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与影响
何雪莲
摘要:本文首先对江南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它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由于中国历史上的两次政治动荡导致的政权南北分治,江南文化被强加了浓浓的政治性,其原有的审美性受到了弱化。其次对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至柔则至强、江南文化的启蒙精神以及经世致用精神进行了一一阐述和分析。即,水性江南,至柔则至强;富有启蒙精神和批判意识;经世致用精神。最后解析了江南文化对地域的深远影响,指出,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未来的岁月里将会对这一地区的发展继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江南文化; 精神特质; 影响
一、江南的内涵
江南的范围和含义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人们用得最多的地域文化概念大体上有这样两类: 一类是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别而定的,诸如楚文化、秦文化、吴文化等。第二类是以地域相区分的, 如中原文化、江南文化、巴蜀文化等。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江南文化属于第二类。 大体上,一般将江南理解成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杭州、南京、扬州三个城市为代表。
纵观历史,江南不仅是一个地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且由于中国历史上的两次政治动荡导致的政权南北分治,江南文化被强加了浓浓的政治性,其原有的审美性受到了弱化。从历史上来看,南北分治的时间是短暂的,江南的繁荣富饶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在唐朝和北宋时达到了顶峰。江南的繁荣得益于自己的山水禀赋以及文人墨客的文学创作。
二、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
在中华一体的华夏文明格局中,江南文化因受其特殊的自然环境影响,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鲜明精神特性。
(一)水性江南,至柔则至强
江南文化,固然水性十足,有所谓“诗性江南”之说;但正如古代哲人老子所说,水至柔,但也至坚,因为“攻坚强者”莫若水;诗性江南固有其柔美的一面,但更有其坚韧的“南方之强”的品格。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给出了“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南方之强”的评论。朱熹注解说:“宽柔以教,谓含容巽顺以诲人之不及也。不报无道,谓横逆之来,直受之而不报也。南方风气柔弱,故以含忍之力胜人为强,君子之道也。”显然,所谓“南方之强”,实即如孟子所说的“动心忍性”的坚韧德性,所以孔子肯定“南方之强”,是一种优秀的品德,“君子居之”。南方何以有如此之“强”呢?这与南方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其间最突出的禀赋就是水。江南水乡泽国,沟壑纵横,南蛮之所以“断发文身”,正是赖水而生的表现。在先秦诸子中,老子对水的体认最为特别,对水的称颂也最为突出,如“上善若水,上德若谷”。从《老子》一书可知,他主要从水的柔顺孱弱中,发现了其内在的坚韧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柔弱胜刚强”,这类论述自然令人想起滴水穿石的自然现象,以及背后所含蕴的水的锲而不舍的精神。老子还从水的濡弱中发现了水的谦下与包容性,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从其思辨的视角,进一步推论出坚韧不屈,贵雌守弱的人生哲学。水之所以被赋予“上善”之德,正如前揭所示,因水“利万物而不争”,因水以其“至柔”而能攻天下之“至坚”,故而“上善若水”所表达的是肯定柔顺、谦逊、坚韧为最大的美德。总之,老子所揭示的“若水”的上德和所期许的圣人,是自持而克己的,是宽厚而坚韧的。其本质即是在宣扬一种不争的人生哲学,一种退让的忍德,一种坚韧的美德。
(二)启蒙精神
江南文化的另一项精神特质是其富有启蒙精神和批判意识。它的突出表现,其一是张扬人的主体性,浙江余姚王阳明的“良知”说就甚为典型。“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所谓“心之本体”,即指的人之理性能力的最终根据,“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王阳明这里显然是在宣扬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高度主体自足性,正凭此自足性,王阳明认为“良知”能创造一切,能成就一切:“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良知”主宰世界,并赋予万物以意义,那么显然,“良知”也就是一切价值之源,“良知”的这种自主与自足,内在地潜藏着超越、销解一切外在神圣事物的趋势。其二是富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中国古代世界盛行圣贤崇拜、经典崇拜,但在“良知”说的激励和支撑下,江南文化中不乏质疑圣贤和权威的自由精神。如王阳明就鲜明主张思想自由,认为不应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而应敢于批判,敢于独抒己见,“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他还宣扬真理是人人可求的,不是任何人所能垄断的。明清之际江南另一位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更大胆提出贵如天子也是不能垄断“是非”的,“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否认皇帝一言九鼎的特权,实际上即是在摈弃权力迷信和圣王崇拜,是在呼吁思想的自由,是在为精神独立进行辩护。
(三)经世致用精神
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有“入世”与“济世”的传统,明清之际的江南大儒尤其着意宣扬这一治世取向,竭力鼓吹“经世致用”,反对蹈虚凿空,主张学求实用,从而形成了江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历史特性。明清鼎革之际,江南士人感于时事,特别倡导一种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责任。如当时江苏昆山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就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重要思想。黄宗羲则激烈抨击一些读书人为求功名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冷漠,他主张儒者应以“经纬天地”为追求,更应练就平治天下的实际本领。正是基于此天下兴亡的责任感,所以此时的江南诸大儒特别倡导“立功建业”,进而鼓吹经世致用的实学,以“效国家一障一亭之用”。如顾炎武就尤为痛恨理学的空疏。他对当时学者沉湎于良知、心性,束书不观,重清谈,无视民生疾苦和国家危亡的现象,非常痛心,他说:“世之君子,苦博学明善之难,而乐夫一超顿悟之易,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他还痛斥当时的理学不是经学,而实为“禅学”,“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他主张学问应重在实用,应以利国利民为旨归,即注意“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他还明确地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顾炎武尤其强调,学者不应过于追求一己之得失,不应耽于物欲的享受,而应以天下为怀,即“不耻恶衣恶食,而耻匹夫匹妇之不被其泽。”为此他主张学者应走出书斋,研究现实问题,不仅要“考百王之典”,更应“综当代之务”。学界公认,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出现,与顾炎武、黄宗羲等大儒的推动,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江南为“经世致用”思潮的滥觞之地。
三、江南文化的深远影响
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不仅仅是历史的沉积,对这一地区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南方之强”培育了一种坚韧不屈、顽强拼搏的品格,如泰伯奔吴,筚路蓝缕开发江南;如近代中国产业和城市建设先驱的南通张謇,在他的三十多年的人生奋斗历程中,“所受人世轻侮之事,何止千百”,他却忍辱负重,刚强自持,“未尝一动色发声以修报复”,相反,“受人轻侮一次,则努力自克一次”,在坚毅中反而让自己受锻炼,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发展。上个世纪苏南人民在发展乡镇工业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四千四万”精神,也生动体现了“南方之强”的坚毅品格。而江南文化中的“启蒙精神”,则使这一地区常得风气之先,这里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前仆后继、不断涌现的维新派、改良派和革命派,绝不是偶然的。至于“经世致用”思想的社会影响,则是更为显著,它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中国近代实业和工业的先驱,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的重要摇篮。我们有理由相信,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在未来的岁月里将会对这一地区的发展继续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禾.宋伟杰译,跨语际实践[J].三联书店,2002.
[2]阎浩岗.文学观、小说观与中国现代小说史[J].河南 社会科学,2003,(2).
[责任编辑:褚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