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歌曲Viva La Vida翻译的归化和异化研究

    齐伊芸 张令千

    【摘 要】该文基于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归化异化翻译理论,对英文歌曲Viva La Vida的三个汉译版本做出的深入研究。发现版本三的翻译优于其他两个版本,从而得出结论:英文歌曲汉译过程中需要运用归化的策略来保证目标语听众理解歌词所要传递的信息,但是需要慎用纯文言翻译;在目标语听众对外来文化具有一定接受度的情况下,合理地运用异化策略以达到不同文化元素传播与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归化;异化;英文歌曲汉译;Viva La Vida

    中图分类号:H315.9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30-0214-03

    英文歌曲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它带给我们听觉上的享受和愉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文化传播的任务,尤其是在当今文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所以英文歌曲的汉译具有了一定的研究价值。英文歌曲汉译和其他翻译活动相比,有着许多的共性,但又由于其独特的音乐特征,又使得英文歌词的翻译有了自己特有的原则(闫枫,2013)。

    本文将英文歌曲汉译过程中对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的应用作为研究内容,以酷玩乐队 (Coldplay) 的经典曲目《Viva La Vida》三个流行的翻译版本作为研究对象,做出了深入的研究。这首英文歌曲不同的汉译版本曾在豆瓣等网站上引起过热议。歌词中大量地出现了与文化和宗教息息相关的单词,许多网友通过历史人物对照解析歌词。对于这首歌曲系统的研究并不多。其中闫枫(2013)从生态翻译学中语言维度、文化维度和音律维度三个方面做出分析,涉及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他对于这首英文歌曲的其中一个版本展开了很广却略微有些泛的分析,得出在英文歌曲翻译时需要转换不同的维度来提高翻译的质量,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通过对比来增强信服力。因此我通过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辩证地分析和比较不同翻译版本之间的优劣,以便更好地利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方法来提升歌曲翻译的质量。

    一、歌曲介绍

    (一)歌词的内容

    歌词是以一个即将要上断头台的国王的口吻来展开叙述的。目前大众接受度最高的一个版本是歌词中的国王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讲述的是他在法国革命前后丢掉王位和性命的故事。从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到身陷囹圄;从一个叱咤风云的君主,到如今的阶下囚,他对眼前事实感到无奈,对于生死也有了新的理解,对于生又充满了本能的留恋。

    (二)歌词的创作背景和含义

    歌名《Viva la Vida》是西班牙文,意思是生命万岁。歌词中想要表现的主题即歌名的含义——生命万岁.这首歌的主唱克里斯·马丁曾表示,他是在看过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罗的同名画作之后才决定将这首歌命名为《Viva La Vida》。这位画家身患小儿麻痹症,后又遭遇车祸导致脊椎断裂,一系列的磨难让她的一生都伴随着肉体上的痛苦,可就是这样一位历经磨难的画家,于弥留之际,在一幅画着西瓜的画上写下了“VIVA LA VIDA”,表明了她对于生命的热爱。正是弗里达这种对生命的热忱,面对艰难人生的顽强精神,深深触动了酷玩乐队,让他们对生死有了全新的理解,创作出了这样一首歌来展现生命的珍贵。

    二、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研究

    (一)归化和异化的概念

    早在1995年,由美国翻译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最先提出了归化和异化的翻译术语。Venuti (1995)认为归化法就是将源语本土化,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更多地考虑目标语的读者,采取目标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异化法则相反,更迁就源语语言特点,为读者保留异国情调。不同的翻译家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倾向,而韦努蒂将异化提升到同归化一样的地位,使之关系紧密地联系起来。

    归化异化的概念与意译直译的概念方向大致是相同的,都有以下两种情况:让读者靠近作者,或者让作者靠近读者。但是最大的不同是,直译和意译是在语言层面上的处理方法,而归化和异化更侧重于文化层面上的价值取向(刘季春,2018)。

    (二)版本一(文言翻译):归化翻译策略

    【例1】

    I used to rule the world

    昔日万邦孤为王

    Seas would rise when I gave the world

    四海沉浮吾独断

    整首歌词几乎都是以七字的格式来进行翻译的,从中国读者的审美角度来说,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容易让读者想到七言绝句、离骚体、诗经体等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形式,增添了文学气息。其次结合歌词中的内容给人以一种雄伟的气势。

    同时我想起莲波体的翻译形式,一首《斯卡波罗集市》经过莲波的翻译,形成了一首四字格式的具有美感和古韵的翻译作品,为人们欣赏和赞叹。同样,这首歌的文言翻译版本一出现就得到了许多非翻译专业出身的群体的赞赏,也引来了翻译工作者的关注。这样一个翻译作品为中国的听众所推崇,可以带来一种亲切感,而这种亲切感是受当地文化所熏陶的。译者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听众挑剔的胃口和视觉上的享受。其实这就是运用归化翻译理论进行翻译的主要表现,尽可能向听众群体靠近。

    当然在进行归化处理的时候,难免也会出现不够合理的情况,如:

    【例2】

    Listen as cowed would sing

    略聽草民高声赞

    “Now the old king is dead! Long live the king!”

    “成王败寇皆正义”

    在这个意群的后半句所翻译出来的“成王败寇皆正义”并不妥当,意思内容出入较大,原文想要表达的内容就是新王登基,民众需要高声呼喊“吾王万岁”的意思。

    从严复所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理论来说,“信”“达”“雅”是层层递进的,最重要的是对原语翻译准确度的把握,而“雅”是相对次要的。甚至于在一些特殊的专业的文体翻译中是不应该加以考虑的。所以我相信译者是为了到达和上下文之间形成七字格形式这一目的,而对原文的意思做出了他认为合理的改变。但事实上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反而舍本逐末了。

    纯粹的文言翻译且不说译者需要非常深厚的文言功底,就听众而言,文言译文理解上也会有一定的疲劳感。而且如果处理稍有不当就会造成意思上的偏差。即便是翻译大家王佐良先生,他的大部分翻译作品中也鲜有纯文言翻译的。其译作更多情况下文言只是穿插其中,既具美观性又具有可读性。虽然文言翻译具有古文体的美观性,但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所以纯粹文言翻译一定要三思,谨慎用之。

    (三)版本二:异化翻译策略

    【例3】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罗马骑兵的唱诗班正在吟诵

    这一句中“正在吟诵”就是异化翻译方法的表现,因为这显然是英文中所惯有的表达方法,中文当中大家更加倾向于用“着”来表示一般进行时。英文中的时态会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单词本身上,比如动词后加ed来表示过去时,加ing表示进行时。中文的时态可能体现在字词上,也可能融于行文之间。同时此处也是翻译中很经典的翻译腔,翻译腔就是把源语的语言形式等机械地搬移到译文中(沈琳,2018)。

    【例4】

    For some reason I can not explain

    只因一些缘由我无法释怀

    I know Saint Peter won't call my name

    我深知圣彼得不会再认我

    圣彼得是耶稣的第一个门徒,掌管着天堂之门,在基督教文化中,人们认为,被圣彼得叫到的名字将会进入天堂。所以圣彼得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闫枫,2013)。译者在这里的处理方法显然更靠近西方文化,让读者直接接触基督教中的事物。虽然读者会觉得有些新奇,但是从理解方面而言,这一句歌词的翻译会让读者不知所云,也直接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

    (四)版本三:归化和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例5】

    For some reason I can not explain

    只因一些缘由我无法释怀

    I know Saint Peter won't call my name

    我亦知天堂之门不会为我敞开

    在上一个例子当中,译者将圣彼得这个名字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下来,但是在这一个版本的译文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理解了Saint Peter在歌词中想要表达的含义。圣彼得没有叫到的人将无法进入到天堂。

    而信仰基督教的人和信仰佛教的人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希望自己过世以后灵魂能够进入到天堂,所以与中国人文化中所带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译者将Saint Peter 译成天堂之门就将此句的内容显得非常深刻了,不仅更加方便理解意思,还可以体会到赋予歌词的情感。所以归化的翻译方法直接提升了翻译的水准。

    【例6】

    I hear Jerusalem bells a-ringing

    听那耶路撒冷钟声传来

    Roman Cavalry choirs are singing

    罗马骑兵歌声震彻山海

    Be my mirror my sword and shield

    担当我的明镜,利剑和盾牌

    其中“耶路撒冷”“罗马骑兵”“利剑盾牌”翻译过来并没有很接地气,充斥着异域风情,但是却意外地契合了歌曲的曲调和气势。所以也不失为合理地运用了异化的方法。

    此外这几句的末尾都押了韵,并且整首歌的其他部分几乎也都如此,都是押了[ai]这样一个尾韵,源语歌曲也同样压了[s]或[z]的尾韵,译者保留了音韵的美感,也还原了一首歌艺术上的造诣。歌曲有别于其他文学作品(诗歌除外)的一个独特标志就是拥有韵律上的美感。所以译者在意思不失偏颇的情况下,把握住了这首英文歌曲的精彩之处。

    三、从归化异化角度提升歌曲翻译的质量

    因为时代的发展,以及出于对市场时效性的考量,英文歌曲在汉译的过程中很难也没有必要达到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译配工作的效果,但是在准确把握了歌词的意思之后,也应对翻译作品进行升华。在了解了一首歌曲的文化背景之后,可以有选择性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来处理。因为异化和归化在英文歌曲汉译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不是说归化就一定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归化虽然用了听众所熟悉的方式解释了歌词的内容,但是却抹杀了歌词中想要表达的文化信号。归化翻译隐藏了文化的差异性,隔绝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剥夺了读者了解其他异域文化的机会(许亚敏,2017)。

    翻译常识告诉我们,归化异化是翻译的两大根本方法,但是实际的翻译操作中需要我们认识到的一点就是:归化和异化是互补的两种翻译方法,两种方法不分彼此,同等重要。所以在英文歌曲汉译上,归化和异化的取舍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谭理芸,2019)。

    好的歌曲翻译作品,能够使目标语的听众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和源语听众同样理解并欣赏英文歌曲所传递的情感(蒋哲东,2018)。所以即便是英文歌曲的翻譯,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和翻译价值,从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理论来将跨文化的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屏障透明化甚至是消除,而后架起一座令源语创作者和目标语听众都满意的桥梁。

    在英文歌曲的汉译中,将由于文化因素所导致的难以理解的英文歌词,通过归化的方式将其变成中国听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译文。因为最终译者的服务对象是听众,最重要的是向观众传递歌词信息。所以在歌曲翻译的前一个阶段,应该更多从归化的策略考虑,尤其是对于具有宗教色彩的词汇的解釋、替换或省略层面。然后,接下去的翻译工作则需要译者通过对歌词创作者想要传递有关文化宗教元素的信息加以揣摩,来衡量是否可以在某些歌词译文上发挥异化的功能,比如体现在保留较为原汁原味的地名、专有名词等的翻译上。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询问创作者在歌词上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想要收获的反响。同样译者根据自己对于本土听众对于英文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合理地选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四、结语

    译者确实很难在源语的韵味和目标语受众理解的两者中取得平衡,所以译者应在自己对双方文化的理解上,做出最合适的选择,将归化和异化灵活地结合起来。《Viva La Vida》的三个翻译版本,版本三很好地将归化和异化相结合了起来,在我们很好地理解了歌词中的意思之后,还能够了解到英文国家的人的思维逻辑和文化背景,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英文歌曲学习英文。在这样的情况下,英文歌曲翻译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所传递的歌曲情感和文化背景的准确度,以及不同文化特性之间交流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参考文献:

    [1]Venuti,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蒋哲东.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英文歌曲汉译——以泰勒·斯威夫特作品为例[J].海外英语,2018(02):139-141+145.

    [3]刘季春.实用翻译教程[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

    [4]沈淋.浅析英译汉中的“翻译腔”[J].教育教学论坛,2018(48):204-205.

    [5]谭理芸.归化与异化视角下的华语电影片名翻译[J].英语广场,2019(03):61-62.

    [6]许亚敏.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黑河学刊,2017(06):59-61.

    [7]闫枫.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浅析英文歌词汉译——以Viva La Vida为例[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