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县域特色带动整体发展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和转型升级的支撑,是“两化”互动和城乡统筹的交汇点。

    县域兴则内江兴,县(区)强则内江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内江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关键,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

    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成绩可圈可点。整体来讲,内江市呈现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收入增加、工业支撑明显、投资总量倍增、居民收入增长、消费规模扩大的良好发展势头。

    2015年,内江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98.58亿元,比2005年增加943.53亿元;5个县(区)都迈上200亿元台阶,跻身全省前50名,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位大幅提升。而在财政收入方面,全市县域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由2005年的4.8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88亿元,累计增长7.24倍。

    2015年,内江市5个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合计425户,比2005年增加了56户;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较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5.5%,比2005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2005年,全市5个县(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亿,2015年突破800亿、达到803.76亿元,是2005年的7.43倍。2015年,全市5个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3.80倍、3.98倍、4.44倍、4.97倍和3.9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05年的3.65倍、4.16倍、4.11倍、4.36倍和3.79倍。2015年,全市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57亿元,是2005年的4.67倍。

    ——问题短板不容忽视。一是与先进县(区)横比差距明显。2015年,在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序中,内江没有一个县(区)进入前20强;县域财政收入增幅仅8.9%,较2012年下降14.1个百分点,威远县近两年均为负增长,财政自给能力差,与江苏省江阴市、成都市双流区等先进县(区)差距明显。二是一二三产业结构不优。从2005年到2015年,全市五个县(区)产业结构变化最大特点是二产业比重大幅上升,三产业比重明显下降,新兴产业起步晚、规模小,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占比明显偏低。三是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2015年,全国城镇化率已达56.1%,全省为47.7%,内江5个县(区)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资中县、威远县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城乡收入绝对数逐渐拉大。2005年以来,除东兴区城乡居民收入比值缩小外,其余县(区)呈现扩大趋势,资中县由2.00倍扩大到2.29倍。五是发展要素制约日益紧张。2015年,全市存贷比仅为57.2%,5个县(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下降,土地市场持续低迷,发展建设资金筹集困难,融资难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六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工程性缺水和供水能力不足,有效灌面仅占耕地面积的50.9%。全市公路总里程仅占全省总量的3.31%。全市还有3.8万户农村危旧房要改造,环保、安全、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需弥补。

    对策建议:改革与开放统领

    ——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夯实物质基础。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必须把特色发展作为基本方略,找准县域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创新驱动、协同发展,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整体发展。

    市中区:用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政策,改造提升电力能源、生物医药、机械汽配、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培育节能环保、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加快邱家嘴商贸中心发展,把“四方块”改造成为内江城市名片、市中区会客厅,抓好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率先建成全面小康。

    东兴区: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双门户”区位优势,加快建设谢家河省级商贸集聚区,用活全国“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牌子,打好“城市新区、矿产基地、革命老区、美食之乡”等特色牌,发展楼宇会展、节能环保、电子商务、休闲旅游、再生资源等重点产业,形成高铁经济“彩虹带”。

    威远县:坚持工业主导战略,推进冶金建材等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新兴建材、精细化工、绿色食品等产业,建设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加快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加强穹窿地貌旅游开发;借鉴“小狗经济”,壮大产业集群;发展“富税产业”,提升发展质量,巩固丘区工业强县地位。

    资中县:立足农产品主产县功能区,突出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物流中心、研发推广中心等核心功能定位,打好“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等绿色、文化牌,做强现代农业、现代旅游业,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绿心”。

    隆昌县:充分发挥紧邻重庆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强化配套错位发展思路,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动物制药、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全方位加强与毗邻县区的产业协作,建设成为川渝经济合作典范示范区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构建现代城乡形态,优化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载体。抓住国家实施《成渝经济区规划》《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契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构建以内江中心城区为龙头、县城为骨干、重点乡镇为支撑、一般场镇为纽带、幸福美丽新村为基础的新型城乡体系,逐步形成“一主多辅、三级多点、大中小协调并进”城镇发展格局。高水平推进三县县城建设,打造县域中心城市;加快白马、郭北、镇西、银山、界市等17个国、省重点镇建设,推进田家、连界、球溪、黄家4个县域副中心建设,扶持新店、罗泉、山川等一批基础条件良好的乡镇,探索严陵、水南等镇改市,建成一批工业经济、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强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到2020年80%以上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健全县域城镇等级结构。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依托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新城区,引导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集中,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城镇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鼓励农民工和农民到城镇购房,推进房地产去库存。

    ——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推动要素流动。县域经济是城乡一体化经济,必须坚持城与乡,人口、环境、资源统筹协调。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五个一体化”,推动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镇和村落集中、建设向新区新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五个集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五项改革”,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开展县域多规合一试点,划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明确城镇建设区、工业区、农村居民点的开发边界,促进城乡居民身份权利、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区域布局、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统筹发展。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卫生计生、社会保障等资源均衡配置,推进进城农民就医、就业、就学、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同城一体,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进城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等财产权益,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从县域经济的竞争基础来看,环境出生产力,环境出竞争力。深入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推进交通、农田水利、生产生活环境“三大提升工程”,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好东泸路、资荣路、省道308线、资威路等一级路,建成三县快速通道,建设县(区)枢纽站、物流站场、农村客货运站点、招呼站,跨区域融合客货运线网,发展智慧交通,全面实现五个“30分钟内江”。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联合水库,开工建设两河口水库、长桥水库,实施石盘滩、龙江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实施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依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加快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开展农村荷塘整治,完善灌溉排水体系。加快骨干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推进泛在、高速、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动力活力。改革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改革,实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并行,推动经营权有序流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能放到县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部下放;公开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探索组建行政审批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进供给侧改革,分类推行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建设万亩产业示范片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把对外开放作为重中之重,以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环渤海地区为主攻方向,推进与发达地区商会对接、行业对接、项目对接、企业对接、园区对接,主动融入经济区、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人才投资兴业,借力借势发展。鼓励民间投资以独资、合资、联营、参股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激发民间资本的潜力和活力,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破解瓶颈制约。夯实土地保障,规范实施“双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试点,优化项目区设置和节余指标使用;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在有条件的县(区)开展宅基地有偿退出试点,全面清理、整理低效地、废弃地和未利用地,探索采取收回、收购、“腾笼换鸟”及试点“土地银行”等方式,寻找土地利用新的增长点等。破解融资难题,设立产业发展资金,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将地方债分配额度向县域经济体倾斜,帮助重点企业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产业债,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完善县域规模以上企业流动资金申请贴息,提高市本级贴息补贴比例等。强化人才支撑,实施“千名紧缺高层次人才进内江”计划和“甜城英才引进工程”,建立人才“柔性”使用机制。

    ——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提高保障能力。把强化领导、整合力量、加强督评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成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各项工作,实行市级领导联系县(区)制度,整合部门力量,发挥县(区)主体作用。将县域经济考评与县(区)年度目标考核衔接,完善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县域经济统计监测和审计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