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对当今的启示
康有娟
马克思的所有制思想内容复杂而深刻,博大精深。通过分析马克思所有制思想,把握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助于今后我国的所有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马克思所有制思想批判了传统所有制思想和资产阶级所有制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及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科学的预测和指明了未来社会建立公有制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所有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通过对马克思所有制思想发展过程的系统分析,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四个阶段。
(一)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提出和形成
早在1843,马克思写《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就对制度问题,更重要的是对所有制问题有了思考。他在写《克罗茨纳赫笔记》中,对历史和政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对社会结构进行了简单的认识和分析,这是马克思第一次对所有制问题产生了兴趣。
1843年马克思的《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在这两篇文章中马克思看到了政府与普通民众的矛盾,通过对国家制度,对国家实行的所有制有了更深的疑问,马克思认为国家制度,国家的所有制形式都是为了维护这个国家本身,都与利益有关,即“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
接着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将国家形式和法的关系深入到市民社会的物质利益中去,得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重要结论,这也是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萌芽,将物质社会与国家所有制形式有了最初的联系。
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私有制的起源和本质问题成了马克思最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从法权形式角度论述了私有财产和私有制。
(二)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第一次全面阐述
这部伟大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是马克思第一次对所有制思想的系统、全面的阐述。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所有制的性质、起源、历史形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论述。也是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多次提到了所有制的概念,马克思认识到了分工、生产力和所有制三者之间的关联,认为所有制与分工共同发展,分工的不同阶段,所有制的形式也会不同。马克思认为所有制关系到劳动本身,劳动产品、劳动工具和劳动材料的分配,得出社会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分配与所有制密切相关。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将所有制看作是对他人劳动的支配。
(三)马克思制度思想的进一步完善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要想把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种抽象的和永恒的观念来下定义,这只能是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开始用“生产关系”这一专业术语,指出考察生产关系体系的变化不能用所有制即财产关系或者法关系来进行考察,不能撇开生产关系,要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生产关系总和是所有制的内在内容”,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首次使用生产关系,揭示所有制的内涵。
(四)马克思制度思想走向了成熟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制度思想走向了成熟。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以法国资产阶级所有制代替了封建所有制为证,所有制关系是会发生历史更替的。马克思在《宣言》中对资产阶级所有制的详细论述,直截了当的说明了资产阶级是由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对历史的推动和演进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中,揭示了私有制最终将被公有制所代替的历史性,私有制将消失,阶级差别和等级将也会消亡,最终将建立一个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些构想标志着马克思所有制思想趋于成熟。
二、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前资本主义所有制思想的批判
17世纪英国的哲学家洛克是最早开始所有权给予关注的,洛克认为,财产的所有权是由个人的劳动所有权所创造的。洛克将所有权简单的理解为个人所有权。接着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继承了洛克认为私有制是永恒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后黑格尔从社会要素的决定意义出发,认为“法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黑格尔将所有制看作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前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批判,马克思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
其一,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没有真正了解和弄清所有制的问题,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将私有制作为永恒存在的观点。其二,揭示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将所有制关系简单错误的归结为财产关系,这属于形而上学主观主义的错误,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揭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所有制关系与财产关系或法权关系之间的区别,得出所有制是发展和变化的结论。
(二)对资本主义所有制思想的详细论述
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其实质是资本的所有制,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贸易水平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所有制代替了封建所有制,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大发展,但这种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逐渐演变成了私人所有制,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个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加深,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频繁,阶级对立日益严重,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主的生产关系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被更高的所有制代替的历史命运。
(三)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公有制理论的科学构想
马克思对未来建立公有制并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额,马克思坚定地站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未来社会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出发,他得出只有当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亡时,公有制便会出现。从马克思的科学分析得出,公有制其实质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被大家所共同享有,到那时生产力水平高度发展,达到和生产关系的高度统一,财富差距被消灭,新的社会形式应运而生。
三,马克思所有制思想对当今启示
我國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尤其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正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一)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显著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原则,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市场上散发着应有的活力,发挥了巨大的优势,保证了国民经济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在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有助于市场经济中企业的平等竞争,共同发展;有助于完整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坚持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公有制的本质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2020年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阻击战,实现全体人民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财富分配的过程中,都积极参与,享受按劳分配的平等权利,让贫富差距在社会主义制度中逐渐缩小,从而达到消灭私有制经济产生的两级分化,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马克思所有制思想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所有制思想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所有制变革的现实规律。对于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实际应用,我们都不能生搬硬套,不能脱离客观现实,要从社会现实出发,从实际出发,任何时候所有制都是不可忽视的。(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