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模式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易小迪
【摘 要】儿童教育问题已是现实中的热点问题,许多家长都致力于培养孩子多方面发展,在舞蹈艺术方面更是前赴后继。儿童舞蹈教学不仅需要高素质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儿童自己的努力。需要儿童把自己带入舞蹈之中,表达出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以此提升儿童的艺术气息和创造思维能力。本篇文章就少儿舞蹈教学中的启发模式进行了解与探讨分析。
【关键词】启发模式;少儿舞蹈教学;有效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編号:1007-0125(2019)30-0133-03
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更多地应创制出模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儿童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兴趣。还要加入一些舞蹈教学技巧,这些技巧不仅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还会对他们的审美产生影响。所以,如何有效进行儿童舞蹈教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儿童舞蹈教学的意义
少儿舞蹈在给家长们带来视觉上的美感,精神上的欢乐时,以它独有的方式体现出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少儿舞蹈不仅对儿童的动作形态进行了矫正,使得儿童肢体更加协调、身体更加柔软,提高了儿童的身体素质,还培养了儿童的表演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并且通过学习舞蹈,还可以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发展更加全面。
(一)生理影响
1.促进智力发育
少儿舞蹈的首要作用就是促进儿童的智力开发。儿童阶段都有一个共性,喜欢模仿一些成年人和小动物的动作。而少儿舞蹈教学就是以模仿为主,儿童能够在舞蹈动作中提高自己的模仿能力,逐步加深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儿童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常常运用自身的想象力和感悟力表达这些动作的含义。儿童通过舞蹈学习产生联想,启发创造性思路。
舞蹈最初来自劳动,劳动使得人类不断发展对自身的控制能力,也在不断增进自己大脑的脑容量,舞蹈就可以弥补劳动的缺少,促进大脑的发育。
2.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
少儿舞蹈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儿童的气质,通过长期学习舞蹈,儿童的身体姿态会成为一种习惯。通过儿童舞蹈教育培养儿童的好习惯,需要教师对全部动作的进行分类研究,区分出能够培养好习惯和容易造成损伤的动作,在进行儿童舞蹈教学时,加强适合儿童特点并有利于儿童发育的动作。
(二)心理影响
1.以科学的舞蹈教育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舞蹈的精神层面由三种空间结构构成,即认知结构、审美结构、伦理结构,分别标示真、美和勇,善。这三种结构是舞蹈教育的核心问题。
我国现阶段中,在少儿舞蹈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集体学习与参加演出可以得到许多锻炼。培养儿童吃苦耐劳的精神,树立集体意识与团结意识,促进积极进取思想的提高。
2.通过感觉器官及舞蹈动作的训练促进心理发展
据研究发现,人最先发育成熟的感觉是运动感觉,因此,在最先发育成熟的感觉系统中进行训练,可以加快系统中其他感觉的发育,为系统的成熟与发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童阶段最适宜进行舞蹈教育,那是他们的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人类动作是对内心表达的一种外在形式,是一种肢体语言。在舞蹈表演中的精彩舞蹈动作都是发自内心情感的表现。舞蹈是一门表现内心情感的艺术,舞蹈是一门视觉体验的艺术,舞蹈更加是一门运用身体动作体现情感的艺术,所以舞蹈是促进身体与心理健康的艺术。
舞蹈教育致力于身体和心理相互结合,一体化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阶段,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动作表现的心理情况进行教学,创造适合儿童的舞蹈,要坚定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观念,使得儿童心智发展更加全面。
二、少儿舞蹈的基本特征
少儿舞蹈区别于其他的舞蹈艺术,它注重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在这个阶段的性格大多是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在这个阶段进行舞蹈教学是极具挑战的。需要针对儿童的性格特点,进行制定教学方法。艺术创作群体都是成年人,而儿童舞蹈又是服务于儿童。所以,在进行创作时需要专业的编创老师,依据儿童的年龄、性格特征、接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教学方案。想要创作出具有鲜明儿童特征的优秀儿童舞蹈作品,需要编创老师用心体会儿童生活,不仅仅局限于表象,要从深处挖掘儿童的内心世界,理解并保护儿童的童心,让少儿舞蹈作品与儿童产生共鸣。如果少儿舞蹈的编创融入了儿童自己的编创元素,那么就会蕴含了儿童天真无邪的性格特点和儿童的创意思维能力。让儿童参与自主编创不仅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兴趣,还有利于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增强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可舞性
舞蹈语言的是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动作必须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场合之中完成,表达出舞蹈的情感与内容。舞蹈家的肢体动作与音乐中的音符,文字中的文字一样,能在举手投足间展现出音乐的跳跃,诉说文章中感情。舞蹈表达的语言特征,要求用肢体动作表现出舞蹈的艺术形象与主题思想,这一观点被称为艺术形象的可舞性。可舞性作为舞蹈最主要的特征,它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标志。老师在进行舞蹈创作时,首先需要考虑情节与内容的可舞性。换一句话说,就是该情节,该内容适合进行舞蹈,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在少儿舞蹈中需要通过该手段反映儿童的内心世界。
(二)节奏性
舞蹈脱离不了节奏,无论怎样的舞蹈都有快有慢,有高昂有低沉。舞蹈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的表现。在少儿舞蹈教学中,对儿童节奏感的培养非常重要。节奏的培养具体来讲,就是在一段音乐中,儿童能够敏锐地从音乐节拍上感觉到强弱变化,各个音的长短以及乐句的节奏。培养音乐的节奏感不仅有利于舞蹈的学习,还有利于提高艺术修养,更好地了解音乐情感内容。所以在选择和编创时,要考虑到对儿童节奏感的培养。
(三)模仿性
儿童还处于懵懂阶段,他们喜欢通过模仿来认识这个世界,并且他们的模仿能力与记忆力都是极强的。根据模仿的这个特点,在进行少儿舞蹈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模仿训练,用生动形象的动作,塑造出鲜明的人物,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提高。
(四)自娱性
舞蹈可以分为表演性与自娱性两大方面,其中,表演性是通过完整的艺术形象表达内容,抒发情感,具有一定的宣传价值与观赏价值,而自娱性舞蹈不是表达某一主题,是不规范的,不说明某一現实观点,它是为自己而舞,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如儿童听到一段音乐,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进行舞蹈。
(五)综合性
舞蹈虽然是一门独立的艺术,但它与音乐、文字、美术等其他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优美的旋律、戏剧性的情节、绚丽的色彩等等与肢体动作相结合,构成了美的舞蹈体验。舞蹈的内容丰富多彩,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三、少儿舞蹈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在现阶段的儿童舞蹈教学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培养方式单一,教学方式落后。
(一)培养方式单一
家长选择少儿舞蹈作为孩子的特长学习,原因是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优秀的舞蹈人才。但是,舞蹈教学并不是简单易行的,对儿童的身体素质也有一定要求,也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这一门艺术。例如,有的孩子肢体极不协调,动作僵硬,他可能更加适合其他艺术的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有专业性较强的老师,针对儿童自身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教学。但是,根据目前的少儿舞蹈教学现状来看,家长和老师并没有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和儿童的自身特点,培养方向也是比较单一的。
(二)教学方式落后
现阶段的少儿舞蹈实际教学大多都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大部分教师在认识儿童自身的特点方面有许多缺陷,导致在进行舞蹈教学时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让儿童去模仿前人的动作,没有真正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与想要表达的情感,没有真正做到教学方法的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造力。
(三)体能训练与舞蹈技术教学存在不足
学习舞蹈可以提高儿童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我国的少儿舞蹈中采用的教学措施主要是体能训练与技术教学[1]。儿童现阶段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骨骼和韧带都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儿童进行适宜的体能训练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在体能训练中对韧性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体能训练之前,需要对身体进行韧性度训练。在一些舞蹈教学中,因为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儿童在进行柔韧性训练中由于保护措施不到位和力度过大,导致学生受伤,轻则拉伤,重则瘫痪。有的少儿舞蹈教学中使用技巧教学的效果不佳,在大部分的舞蹈教学机构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表演效果,轻视了舞蹈技巧教学对儿童学习的帮助作用。还有一部分老师太过于相信自己的执教经验,认为儿童的理解能力过低。但儿童的学习能力很强,所以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过于注重传授儿童可模仿的舞蹈动作,导致儿童对舞蹈教学技巧的认识环节比较薄弱。
(四)舞蹈教学中理论知识的缺乏
如果认为少儿舞蹈教育仅仅是对儿童进行体能和身体素质的训练,那就太单方面了。儿童舞蹈教育的第一步是让儿童对舞蹈的基础知识和概念进行学习和探究,使儿童在舞蹈技巧学习中利用理论知识进行自我调节与进步[2]。在现阶段我国儿童舞蹈教学中,少儿舞蹈教学机构对儿童的理论知识教学并不重视,一个原因是教学老师先入为主,他们认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第二个原因是舞蹈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所以造成了儿童缺乏舞蹈理论知识。
(五)保持和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力度不够
舞蹈是与音乐相结合的一门优雅的进行身体训练的肢体艺术课程。儿童在进行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因为在现阶段,我国对少儿舞蹈教学的研究力度不够,所以在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方面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少儿舞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不佳。例如,以民族舞蹈为例,儿童在刚接触民族舞蹈时,展现出极高的热情,并且学习的态度也非常端正。但是时间一长、更加了解民族舞蹈后,儿童的兴趣就会急速下降。在这一情况发生以后,舞蹈教师还是没有认识到提高儿童兴趣的必要性。对教学的创新与调整仍然不够重视,所以民族舞等其他舞蹈面临教学困难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四、正确认识启发式教学
(一)舞蹈课堂以儿童为主
在传统舞蹈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体,通过演示各类动作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儿童直接从老师处获得知识素材,再将各类动作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这类舞蹈只是对前人的东西进行加工与修饰,没有创新性。在现下,对儿童舞蹈有了新的要求,舞蹈只有有创新才能发展。对于舞蹈教学来说,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内容,所以舞蹈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要对儿童进行启发式教学,带领儿童走向自己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大与儿童的交流力度,将课堂还给儿童,让课堂成为儿童创造的舞台,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
(二)舞蹈的学习过程就是创作过程
和传统的舞蹈表演相比,现代的舞蹈表演更加注重创新性与新颖性。新时代舞蹈的评价标准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美观优雅。所以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老师要大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坚持舞蹈的学习过程就是创作过程的观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老师要给予进行自主创新的儿童适宜的鼓励与重视,通过进行启发式教学,指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创作。
(三)启发式教学的重点是自由与创造
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固然需要注意基础的舞蹈规范,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对规范教育的过多关注,会对儿童进行自由创作舞蹈产生一定影响。启发式的教学重点是自由与创造,其根本是指老师对学生自由创作的舞蹈进行修改与点播,不限制儿童的自由发挥,鼓励他们进行创作。不仅可以增强儿童学习舞蹈的信心,还可以为儿童的自由创作提供正能量。
五、儿童舞蹈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方式
(一)从音乐中感受舞蹈
儿童对舞蹈的感知大多源于音乐的节奏,他们随着音乐的节奏乱蹦乱跳,随心所欲,毫无舞蹈的美感。所以,在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屛弃传统的填鸭式、灌注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第一步,增强儿童对音乐的敏感度,例如可以在进行舞蹈教学之前,不断循环播放该音乐,让学生逐渐熟悉该音乐的旋律。第二步,要求儿童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该音乐表达的情感与内容,带领儿童认真体会,并鼓励儿童说出自己对该音乐的想法与理解。最后,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舞蹈教学,让儿童自然而然地走进音乐,跳出音乐想要表达的情感。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音乐中体会出情感,使得舞蹈更加有感情,激发出学习舞蹈的热情,还可以使得儿童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健康成长,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二)进行趣味教学,解读动作要领
舞蹈是利用肢体语言向外界表达情感的一种人体行为艺术,这门艺术的基础就是舞蹈动作。舞蹈动作对于儿童来说是相当的乏味无聊。所以,在儿童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儿童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可以在设置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并容易接受的小游戏带入舞蹈教学中,提高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使得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舞蹈动作,寓教于乐。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儿童进行分角色扮演,并对这些角色设定一系列故事情节。儿童通过角色扮演完成故事情节即通过舞蹈动作的训练过程,在进行游戏过程中有计划地引导儿童进行思考、练习,熟练地掌握舞蹈动作要领,使单调枯燥的基础舞蹈规范练习变得丰富有趣。
(三)用互评促互进
在舞蹈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对舞蹈动作进行拆分,并在拆分以后进行细致的讲解与分析,这样费时细致的动作讲解,得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怎样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与教学质量,是启发式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针对上述教学繁琐费时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互评,将儿童分成小组进行互评,让儿童在小组内进行互评式学习,教师仅需要对小组中做的较好儿童选为组长,对组长进行纠正与点拨,让小组长负责自己组的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作为总指导者和监督者,帮助儿童进行互助式学习,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还可以增强儿童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之间的友谊,一举多得。
(四)经典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经典顾名思义就是永恒的经典,它是能流传于后世而不被遗弃的传世之作,有许多能被学习的地方。在舞蹈的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儿童进行经典欣赏,以此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与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这些能力会为以后进行高品质的舞蹈创作打好基础。而对儿童来说,舞蹈教师就是他们学习舞蹈的第一审美对象,所以舞蹈教师的舞姿会对儿童的舞蹈姿态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若果舞蹈教师在动作方面并不是非常规范与标准,那么可以通过借鉴经典作品,带领儿童欣赏经典舞蹈,讲解、示范规范的标准动作,树立儿童准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五)以赛促练,进行探索创新
前面提到过从音乐中感受舞蹈和成立互评小组,在此教师可以鼓励儿童根据音乐的旋律,自己创作和编排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起舞,促进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例如,可以给儿童播放一段音乐,结合音乐交给儿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随音乐即兴起舞。一开始是儿童单独练习,在他们熟練掌握这些舞蹈动作以后,让儿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谈论与交流,分享他们的想法,然后进行舞蹈编排,使得动作与音乐更加协调。虽然从整体上来看,学生的动作略显僵硬,舞蹈有点幼稚。但是经过此过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彰显,形体之美也得到了体现。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还可以用一些固定的曲目来比赛,让学生集思广益,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编排出形体各异的舞蹈动作。通过小组比赛,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进行自主练习,还可以使得他们的舞蹈水平更上一层楼。
六、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了解到目前我国的少儿舞蹈教学并不完善,很多人都把少儿舞蹈与艺术培训班混为一谈,对少儿舞蹈教育的认识不够彻底。所以,少儿舞蹈教学还需要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儿童的不同心理特点与特长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儿童的舞蹈素养与审美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逯巧云.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 中华少年, 2017(32):60-61.
[2]杨筱.提高学前舞蹈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析[J].好家长, 2018(25):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