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文化育人 高校 路径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路径探析”(编号:JGJX2019C26)。

    作者简介:邹丹,长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3.08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曾先后到西柏坡、延安、井冈山等众多革命圣地深入调研,并在两会上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精神力量和丰富的育人功能。高校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应充分发挥对青年学生的引导作用,在育人过程中,“更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进入新时代,高校更便于结合新技术来创新育人路径,落实育人目标,以红色文化育人为出发点,分析在新时代如何让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运用红色文化所传承下来的精神,探索新时代推进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实际措施。一、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紧迫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盛的表现,文化自信与否代表了这个国家繁荣昌盛的程度,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的快速提升,也使得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与崛起的道路。古往今来,任何新事物都要经受实践的洗礼,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常态。而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发展也彰显了中国不同角度的价值度量和不断进取的思想状态。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具有独创性、探索性和前瞻性,在不断打破惯性思维路径依赖的过程中,不断突破现有判断和观念的束缚,才能够打破陈旧、推陈出新。

    因此,利用好渠道和阵地,唱响红色传统文化的主旋律,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国家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需要一国政治和经济的实力支撑,还需要借助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来使得国际社会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工作本身就带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底蕴,是社会与环境共同构建出来的一种体系,不仅对我们每个人有着深远影响,对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巨大作用。正因为红色文化的特殊价值赋予了国家不同时代的不同魅力,它包括历史的地位、规范、承载文化信息等显性价值。在新形势之下大学生思想也会有多元化的转变,他们与社会与各个地方的交流也更加频繁,红色文化凝结着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和革命精神特质,党史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修课,因此在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上应当更加积极地去应对,以彰显出整个校园乃至国家的向心力和感染力,不断的传播正能量,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旋律。二、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开发不均。在高校育人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红色文化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由于地域的差异性问题,不同地区所展现出的红色文化资源也不尽相同。从空间上来看,红色文化资源存在于我国的各个省市,虽然数量丰富但多数是以分散的点呈现,完全形成规模和体系的红色文化资源相对较少。从时间上来看,红色文化资源存在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因各个时期的历史事件不同且发生的时间长短不同,留下红色文化资源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些高校所处地区本身的红色文化资源比较贫乏,难以运用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列教育活动,欠缺将其应用在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中的条件。有些地方红色资源丰富,但土地贫瘠,资金匮乏,高校对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难以深入,未能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还有些地方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度商业化,将红色革命圣地包装成旅游胜地,使得红色文化的教化功能被淡化和忽视。可见,红色文化育人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资源困境,使得一部分高校难以很好的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来实现育人效果。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实效性。高校运用红色文化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途径进行。当前,红色文化的课堂教学存在简单形式化,部分教师对红色文化的内在本质和思想内涵挖掘不深,选取的革命榜样往往品德高尚形象完美,与现实生活的亲近度不够,一些口号式的语言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产生距离感,缺乏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互动。而实践教学对学生而言也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导致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出现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校在参观革命纪念场馆之时,在前期的宣傳和后期的报告上是声势浩大的,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和高谈阔论的演讲虽然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印象,但无法使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产生深刻理解。又比如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月,虽然大学生踊跃参与,但许多人已经将这次的活动作为一种常态化的表现,因此只有在这几天才会有轰轰烈烈的活动,除此之外便忘却了雷锋活动的意义所在,热闹之后归于沉寂,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活动的开展表现的忽冷忽热,未能让学生在事后更深层次地感悟和体味红色文化的价值内蕴和育人功能。

    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效果不佳。虽然红色文化已经逐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中也有意识地加入有关红色文化的内容,但只是单独拿出一个章节去讲解红色文化,这样的融入还是显得比较硬性,简单而浅显的融入方式也收效甚微。高校思政课虽然是红色文化育人的主要渠道,但不应该是唯一渠道,不能只依靠思政课实现红色文化育人。无论是思政课还是学科专业课都承载着一定的育人功能,目前还普遍存在着思政课与学科专业课各自进行、各不相谋的现象,没能把红色文化育人与学科专业课有效结合起来,未能达成“课程思政”形成共同育人的局面。同时,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任务大多只下放到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老师的手中,未能达到全员参与的教育状态,使得红色文化育人队伍略显薄弱,育人效果不佳。高校红色文化育人不能只依靠教师队伍,更要学校各领导部门多管齐下,高校作为红色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必须深挖其他学科的红色文化育人因子,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梳理各岗位所具备的育人元素,努力让红色基因充分融入高校育人体系,才能形成协同效应。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优化路径

    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整合与转化。针对我国红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所导致的资源困境,应大力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激发红色文化资源活力,推动红色文化产品生活化日常化,促进高校在育人过程中运用更具有生活气息的红色文化题材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促使学生将其转化为日常行为的践行,最大限度释放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效应。加强对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系统研究,推动全国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重点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深入发掘和整合,形成有关红色文化育人的书籍、精品课程、教育基地,从而推广全国各地的高校实现育人资源共享。比如打造红色传人学院,通过开展理论知识培训、红色文化励志教育、各种实践活动等将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变为高校的优质教学题材,进一步加大和改进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力度,大力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建设,着力创新对人才的培养。又如建立全国红色文化育人实践基地,统筹安排各个高校进入基地学习实践,对于路途较远无法亲身到达实践基地学习的高校开通网上基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作用,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优良传统。

    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方式方法。课堂上教师应结合生活中的鲜活实例和生动事迹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有些红色故事中的人物离学生的生活很近,比如郑德荣、黄大年,他们爱国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人们,教师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教育者更应善于讲好中国故事,讲好红色故事,以此来增强红色文化的渗透性。

    除此之外,在不断深挖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和育人功能的同时,应主动结合新兴现代化教学技术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弹幕教学、二维码传输教学等,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交互式学习中感知和体悟红色文化。在参加外出红色文化实践活动之后,应及时组织学生写心得、明体会,将所看所想与红色文化广博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结合起来,事后总结形成实践体验成果,以此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体验感。通过课上对红色文化理论进行深化理解,课下实践活动后对红色文化深入反思,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光辉历程有更加深刻的考量。

    拓宽红色文化育人渠道打造全员育人氛围。提升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效果,除了思政课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其他学科教师更应在专业课中融入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有意识地将专业课程中能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内容作出调整,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以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应将红色文化育人工作规范化合理化,加强校内不同学科、不同部门的教师的配合,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促进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长期有效地开展,发挥高校红色文化全员育人的效应与价值。高校应进行多部门联合形成环环相扣的育人体系,党委等领导部门做好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的顶层设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做好实施工作,通过开展红色社团、红色精神宣讲、红色文化沙龙、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高校应充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发动师生共同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在师生中征集丰富校园建设的红色文化标语、金点子等,在校园内设置醒目的红色文化宣传板报,在校园广播中增设红色文化专题栏目,以此来细化红色文化育人基因。校园活动是促进高校红色文化育人深入的关键方式,除了开展与文化生活相关的各类活动外,还可开展各类红色文艺活动,如红歌快閃、红色音乐剧、红色美术展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提高高校红色文化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的微镜头:“共和国是红色的”[N].人民日报,2019-03-05(01).

    [2]习近平视察南京军区机关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www.81.cn/sydbt/2014-12/15/content_6270154.htm,2014-12-15/2019-12-20.

    [3]渠长根,王静.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育人研究综述[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9(3):289-296.

    [4]黄慧.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的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9):72-74.

    [5]陈九如,张烊烊.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的逻辑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