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万步始回眸
毕越
紫禁城的台阶,层层既经百年风雪。故人的宫殿已成为一处寂寞的所在,只剩文物,一个一个地等待着交心之人,为他们揭开崭新的生命画卷。
【一·半世钟情】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是宝玉与黛玉见面时欢喜的遇见;“相逢一瞥,一眼一生”,这是文物修复师与文物决定一生的遇见。
这遇见,也是因经历了心理斗争并做出了最终抉择,才谓之“决定一生”。木器组的屈峰师傅当年来故宫工作前,一直在门外徘徊。一边是进行自己的创作,前途无量,繁华似锦;一边则是做着乏味的还原,默默无闻,与世相隔。这宫墙之内并不如他所想,甚至令他失望,他最后的抉择或许换不来功成名就,但它与文物的不解之缘,一世情长,也自此遇见而始。
被誉为“故宫男神”的王津师傅,半生与钟表打交道,片中他精巧的手艺与儒雅的谈吐打动了许多观众,他谈起自己与钟表时,曾如是言:“有时候不觉得,但是这么一回想起来,工作的这几十年,一晃就过去了。”这也是与自己的人生对话的过程,更何况修复的是提醒时间的钟表,当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史连仓师傅自三岁起即住在故宫附近了,作为文物修复师的儿子,生在这喧嚣的首都城里,得有这样一个安宁之境,算得是幸事一件。幼时穿梭在西三所的小院里,长大后与这小院中的一事一物日日接触,相融一体。年少在宫旁观月,年壮在宫里赏月,年老在宫中玩月。盈虚者如月,而卒莫消长,他与故宫文物的尘缘,亦卒莫消长——是幼时便埋下的情结。斗转星移,惟此情不埋灭。
原来在故宫冗长的岁月里,寂寞的文物修复工作者是依靠这份长情,为文物填补着它曾经苍白的时空。
【二·与物神交】
有些人刻佛,要么奸笑,要么淫笑,要么愁眉苦脸的,很难把那种神秘纯净的微笑刻出来。古来讲玉有六德,玉虽只是石头,但中国人就能从上面看出德行来。故而中国人就算制一把椅子也像在做一个人一样,用人的品格来要求这把椅子。
中国古代讲究格物,即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观自身。人在这世上,总是想,我的职业生涯,能留什么给后来人。所以在制物时,总想把自己也融入其中。“很多人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他在修文物时,他与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使他已经将自己也融入其中了。”屈峰如是说。
百宝镶嵌组的孔艳菊长年与复杂的嵌件打交道,感慨道:“乍一看就是一些死的东西放在那里,但你真正接触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非常精彩,而且确实是有生命的。”
或许在宫闱深墙的阑珊一隅,有着世人所不得见的、独属于文物修复者与文物的谰语。
【三·睽别知遇】
在扫描慧贤皇贵妃的画像时,修复者们有了意外的发现——画像的一角有过他人修复的痕迹。前一位修复者似乎是随便找了一块与原件相像的布贴了上去,并未精细修复。现代的修复者再看此处,相与品评谈笑,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一匹三彩马陈列在陶器组的修复室内,遗落了尾巴的部分。王五胜意在修复出最符合原件形态的尾巴。走遍各个博物馆,看遍各式各样的三彩马,摸索三彩马作者们创作的百态心语,观览盛唐的绚丽文化,询问千年前的灵魂……在故宫工作,为品一物而与许多古人交流,是匠心,也是领悟。雖最终没能补全三彩马的尾巴,但这释怀之心,也是一今人一古人的谈心之中,慢慢识得的。
“现在基本上做完一次,至少五十年就不用再动了。想想五十年以前才是什么样子,所以你可以想到五十年以后,人们很可能解决现在人们解决不了的问题。”现下日新月异的技术使文物修复愈发精细,然而通过文物,仍可以实现百年睽阔后的相逢,倾听古人制作、修复它时的心忪,这便是王津所言:“修复文物,是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一种特殊职业和特殊生命体验。”
【四·卓然匠心】
陈杨为修复出门见喜条开始缂丝,缂丝工艺繁琐耗时,一点点织就,一个熟练工一天也只能织出几寸缂丝。苏州的年轻人已大多人受不了织造费时费力的缂丝了,这项工艺被渐渐落在了时代的角落,但职业的责任感,仍推动着陈杨去承担。这孤独的坚持,却有“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的冷寂之感。然而一丝一线孤渺,能缂就繁华,一年一岁艰难,能成为伟大。
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冯忠莲女士花了十年时间,临摹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其间还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劫难,《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多达千人,小的不超过半寸,人物动态、面部神情各异,而且人物互相之间又有顾盼,目光所注,传神所在。临摹下笔稍有不慎,整个人物神气顿变,一人失神,众人无神。她的摹本也可以说是国宝了——国惜此之故,不在其年代,而在其苦心。“中国的书法临摹有上千年的历史,现代化的东西再怎么好,都与手工绘画是两码事。油墨所喷绘的,不够有质感。”郭文林道。手工临摹的作品比起油墨喷绘,少了简易的步骤,多了光阴的质感 。
明代《髹饰录》注中讲“可巧手以继拙作,不可庸工以当精制。”闵俊嵘作为漆器组的一员,也曾经尝试过修复古漆琴。可古漆琴不是一件单纯的漆器,同时也是乐器。他人对闵俊嵘的质疑声很大。后来他便学弹琴,学做琴,而后已能顺利修复漆琴漆瑟。工匠之心,不惟有持久精细,虽在修复文物一职上难为创新之事,但精进技术,以巧手继精致,何尝不能称之卓然?
小时候的我,常艳羡锦衣玉食的富人,能够安乐无忧。而今,我更想做工巧艺精的匠人,能够秉持自己的一份执念,稳步走完一生。
微风初至,柔雨方住。宫墙之内,有簌簌深柯落青杏的倩影摇入红木窗,有相与交谈商讨的迭起,有缂丝织机呀呀咿咿的声音……
故宫的故事,仍与他们同进。
[作者通联:湖北仙桃中学高一(3)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