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脑出血患者急诊中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分析其临床效果

    李冬梅

    

    【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84例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者各42例,门诊急诊中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对比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以及死亡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门诊急救中抢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死亡率较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急诊护理中急诊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急救质量,缩短患者急诊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急诊护理;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2..01

    腦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此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比较快,患者的病情大多比较严重,如未能及时进行治疗,患者很容易残疾或者死亡。神经系统损害是脑出血患者患病后的主要病变特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肢体障碍或者语言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因此,临床治疗中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急诊护理措施,提升诊断及护理效果。为此,我院就引入急诊护理,并围绕抢救时间以及死亡情况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84例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男女占比17:25,年龄跨度50~81岁,平均(68.23±3.26)岁。研究组男女占比26:16,年龄跨度48~80岁,平均(68.74±3.65)岁。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相关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均完全知晓,且自愿配合参与;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急诊时实施常规护理,根据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开展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及时为患者进行吸氧等各项基础急救及护理。研究组急诊时实施综合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基础信息,性别、年龄以及既往病史等,详细询问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以及发病因素,疏导患者周围环境,帮助患者松懈衣领。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将头偏向一侧,避免患者出现误吸情况,提前准备好便携式吸引器,为急救做好准备,护送患者回院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做好对患者的固定护理,切不可大副动搬动患者,提前联系好院内急救人员,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以及病情状况,及时进行紧急情况的处理,确保患者呼吸道的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以及死亡情况,分组对比抢救时间均值以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率(%)和(x±s)描述,行x?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患者门诊急救中抢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死亡率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脑出血不仅起病速度比较急,且病情比较凶险,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残疾率均比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活,此类患者急诊抢救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科学合理的急诊抢救措施,提升抢救质量,降低患者脑出血情况的发生率,提升患者预后康复质量[2]。急诊护理在实际抢救中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的基础指标以及病情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基础制定相适合的护理干预方案,尽早做好各项护理急救的准备工作,缓解患者的疼痛等不适感受,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配合,今儿提升抢救质量,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另外,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急救中的实施还能够帮助患者为入院后的抢救做好准备,争取最佳的羟基时间,及时纠正患者脑组织的缺氧缺血情况,减轻神经功能的受损程度,提升患者预后康复质量。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门诊急救中抢救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死亡率较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中急诊护理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提前做好急救准备,缩短急诊抢救时间,提升抢救质量,降低抢救后死亡情况的发生,提升治疗及急救安全性。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急诊护理中急诊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急救质量,缩短患者急诊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世国.急诊院前急救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探讨[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6):43-44.

    [2] 岳俊娥.康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