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治淮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左能雪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流域爆发了严重的洪灾,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并开始指导“导淮”、“治淮”工作,并提出一系列核心思想,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在治淮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的指导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治理淮河的诸多思想不仅对于淮河流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当前的水利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淮河;思想;现实启示

    淮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是淮河流域人民的母亲河。但是,自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起,淮河就变成了一条“灾河”。新中国成立初期,淮河流域爆发了严重的洪灾,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并开始指导“导淮”、“治淮”工作。在治理淮河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及早进行“导淮”、“治淮”工作、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排、大、国”同“蓄、小、群”的关系以及治淮的奋斗目标等主要内容,反映了毛泽东在治淮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的指导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泽东关于治理淮河的思想不仅对于淮河流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当前的水利建设和防灾减灾工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淮河灾情概述

    淮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被誉为淮河流域人民的母亲河。淮河流域地理位置极为优越,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交通发达。这条母亲河更是曾经承载了淮河流域的繁荣与辉煌。但是,自1194年黄河夺淮入海始,淮河水道遭到严重破坏,蓄泄困难,淮河由此开始了长达700余年的灾难史。屋漏偏逢连夜雨,在1938年6月,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大堤,导致黄河向南泛滥,淮河水系愈加紊乱,由此造成淮河流域地区数十年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此次花园口的决口,导致黄河直至1947年方恢复故道。

    历史上也有诸多开明人士提倡进行“复淮”、“导淮”工作,甚至专门成立治淮相关机构,怎奈政治腐败,财政紧缺,战争频繁发生,治淮成效甚少。新中国成立之初,淮河流域爆发了特大水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这种百业待兴、财政窘迫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发出了治理淮河的号召,迅速展开了治理淮河的工作。

    二、毛泽东治淮思想的主要内容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饱受战乱和水患之苦。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由此摆脱了战乱的局面,步入了和平发展的年代。战争停止,自然灾害却尚未终止。淮河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依然面临着自然灾害的威胁。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了特大洪灾,生产发展损失之大,伤亡人数之多,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关注,并将治淮工作与抗美援朝战争视为同等重要之事。

    (一)要及早导淮、治淮

    1950年5月起,淮河流域连续两个月高温,且不见降雨,造成严重的旱灾。6月19日至26日,河南、安徽等地区依次遭到暴雨袭击,“豫、皖境内淹地4000余万亩,受灾1300多万人,死亡人口489人,倒塌房屋89万余间”[1],淮河流域由此遭到数十年间未有之严重洪灾。

    承载着淮河灾情的数封电报传到毛泽东面前,毛泽东看后心痛不已,并以最快的速度接连作出数次批示并转给周恩来,“周: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2]、“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八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3]“现已九月底,治淮开工期不宜久拖,请督促早日勘测,早日作好计划,早日开工”[4]。这三次批示反映了毛泽东对治淮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治理淮河水患的迫切心情,也反映了他的治淮思想由“导淮”向“治淮”的转变。

    (二)坚持统筹兼顾

    淮河流域涵盖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如何治理淮河关系着淮河上、中、下游不同地区的利益,因此,分处淮河上、中、下游的三省治理淮河的目标也可能不同,各自的治淮措施在本省范围内是可行的、有利的,但从整体看就未必对三省皆有利。1950年8月28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将中共苏北区委的治淮意见转报给周恩来,称:“如今年即行导淮,则势必要动员苏北党政军民全部力量,苏北今年整个工作方针要重新考虑……这在我们今年工作上转弯是有困难的;且治淮技术上、人力组织上、思想动员上及河床搬家,及其他物资条件准备等等,均感仓促。”[5]8月30日,毛泽东批示:“周:……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他们。”[6]“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7]治淮工作一定要从全局出发,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当三省在治理淮河问题上出现矛盾时,毛泽东还亲自出面协调,倡导各省、各地区都需以大局为先,“统筹兼顾”。这种统筹兼顾方针保证了治淮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促使了治淮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正确认识“排、大、国”同“蓄、小、群”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两种不同的治水方针,蓄(以蓄为主)、小(小型为主)、群(群众自办)与排(以排为主)、大(大型为主)、国(依靠国家为主)。[8]针对这种情况,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指出,蓄与排虽然是对立的,但也可以实现蓄泄兼筹。在毛泽东的指示下,1950年10月14日,《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的颁布,确定了“蓄泄兼筹,以达根治”的治淮方针,制定了“上游以拦蓄洪水发展水利为长远目标,中游蓄泄并重,下游则开辟入海水道”[9]的治淮目标。

    关于兴修小型与大型水利工程、群众自办和国家兴办水利工程的问题,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提出:“一切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负责兴修,治理为害严重的河流。一切小型水利工程,例如打井、开渠、挖塘、筑坝和各种水土保持工作,均由农业生产合作社有计划地大量地负责兴修,必要的时候由国家予以协助。”[10]这种将“蓄、小、群”与“排、大、国”统一起来认识的思想,不仅仅推动了淮河治理工程的发展,更是对于新中国整个的水利工程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变水害为水利的奋斗目标

    1950年11月,治淮工作正式开展,“豫、皖、苏三百万民工奋战在淮河工地上;各级治淮指挥部都设到了大堤上,设到了水库旁;中国人民解放军组成水利工程队赶赴治淮第一线;华东各大专及高职学校土木水利系即将毕业的学生纷纷响应号召,参加治淮工作;中央和华东、中南卫生部派出了大批白衣战士”[11]。这种从党中央到地方再到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治淮的行为,推动治淮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1951年5月16日,在治淮工作赢得初步成果之际,邵力子带领中央人民政府治淮视察团,为灾区送来了毛泽东亲笔题词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锦旗,并且发表了《告淮河流域同胞书》,指出治淮工作的目标是一定要把淮河治好,表达了根治淮河水患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1950年9月14日,周恩来总理于抗美援朝战争的前夕,针对淮河流域这场严重的水灾指出:“今年皖北淮河一个水灾,3100万亩土地淹没了,900万人口遭灾,加上河南等地有六七千万亩。毛主席说从明年起一定要把水害一条条地治下去,把水害变为水利。”[12]周恩来的这句话反映了毛泽东治理淮河的目标是不仅要把水害治好,而且还要变害为利,造福人民。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各级政府与人民在毛泽东的指示下及党中央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全流域、多目标的水利工程,大幅度提高了淮河流域的防洪泄洪能力。毛泽东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决心以及变水害为水利的信念,是治淮工作得以取得如此之大的成效的重要原因。

    三、毛泽东治淮的指导思想和宗旨

    (一)坚持党的领导

    淮河水灾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历代统治者都试图进行治理,但是成效甚少。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的腐败、经济的落后,没有一个统一、强大的政党领导。毛泽东特别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发展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起决定作用的因素。”[13]坚持治淮工作由一个强有力的政党进行领导,能够团结各方力量,上下一心,使淮河流域流经各省的治淮进程基本一致,实现变害为利的目标。实践证明,淮河流域的有效治理能够实现苏、皖、豫三省的稳定,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一个国家各项事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在我国,国家的各项事业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党的领导。

    (二)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14]毛泽东毕生都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是否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处理一切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他还指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15]在治理1950年淮河水灾的过程中,毛泽东亲自下发指示,要求党中央把防灾救灾工作落到实处,以最快的速度为灾区群众送去粮食、衣服等救灾物资,并积极指导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真正地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到了实处。

    四、毛泽东治淮思想的现实启示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建设时期,淮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洪灾、涝灾,就此,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治淮思想,坚定了党中央和淮河流域人民治理淮河的信心,推动治淮工程取得了初步的成果。毛泽东的治淮思想对于当前的水利建设及防灾救灾工作也提供了几点启示。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做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毛泽东在处理党的大小事务时,始终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贯彻落实于每次减灾恤民和抢险救灾的实践中,直接回答了灾害面前中国共产党坚持什么理念的问题。[16]当报告淮河灾情的电报传到毛泽东的面前时,他以最快的速度接连作了四次批示,要求周恩来立即对导淮和治淮作出安排,并指出三省的一切工作皆以治淮为核心,并且强烈要求三省“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充分体现了他治淮心情的急迫,以及急人民之所急的精神,这些都无不反映着毛泽东治淮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核心。实践证明,一切决策只有维护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人们的拥护。因此,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当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及防灾减灾工作才能取得巨大成果。

    (二)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

    在治理淮河的过程中,苏北地区曾发电报提出治淮工程与苏北地区已经制定的工作重心不一致,会影响到当地的土改工作。针对此,毛泽东以最快的速度作出批示,强调各省、各地区都要以大局为先,从集体利益出发,全力配合治淮工作。最后在与周恩来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使得各省在治淮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治淮过程中,毛泽东还强调要坚持标本兼治,既要解决当前的救灾问题,还要从根本上解决淮河水患。以史为鉴,在今天的水利建设和防灾救灾工作中,既要从全局出发,又要兼顾不同地区的不同的利益和要求,既要积极做好当前的救灾工作,更要高度重视防灾工作,尽可能减少严重的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损失,真正做到统筹兼顾,标本兼治。

    (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求质量

    毛泽东之所以在抗美援朝的关键时刻,也不忽视对淮河的治理,既源于“治国先治水”的历史经验,也是恢复国民经济、安定天下的现实要求。中共中央从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治淮决策和方针,使得淮河流域各省市在治淮过程中都以大局为重,团结治淮。并且,在治淮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基建程序和规章制度,不任意修改已经上级批准过的设计文件[17],要求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使得淮河的治理以最快的速度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历史证明,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任何工作中,包括水利建设和救灾防灾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的方针政策,并高度重视质量,只有如此,方能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大力培养优秀人才

    保质保量的为各个领域提供人才,是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必要保证。毛泽东历来重视知识分子,鼓励培养科技人才,建国初期也由此出现了一批水利工程方面的相关人才,对治淮工程的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新中国初期教育的落后,水文、地质、河道等资料的缺乏,以及出国留学的优秀人才因为欧美国家的阻挠不能回到国内,导致了治淮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设计上的失误,对淮河的治理造成了不利影响。汲取失败教训,党中央更加注重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优秀人才,并在新时期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今天,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重视科技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力证,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今天,必须加大力度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推动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

    在毛泽东的治淮思想的指导下,淮河流域人民一直致力于防灾救灾,近年来淮河流域水灾减少,经济发展迅速。因此,在新形势下,更要借鉴毛泽东治理淮河的思想,积极发扬毛泽东科学治淮的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注释]

    [1]淮河水利委员会编.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淮河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

    [2]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

    [3][4][5][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7]毛泽东著作专题在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8]康沛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防灾救灾的思想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中央水利部召开治淮会议[N].皖北日报,1950-10-16.

    [10]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1]有林,等.国史通鉴(一)[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3.

    [12]金冲及.周恩来传(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6]呼唤,何瑾,查道林.毛泽东减灾救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17]治淮回忆录[M].水利电力部治淮委员会,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