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现状、问题与促进策略研究
杨和雨 董丽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业是近年来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在创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创业意愿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是一种以在校大学生和毕业大学生的特殊群体为创业主体的创业过程。大学生是否选择创业以及能否成功创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自身的创业意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一)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分析
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敢于尝试投身创业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可最后成功的却并不多。大学生创业失败是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不乐观。大学生创业,虽然他们年轻有激情、敢于冒险,受过高等教育,有较好的专业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但是由于他们刚刚毕业踏入社会,心思单纯,戒备心不强,容易上当受骗,而且大学生对创业知识了解较少,缺乏必备的创业能力,而其创业动机和目的较强,创业选择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易受投机思想和跟风氛围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都未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尽管绝大部分高校都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创业的宣传讲座,甚至创办了类型各异的创业教育培训机构和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有效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的热情,但真正的創业行动者却寥寥,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发展还远远不够。
(二)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分析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业问题,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出台了融资、税收、创业指导等多方面优惠政策,例如,对大学生创业增加税收优惠,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小型微利企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相关税收支持政策;增大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培训补贴;免费创业服务;以及取消落户限制。这些扶持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二、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知识匮乏
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课程多为专业理论课程,虽然也开设了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但是课程设置的科目较少,课时占比不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足,仅有的少数创业课程所教授的内容中涉及到相关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巧的讲解并不系统,从而导致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的了解十分有限。中国俗语说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真正了解到什么是创业,怎样创业,如何做好创业前的相关准备,才能在真正将创业变为实际操作时如鱼得水。而在一些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创业的相关知识少之又少,甚至根本没有,更有一些课程形同虚设,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受益很少,难以从中吸取养分。
(二)大学生创业意愿不强烈
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自身的未来发展并没有制定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走一步看一步成为在校大学生面向未来择业的一种常有态度,很少有学生真正深入分析自己的未来。大学生对于创业的认可度并不大,相较于有风险的创业,他们更愿意选择安稳的工作,就算工资不高,他们也不愿选择创业,考研、考公务员、寻一份稳定工作是大多数大学生的首选择业方向。究其根本原因,主观上是大学生个人的创业意愿不足,客观上是由于大学生毕业后首先面临的就是经济独立问题,很多大学生无法承受创业初期的经济压力。
(三)大学生缺乏启动资金,实践经验不足
大学生在求学期间通过自己工作来承担其花销的占比并不高,其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家长供给的方式获得,特别是有些专业因所学的专业知识限制,很难找到一份既不影响学业又可以获取一定经济收入的兼职工作。加之,大学生对贷款了解甚少,亦无偿还能力,所以启动资金的缺乏使大学生创业的观念被扼杀。资金作为创业的第一道难关,一直是影响当代大学生创业的一大因素。大部分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都是只敢想,不敢做,面对创业的未知风险选择退却,尤其是在刚毕业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时,他们宁愿暂时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
(四)大学生创业风险大
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很多大学生观念保守,喜欢安于现状,不愿意主动参与不确定性较多的活动。当其所学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不能完全对接时,创业的风险较高,创业失败率较大,面对这种现实,大学生往往不愿独自面对这种创业风险,更缺乏承担创业失败的勇气。虽然社会上不乏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但是在生活中可借鉴的成功案例相当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创业课程建设,让创业走进课堂
首先,应将创业思维与专业素养的培养融为一体,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渗入创业思维。其次,构建系统化的创业课程。高校设置创业课程应实行选课学分制,给有意愿创业的大学生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而不应仅局限于以往成功案例的分享,其关键在于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套完整的创业课程体系,帮助他们了解当前的创业环境和相关政策,掌握必备的创业技巧和方法,增加他们创业的信心和勇气,降低其创业风险。最后,创建校园大学生创业媒体平台,开设创业就业公众号,发布创业机会,创业机会,创业代表的成功创业事迹等,广泛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代表,达到潜移默化的创业教育。
(二)提高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态、坚持下去的勇气、以及不怕吃苦决不放弃的决心。这就要求大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学有余力之时多参加创业比赛和创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创业要求大学生具有冒险的精神、坚持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还要具有有效的执行力、良好的学习能力。只有一个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提高,其创业的意愿和成功率才可能大幅提升。
(三)完善奖赏机制,改善比赛方式
高校应该努力完善大学生创业比赛的奖赏机制,增加创业大赛的优胜奖金,增设创业鼓励奖项,发放高质量创业奖励证书,还应采取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学分置换制度等,努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加创业比赛。对于那些获得创业大赛优秀名次的大学生,应由专门的部门负责跟踪了解、大力扶持获奖的创业项目,将创业规划变为创业实践,让他们更加体会到大学生创业比赛的意义,将比赛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实际上,还应将参加创业大赛的创业小组设立为创业小组,由他们参与校内大学生创业宣传,促使高校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推动大学生创业发展。
(四)落实政策法规,加大扶持力度和执行力度
政府应出台对应政策给予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政策支持,例如增加大学生创业补贴,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会,还要出台保护大学生创业权益的法律条文。大力宣传国家给予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让大学生深入了解创业意义及方法。针对那些创业意愿极为强烈的大学生,学校应当给予针对性地指导,为他们提供持续性帮助使其获得广泛的创业实践机会。政府还应尽快落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保障,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数量和创业成功率,进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信心,促使他们愿意选择创业,使大学生创业形成循环效应。(作者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项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项目2019102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