰显了学生本位,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获取知识、能力培养、思维发展的过程。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碰撞、生成、迸发。生成是一种自然的追问,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契机,也是学生尝试深度对话的一种表达。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这种对话或表达。
1.创建适度的课堂文化
要创建宽松包容的课堂文化氛围。处于压抑环境下的学生,会产生紧张、压迫、对抗的情绪,由此会不敢、不想或不愿与教师交流。学生对于教师的问题会“收缩性”隐藏,主动性不足,思考效果差。教师因而也难以得到真实的、准确的、深度的反馈,生成问题很少,课堂气氛沉闷。相反,宽松、愉悦、自主的课堂氛围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情绪更高涨,各种奇思妙想将自然而然或不由自主地产生,更容易在对问题的追问中实现“深层对话”和“理性表达”。此时,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往往会出乎教师所料,也能引发教师的“二次思考”,并深度推进问题的解決。师生此时成为学习共同体,能够共同享受问题探究的乐趣和直面解决问题的现场感。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基于理解和信任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能产生巨大的教育亲合力,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也会“爱吾师,更爱真理”。学生将更自然地“神会”教师的教学意图,“领会”教师的教学思想,“意会”教师的问题指向,课堂生成就会水到渠成。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模糊,都将不利于师生的对话与交流,没有情感上的“连接点”,也就没有课堂可供生成的“面”。
3.找准最近发展区
“学程”是基于问题而“存在”,又超越问题而“重生”,因此问题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巧妙的设问可以将学生带进一个新奇又神秘的世界,学生因渴望找到突破口而进行主动探究。如果问题没有“坡度”或缺少“扶手”,学生会望而生畏、知难而退;若能巧妙地设疑、布疑,造成悬念,在问题中引爆学生思维的“燃点”,让其在问题的探索中有所发现,形成新颖、独特的见解,掀起情感波澜,就能让学生学会主动质疑,并提纲挈领地对历史事件进行剖析、生成,从而悉心演绎出精彩的历史课堂。
(责任编辑 ?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