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郝勇
【摘 要】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层出不穷,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如何正确掌握写作能力就是学习语文要重点培养的。因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不同,教师必须不断突破和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尽量采取学生所能够接受的学习方式,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才是着重培养对象,因此阅读和写作两者应该互相联系、共同发展、互相促进,构成语文教学的主体运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教学 思想感情 修辞手法
一、必须重视写作的情感,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发现这一现象,学生所写出来的作文是一副老气横秋的语句,文章总体结构突出不了作者的用意,所摘要的名词名句多数“虚情假意”,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多数是体现了学生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学生掌握不到写作的情感,因此所写出来的文章就无法打动读者,无法凸显特点。那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对写作的激情呢?
1.重视每日的日记训练,激发学生的情感
作为教师,应该都清楚,课堂上的学习气氛最为重要,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是授课成功的重要基础,既能够从课前成功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写作知识。例如,课前教师应该收集一些趣味性的古诗和名人名言,让学生做了解。“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席梦荣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江河,我们都是过那条河的人”。这些词句不仅能够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做摘抄,便于写作中使用。每天的事情都使得学生记忆犹新,而教师所做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记下学生每天所发生的事情,利用自己所学习的语言和诗句,点缀创作出来的文字,增加文字效果,使得所写出来的语句更加优美,更加流畅。这样是让学生做情感的复述者,使得学生日后写作素材增多,因此,一个宽广、自由的写作氛围,让学生思想得到提升、得到真实的表达。
2.需精心创设写作条件,让学生享受写作的过程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增设更多的情感教学,就能够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日后进行写作出来的文字效果优美,直至流于笔端的良好效果。如高一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的情感案例,例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体现出有了源头活水,池塘才会如此明镜。不断读书,人的心灵才能够永葆澄澈;张籍的《秋思》中所用的诗句不斷突出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的思念;柳宗元的《征人怨》中,豪迈的诗句中突出了诗人久经沙场,对艰苦的征战生活的怨愤之情;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激昂豪迈催人奋进。教师利用这些情感的诗句能够加强学生对诗句情感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这些诗句的过程中,还能够同时学习诗人豪迈的情感,催进学生努力奋进。在高中写作教学中,就是首先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中突出情感教育,学生才会理解写作的意义,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会修辞手法,增添文章的色彩
在高中语文写作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修辞手法才是决定文章优秀与否的重要因素,修辞手法是作文的“魔法药水”,能够在文章语句中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比喻修辞手法能够使得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具有生动形象的作用,可以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更加具体,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更加简单明了,不仅让文字效果增强不少,更让读者有着读的兴趣。而排比的修辞手法相当于增加语文的气势,例如,“文明礼仪就像一盏灯,照亮了你我前行的道路;文明礼仪就像一首歌,交织着你我共同的心声;文明礼仪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心灵的枷锁。写作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排比句能够更好地增添文字效果,可以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用来说道理,可以使得道理更加通俗易懂,更加严密。对偶的修辞手法在文章的总体形势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节奏感强烈,在文章总体上的结构也较为整齐,具有音律美。所要写的内容也较为凝实,概括力强。总而言之,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能够有效增添文章的色彩,使得写出来的语句更加栩栩如生,生动形象。
三、文章应该句式灵活多变,节奏分明
写作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字数的问题,还要考虑文字效果,所谓生动的语句能够增强文章的色彩。所以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使得文章的语句句式灵活多变,生动形象。例如在扩展人物形象时,可以根据所要抒发的情感,体现或表达内容的不同需要,从而使用不同的语句来写,写的过程中,不断变换节奏,以达到语句抑扬顿挫之感。通过综合这些各种句式,不但的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既使得文章摇曳多姿,朗朗上口,还提升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和能力。
【结 语】
总之,语文写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必须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必须做的就是放开学生的心灵,做知识的搬运工,不断提升学生的兴趣,以发挥学生最大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喜凤.《故都的秋》教学设计【J】.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2(7)
【2】刘小四.阅读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J】.文教资料,2012(7)
【3】康林.同伴阅读在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作用及实践指导【D】.苏州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