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与传播研究

    声乐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声乐艺术的传承、传播及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审美性和现实性,是艺术创作探索与实践的结合,既蕴含着传统文化,又凝练着时代精神。在声乐艺术的发展演进中都烙着深深的时代印记,教育传承由传统的口耳相传发展至专业化培训,由民间传唱发展至专门的教育机构或部门。形成了民间与官方共同传承教育的发展格局。从传播模式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声乐艺术教育传承及传播模式更加丰富多元。但是,在声乐教育传承中仍然存在作品题材狭窄、表演形式单一、文化传承割裂、新媒体互动性不强、缺乏个性和时代性等问题,这些都给声乐艺术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由张帅所著的《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2019年9月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是研究中国声乐艺术民族化的理论著作。详细论述了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民族化、传播及发展问题,理论性非常强,为我国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及传播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路。

    一、民族声乐教育传承、发展与传播的特征

    《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主要论述了民族声乐艺术概况、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及其走向世界,论述了民族声乐艺术文化环境和传播、民族化发展等内容。全书共分五章,每章内容的针对性都非常强,尤其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走向世界、传播,以及当前民族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等篇章,详细论述了民族化发展和传播的相关理论。以完整的结构、清晰的逻辑和观点,深入探讨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及传播。为进一步探讨声乐艺术教育传承与传播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从《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可知。民族声乐的教育传承、发展及传播具有民族性、继承性、发展性,传播渠道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声乐是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自然会带有鲜明的本民族特征,如西北花儿声乐的热情嘹亮、蒙古长调的辽阔悠扬、江南小调的隽雅婉转、西南山歌的淳朴等都表现着各地鲜明的民族特征,即使听众不明白唱词内容,也能很容易地根据曲调辨識其是哪个民族哪个区域的民族声乐。继承性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另一重要特征。在历史长河中,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方式主要有口耳相传与文字记载两种方式,从其教育传承人来看,又分为专职传承人员和大众传承两种。但不管哪种教育传承方式,声乐艺术教育传承内容都彰显了各民族对其民族声乐的喜爱,如田间地头劳作中的传唱,节日庆典时的欣赏,以及有意识地教育后辈等,这些传承方式都含有教育传承的意思,是民族声乐强大生命力及传承性的反映。

    正如《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所言,传承和发展是声乐艺术得以永葆生命活力的重要法宝。在艺术的持续发展中,不管是借鉴外来艺术,还是对艺术自身进行再创作。各个民族都在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发展着民族声乐,创新着民族声乐,这是民族声乐在历史演变中得以留存且传承的重要法宝。然而。不管是教育传承还是发展都离不开传播,而传播的本质就是传承,是传承的一种方式,声乐艺术在广泛传播中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声乐艺术传播为声乐艺术传承及发展提供了活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声乐艺术传播的时代性特征更加凸显,在传播过程中都较强地体现着时代发展的特点。声乐艺术传播渠道更加丰富,能够更好地借助大众传媒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推动声乐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从而更利于人们接受和认可声乐艺术,利于其赢得更多的群众基础。然而,每种传播媒介都有其自身独特性,声乐艺术传播过程中,需要全面认识和深度挖掘每种传播媒介的传播优势,最大可能地激发听众热情。以达到传播效果的最佳化。

    二、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与传播模式

    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是声乐艺术传承的重要渠道,长期以来,口耳相传成为教育传承的主要途径。近代,随着黎锦晖声乐演唱培训学校的创立,声乐艺术传承模式得到发展,由传统的口耳相传转变为专业的声乐艺术教育,而我国声乐教育也呈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指出,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成立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声乐文化的大众化和民族化,并创作了我国首部歌剧《白毛女》及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在此后的教育传承及发展中,声乐艺术中引进了西洋美声唱法,并产生了土、洋之争大讨论。西方及港台通俗音乐传入国内后,我国声乐文化中增添了新元素,声乐从业人员对声乐艺术文化进行不断实践和探索,加之多元文化的渗入,我国声乐教育传承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社会教育传承与公立教育传承相结合的教育传承新常态。声乐艺术教育传承活动广泛分布于军队、社区、学校、演艺机构等组织或社团,教育传承模式逐渐系统化和成熟化。

    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环境变迁而不断丰富,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机构实现了私学与公办的传播模式,且逐渐成熟和多元化。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传播模式更加丰富,由传播人员看,主要分为声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和声乐艺术学习者两种,传播途径主要有声乐艺术教育工作者的教授内容及媒体、唱片、曲谱等有形传播媒介,同时,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声乐艺术教育者对此反馈信息的处理及再传授等是其主要传播渠道。这一时期声乐艺术传播的特征使教育传承传播教学体系更加完善、更加专业,传播渠道也更多元化。

    《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认为,声乐艺术教育的发展为声乐艺术发展及传承提供了重要平台,而专门的声乐艺术教育教师、声乐教学论著及教材更彰显了声乐艺术教育传承专业化的提高。声乐艺术的多元化及教育传播机构的规模化。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声乐艺术教育体系,许多以专业声乐教育为主业务的独立机构或部门也应运而生。并推动着声乐教育门类的不断细化,民歌、戏曲、西方声乐艺术、曲艺等逐渐成为声乐艺术教育部门的主要教育内容。与此同时,声乐教学传播媒介也更加丰富多元,各种自媒体平台的传播,实现了声乐艺术传播的面对面、可视化的近距离传播,拓展了声乐艺术教育资源,并以此推动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和广泛传播。

    三、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与传播路径

    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中存在歌唱发声共性。而每个演唱者又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声乐艺术发展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指出,在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上要构建民族与美声、共性与个}生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探寻一条既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教育传承道路,又能立足于世界的民族声乐体系。当前,部分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中存在共性大于个性的局面,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未能实现因材施教,也未注重学生的嗓音条件及个性风格,形成了一味地注重科学发声理论,一味地追随歌曲通畅,从而出现超高音发声。这种超高音歌曲忽视了学生潜质和作品特色。然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自身丰富多彩,绚烂多姿,各个地方各个民族的声乐艺术风格共同构成了多元声乐艺术的发展,若声乐演唱者不能细致掌握此风格特征,也不能进行二度创作和理解,其演唱就会失去个性。为此,声乐艺术教育者应因材施教,突出学生自身特色及个性特征,民族声乐教育者应依据学生特征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规划,开展针对性教学,提高声乐艺术的教育传承效果。

    同时,在现代媒介传播环境中,声乐艺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声乐艺术传播需要充分利用和挖掘现代多媒体传播媒介。当前,新媒体传播媒介依据自身优势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鉴于此。声乐艺术传播应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利用此传播媒介推动声乐艺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更多的听众接受认可,广泛赢得群众基础。在网络信息时代,微信、微博、网络及移动终端App等新媒体传播媒介都拥有其自身独特的传播特征,利用其传播声乐艺术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优势,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在声乐艺术网络传播过程中,要利用网络传播的实时在线及互动沟通的特征,为听众间、听众与声乐演唱者间等搭建互动沟通平台,鼓励和引导听众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激发听众的参与热情。

    综合应用多种现代传播媒介是《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中声乐艺术传播的主要途径。社会效应理论是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无法直接决定大众对每件事的意见及观点,但其能够通过大量相关信息的提供及话题评论区影响公众的关注焦点,从而影响公众集中讨论的話题。也即是大众传媒虽然不能控制公众如何思考,但却能引导公众思考的内容或话题。所以,在声乐艺术传播中,不能单纯地采用某种大众传播媒介,也不能单纯地利用某种新媒体平台,而要综合利用多种传播媒介,充分融合各种传播媒介的传播优势,形成多种传播媒介的传播组合体,形成传播合力,实现声乐艺术传播的最大化。

    当然,在融合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传播声乐艺术的过程中,必须牢记声乐艺术传播的初衷、责任和使命,注重声乐艺术传播的正能量,将具有正能量及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推向社会,向全世界传播。如《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一书所言,唯有本真纯粹的声乐艺术方能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方能有效引导公众的审美情趣,方能推动声乐艺术走向世界。而为迎合某种利益需求而强加给民族声乐的附加品,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却给民族声乐艺术的优越性、先进性和民族性造成极大的破坏。

    (王佳颖/赤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