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真意教“真语文”

    李兴秀

    教“真语文”!难道我们教师以前教的都是“假语文”?难道我们学生以往学的都是“虚语文”?您先别着急说“不”,这个还真不好说。

    何为“真语文”?有教育工作者曾这样指出:真语文是按照语文学科规律、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的语文。真语文提倡重视语文文字学科规律,围绕字、词、句、层、段,语、修、逻、文、篇进行真真实实的教学。真语文,不是学派,是一种理念,追求教真识,求真知,说真话,做真人。

    以此作为标准,恐怕有些教师的语文课还真算不上“真语文”课。反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之中看似“热热闹闹”,实际教学效果却收效甚微;小组合作貌似“轰轰烈烈”,学生能力培养却浅尝辄止。学生回答问题,说假话,言空话,缺乏真情实感。教师组织教学,浮表面,重形式,缺少扎实有效。我们的语文课堂,有时候“假”的东西太多,“虚”的成分太重,既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又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由此看来,呼唤真实的课堂,追求课堂的真实,鼓励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评、真赞,真心真意教“真语文”,是很有必要的。

    怎样做才是教“真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语文学科规律,尊重学生认知规律,鼓励教师与学生双方,真实表达,真意倾听,真情互动,真诚评价。重形象,重过程,重细节,重生成。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真心真意教“真语文”,首先要把住语文的“真脉”。《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这样定义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如何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语文,就是“语”和“文”,“语”即读和说,“文”即写字和写作。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读书,读课文,争取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次,精心进行教学设计,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第三,扎扎实实地开展写字和习作教学。教师可以放权给学生,但不能完全放权给学生!语文课,不应该充斥过多的小组合作,不允许存在过多的探究学习。扎扎实实地开展朗读教学,踏踏实实地进行习作指导,这才是语文课堂的“真脉搏”,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路子。

    真心真意教“真语文”,还要引导学生品出语文的“真味”。真语文提倡重视语文文字学科规律,围绕字、词、句、层、段,语、修、逻、文、篇进行真真实实的教学。这十个字,看似简单,但分量很重。语文课,教什么?就是教这十个字。语文课的真实“味道”是什么?还是这十个字。语文教师,只有时刻将这十个字放在眼里,说在嘴上,记在心间,印在脑内,才能将语文教得真实,学生才能学得扎实,语文课堂才会变得厚实。

    真心真意教“真语文”,最重要的是引導学生悟出语文的“真道”。《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语文课,在引导学生写好生字、读好课文、写好习作的基础上,最重要的还是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文章中那方正俊秀的汉字,看似冰冷无情,实则蕴藏着深厚的底蕴;课本上那排列整齐的语句,看似默默无闻,实则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语文课的“真道”是什么?那就是向学生传递最朴的真,最纯的善,最凡的美!教师要创设真情境,引导学生表达真感受,鼓励孩子表述真情感,启发学生获得真收获。

    真情真境真感受,真教真练真收获,真实再现“真语文”。“真语文”,好似一朵清水芙蓉,“本真”才是它真正的魅力;“真语文”,犹如一条潺潺小溪,“清澈”才是它真实的面目;“真语文”,好像一朵悠悠白云,“纯洁”才是它本来的特质;“真语文”,就像一杯淡淡清水,“朴素”才是它自然的味道……

    认真教语文,只是将语文教对;用心教语文,才能将语文教好。真心真意教“真语文”,踏踏实实“真教”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