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字的本义是歇一会儿、喘口气

    李伟

    最近在高考试题中,出“次”字当军队驻扎讲的题目机率很大,因为同学们熟悉了“次”字当次序讲,回答结果错误百出。十名学生参加考试就有四名答错了。那么“次”字为什么当军队驻扎讲,这是很有些来历的。我们的汉字,大多数是形声字,是形声字就有义符和声符之分。“次”字表面上看来是形声字,它的义符是“欠”,“欠”是什么呢?《说文》说;“口出气悟也”。意思是觉睡醒了大张口出气,或者是疲乏了歇一会出口气。因此凡是从“欠”部的汉字,如:吹、歌、欷、歔等,都与张口出气有关。“次”的声符是“ン”了,这个字念dòng,可是“次”字从古到现代都不念dòng。由此看来“次”字不是形聲字,而是象形字。依据大小篆书的字形来判断,“欠”字是张口出气,“ン”是出气时迸出的吐沫星子。这样就确定了“次”字的最原始词义就是“欠”字的最原始词义。如屈原的《九歌·湘君》“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译成时文是“小鸟落在屋顶上唱歌,小河围绕着堂屋下。”由此义往下引申,如《国语》“五刑三次”意思是这五种刑罚,行刑的地方有朝、市、野三个。因此“次”的词义就是处所了。由处所再行引申,就是军队驻扎了。《左传·僖公四年》 “师退,次于召陵。”译成时文是:军队败退,在召陵驻扎。“次”字除了这些词义外,还有另外一个基本词义,那就是次序、等序、顺序等。《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军队住一晚上为舍,住两晚上为信,住三晚上便是次了。这里的“次”字, 有明显的顺序成分了。又如《吕氏春秋·明理》,“阴阳失次,四时易节。”意思是阴阳失掉了次序,春夏秋冬就要改变了季节的特色。“次”是次序的词义很清楚。《荀子·君道》“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这里的“次”字是“差一等”、“等次”的意思也很明显。有“次”字做词素组成的新词,在唐宋以下,词曲小说中,最为多见的是“次弟”。如宋李清照《声声慢》“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弟”当情形,状况讲。另外“次弟”还有当“接着”等讲。“取次”一词、也很多见,当“草草”讲、“随便”讲。如元《西厢记》“休将闲事苦萦怀,取次摧残天赋才”这里是崔莺莺嘱咐张君瑞的话,话中的“取次”当“随便”讲。意思是您不要老想着闲事,随便地摧残了自己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