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纯正之风 固育人之本
王水强 印利平 李耀武
永清县第一中学是廊坊市唯一一所百年名校,始建于1908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显著提高,为高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毕业生,被社会赞誉为“大学生的摇篮”。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中,学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以“创新办学理念,提高教育质量,落实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着力找准并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和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转变干部作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的进一步改善,打造出了一支“真心实意、真才实学、真抓实干”的干部教师队伍,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反躬自省,挖掘问题
学校以创建“诚信一中、和谐一中、效率一中、品牌一中”为目标,以矫正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为落脚点,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张云川同志《在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年动员活动大会上的讲话》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文章,共组织不同规模的专题学习活动26次,计63个学时,干部教师撰写学习心得体会600余篇,设立《学习园地》和“活动剪影”,将领导干部学习心得上墙。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对照活动要求,从服务意识、爱岗敬业、工作纪律、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归纳梳理出带有共性的、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问题。
建章立制,规范行为。德智并举,初显成效
针对发现的问题,学校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岗位职责,民主决策,校务公开,倡导榜样激励、研讨视导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作用,群策群力,摸索出了一套既适应新形势教育改革要求,又符合学校实际的方法。
完善制度,明确职责,规范行为
学校新增、修订规章制度300多个。重申了《永中人的八种观念》、《文明用语二十条》、《礼貌待人五步曲》等工作制度,完善了《教职员工守则》、《工作十不准》等工作纪律,倡导文明高效的工作作风:修订了《永清一中教师考核奖励办法》和《永清一中班主任考核奖励办法》等教学文件,新增特殊贡献奖等奖励措施,鼓励那些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梳理、明确了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在办公室张贴、悬挂,做到职责、标准记心头,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选树典型,榜样激励。正确引导
学校注重榜样的作用,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先进的事迹鼓舞人,真挚的情感感染人、光辉的榜样激励人”为宗旨,通过“师德标兵”评选、“感动一中十大班主任、十大教师、十大学子”评选及教学技能比赛,选拔出一大批优秀教师,组织了“师德标兵”、“十大教师”、“十大班主任”专题报告会。高中教师马越、孙建梅坚持终身学习,不怕做“小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初中教师李炎仿将自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情融入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浓浓亲情融化了师生界限,点亮了一盏盏心灯。焦进春、蔡福君两位老师分别获得永清县”巾帼十杰”和“巾帼标兵”,学生不是自己的孩子,却比自己的孩子还亲。她们的先进事迹被《廊坊日报》、永清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这一批优秀教师带动广大青年教师献身教育、敬业爱生、努力攀登、不断超越自我,在全校形成了丹心育人、无私风险的良好氛围。
研讨视导,评讲结合,提升能力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部分教师出现了把握不准、技能不足、缺乏经验的问题,为了迅速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培育合格人才,学校成立了学生管理研讨会,定期组织中层干部、有经验的班主任老师给中青年教师介绍学生管理经验,集体讨论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提高管理学生水平。
教学视导制度规定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学科组长、骨干教师有计划的深入教学一线,定期指导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视导过程中,通过“讲给你听,做给你看,你试试,我看看,指出不足再改进”,辅以“四课评讲”(“四课”即合格课、优质课、示范课、公开课),激发调动青年教师学习提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他们研究新课改要求、学生特点、学科特征,摸索适合个性特点的教学方法,迅速提升驾驭课堂、驾驭课程的能力。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进修培训,提升知识水平,张铁军、苑贺军等10余名教师完成了研究生学习,成为教学骨干。学校严格执行教师教学知识考核制度,对于考核优秀的教师授予优秀称号,给与物质奖励,并在宣传栏展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素质。
“专业知识+经验指导”的教师培养模式共使450余名教师迅速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其中青年教师孙建梅、常继梅、线志威等已经成为班级管理的标兵和教学能手。
多措并举,扶危济困。彰显人性
关爱困难学生,加大对他们的救助、帮扶力度是创建和谐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政策减免、校内捐款、社会救助和提供助学岗位四条途径实施贫困生救助,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减免了符合条件的34名孤儿的学费;积极完善“春雨”助学基金制度,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奉献爱心,募集资金31700余元,救助了82名品学兼优而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联系社会救助资金,学校积极拓展救助渠道,联系社会贤达,筹措资金,争取使更多贫困学生获得帮助,先后与河北卓达集团、民营企业家王东海、周华正等建立救助合作关系,“卓舒春蕾女童班”救助贫困女生160余名;“东海助学基金”、“周华正奖学金”救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118名;认真做好“福彩”专项助学工作,严格选拔程序,将资金给最需要的人;提供助学岗位,学校在餐厅、商店协调安排勤工助学岗位60多个,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自助,既锻炼了自己,又培养了自主自立的精神。
2009年4月,市政协领导在学校调研工作时,对学校的贫困生救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人为本激发潜能培育特长
面对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特点与家长、学生对升学的需要,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提出”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合格加特长学生”的办学思路,以人为本,挖掘学生潜力,开办了体育、音乐、美术、播音主持等特长培训班,组织引导有特长、感兴趣的学生参加专业课学习。学校文体处专门负责特长生的选拔、教学、管
理工作,招聘专业教师任教,大力倡导请进来、走出去,先后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河北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知名院校的专家大师来校讲座,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同时争取天津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大力支持,建立了特长生学习基地,组织特长生在寒暑假到相关院校进行提高培训。举办特长生培训班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活跃了校园氛围,促进了校园安定、和谐。在2009年4月高考专业测试中,学校312名特长生二本上线率达60%,成绩喜人。2009年5月,在廊坊市教育系统运动会上校男女篮球队都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从文化课一枝独秀到文化、特长齐头并进,永清一中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拒污倡洁,规范引导,文明和谐
“颠狂空袋随风舞,轻薄纸屑逐人飞”。学生众多,人员高度集中,废纸、废文具、果皮、果壳、包装纸、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一度成为困扰学校的重大问题。在学习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学校一方面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倡导在教室设立纸张、塑料瓶分类“回收箱”,收入作为班级活动经费;另一方面向师生员工发出“拒绝一次性餐具,爱护生存环境”的倡议,严禁食堂、超市提供一次性餐具,膳食处加大监管力度,完全杜绝了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的使用,既净化了校园环境也节约了资源。
手机、MP3、MP4与网络的应用虽然方便了学生与老师、家长的联系,但是也产生了在课上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聊天、考试作弊等负面影响,这些大大影Ⅱ自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此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师生展开专题讨论,从成才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使用手机、网络等高科技工具”,人性化的提出了“教师手机课堂静音,学生不带手机进入课堂”、“高中生网络宣言”等倡议,规范了现代通讯工具的使用,消除了负面影响。
为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我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开办了心理咨询室,通过采取个别谈话、电话咨询、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咨询档案、跟踪调查、家校联系,并在校报《沃土>开辟“心理问答”专栏等一系列措施,对学生中发生的自卑、早恋、焦虑、强迫、紧张、抑郁等多种心理行为障碍给予了正确引导,08年以来为213名同学进行有效疏导,使他们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教师篮球赛”、“学生运动会”、“年级书画展”、“学生乒乓球对抗赛”、“庆五四文艺演出”、“国庆60周年学生演讲比赛”等文体活动,我校代表队在“永清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中获得三等奖。全面提升师生素质,引导师生树立良好文化新风尚,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干部作风”活动的深入开展,确立了“以人为本,为了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办学思路,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增强了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优化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营造出校风正、学风浓、环境美的和谐校园。
树民主管理纯正之风、固特色教育育人之本、促校园文明和谐、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永清县第一中学以“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干部作风”活动为契机走上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