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片拍摄的继承与创新
万本华
灾难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运用现代科技来营造逼真的场景,体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非凡的勇气和战胜灾难的决心。在电脑特技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多种电影手法与之相结合,既带给观众具有震撼力的视觉享受,又使电影艺术的美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迪安·德夫林和罗兰·艾默里奇作为搭档,拍摄了多部灾难影片,创造了经典影片《独立日》《独立日:卷土重来》《再造战士》系列等。迪安·德夫林首次执导的《卷土风暴》,延续以往的末日情节、国际关系、亲情纽带等灾难片元素,此外还增加了“原罪”意识、绚丽特效和生态意识等新的电影元素,做到了继承与创新的相互平衡。
一、 选择性地继承灾难影片的特点
作为类型片,灾难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题材范围也逐渐扩大,涉及天灾人祸的各个领域,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特点。《全球风暴》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吸收,从而使电影结构完整,故事紧凑,加之更加细腻、完整的表现方式,迅速抓住了影迷的注意力。
(一)末日情节的再现
灾难片的核心有一种气氛,叫作“末日情愫”。这种人类幻想被灭种的心理疾病最早来自于《圣经·创世纪》,其中“诺亚方舟”部分的故事便是这种“疾病”的真实写照。从早期的影片《国际机场》中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到《后天》中的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灾难,再到《2012》中的“世界末日”,无论是人为灾害还是自然灾害,都给人类造成极其严重的灾难和心灵创伤,到处弥漫着死亡的气息。科幻灾难片《全球风暴》中的浩劫则来自于未来的全球性气象灾难,人类开发气象卫星网络以控制灾害天气,但被电脑病毒控制的卫星却成为杀伤力巨大的攻击者。
追溯源头,古时候的人们对外界是不可控的,所以自然催生出了焦虑,这就是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即使我们现在的科技再发达,也还是无法摆脱这种心理。上个世纪,随着原子弹爆炸、冷战等大事件的上演,人类从对自然的恐惧,转为对人类自身的、科技的恐惧,所谓的“末日”是毁灭,被毁的是人类。电影《全球风暴》中,当龙卷风、闪电、巨浪和极端温度等全球气象灾害猛烈来袭之时,人类不可避免地陷入末日情节中。
(二)国际关系的呈现
灾难片是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作的,以大众的心理认知为准则,影片中不可避免地展现着国家地位、国际局势和国家关系的变化。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中指出:“硬实力决定软实力,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物质上的成功会使文化和意识形态更具吸引力,而经济和军事上的失败则必然导致文化的自我怀疑和认同危机。”[1]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多极化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的地位和话语权,这些信息在灾难来临时通过外交协商、国际合作等情节都一一呈现。
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在影片中的国家地位也在不断变化,整个国家关系也发生着改变。在早期影片《独立日》中,美国总统带领各国军队向外星人飞船发动总攻,并最终击败外星人。影片将美国塑造成世界的领导者,反映出美国并没有真正接受当今世界多元化的政治格局,依然将自己想象成世界的主宰。在《僵尸世界大战》中,以色列是唯一一个安全的国家,坚固的高墙将无数变异僵尸隔离在墙外。然而,一群逃难到以色列的巴基斯坦妇女相互争吵,发出的噪音吸引了墙外僵尸的注意,最终以色列沦陷。这部影片将巴基斯坦人描绘成了麻烦制造者。在现实世界中,以色列修筑的隔离墙正是为了防备这种危险,这集中反映了美国对中东地区及朝鲜的警惕和担忧。而在2004年的影片《后天》中,国际气候大会在印度召开,影片主人公也需要英国气候站的研究员的辅助——美国总统带领幸存的美国人民进入墨西哥并在演讲时表达对墨西哥人民好客的感谢等,这些情节都显示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在今年最新影片《全球风暴》中,受灾国家首当其沖的是阿富汗某个村落;里约、孟买、迪拜、香港等更多不同地区的城市出现在影片中,涉及范围更广,国际视野更加开阔。
(三)以亲情为纽带
纵观灾难片,不难发现家庭是必不可少的主线之一。在灾难之中,温情虽然化解不了自然冰冻,却可以温暖人心,从而使具有求生本能的人增添活下去的勇气。在《僵尸世界大战》中,狂奔的丧尸啃咬惊恐逃散的人群,繁华的城市转瞬成为血惺的炼狱。男主角盖瑞拼尽全力,把妻儿带到了航母上,让家人获得安全。影片《2012》中,主人公杰克逊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对家庭成员无私的爱,重新获得了儿子的信任,并让离婚的妻子回心转意。在科幻灾难片《陨落星辰》中,梅森教授不顾他人的劝阻,解救被外星人奴役的二儿子Ben,并且当大儿子Hal被外星人控制意识绑架自己时,并没有选择将其击杀,而是积极地拯救Hal,最终成功地从外星人手中挽回了自己的家人。《后天》中父亲与儿子的感情本来像大多数父亲与青春期儿子之间的感情一样,有些隔阂,有些误解,但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父子之间达成和解,更加理解彼此。
影片《全球风暴》依然坚持以亲情为纽带,人物设置更具有冲突性和戏剧性。杰拉德·巴特勒饰演了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和哥哥,但却又是任性而伟大的科学英雄,吉姆·斯特吉斯责则扮演了一个坚毅果断的弟弟。人物的立体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以亲情为纽扣,来化解现实世界的残酷和灾难带给人的伤害。
二、 创造性地发展灾难影片
作为导演,电影作品就是个人思想意识和情感的集中表达。没有丰富专业的视听积累和经验,是不可能创作出一部具有专业水准的影片的,更谈不上在电影艺术领域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凭借多年经验的积淀,迪安·德夫林在《全球风暴》中加入了自己对灾难片拍摄的思考和独特创意。
(一)“原罪”意识的添加
电影艺术首先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愉悦,然后才是认知世界、阐释人生和表达理想的审美思考。灾难片也是如此,通过自然灾难、科幻灾难等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人类自身行为的反思。《全球风暴》中发动灾难的元凶被设定成人类自己创造的名为“荷兰男孩”的气候系统,这便是“原罪”意识了,不仅是创造它的男主角有“原罪”,人类自己也是罪恶的一部分,对灾难的元凶深刻探讨,剔除表面现象,反过来从人类自身出发。悲剧不是灾难造成的,悲剧是自以为是的聪明造成的。影片中,无论是香港寸土寸金的高楼林立、莫斯科的克林姆林宫,还是巴西热情似火的度假胜地,亦或迪拜的棕榈岛和迪拜塔,这些人类伟大的奇迹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不值一提。尤其是飞机坠落云层在城市里摔成碎片的片段,尤为让人惊叹。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无论怎样挣扎都显得非常渺小。所有灾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人类自身,这就进一步启发人类要进行反思,真正理解灾难的本质并从中吸取教训。
(二)高科技特效的使用
电影以各种视觉造型和高科技手段打造了影片的奇观性。这种奇观性更多地体现在它的视觉形象的创造上。灾难影片的制作大多是一系列奇观元素的综合,并最终形成一种冲击力极强的视觉效果。所谓奇观性无非是指电影构成因素的非常规化和宏大化,它具体体现在影片的结构、情节、人物、场景、画面等诸多方面。如《大白鲨》《外星人》《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珍珠港》等影片,以高科技的特效,创造了令人瞠目的电影奇观,吸引了世界各国观众的眼球,并为之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
《全球风暴》在场景的制作上、在视觉的震撼力上,是非常夺人眼球的。影片几乎将人类熟知的所有灾难类型集中呈现,对世界级地标城市发起毁灭性暴击,接连不断的浩劫场面惊心动魄又特色鲜明,如东京雹灾中的冰雹最小的也有西瓜大,更有巨型冰雹像炮弹一样将巴士砸断;迪拜海啸高达数百米,超高摩天楼群像玩具一样支离破碎;里约寒潮颠覆人类对寒流强度的想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将海面冰封,海浪和人群秒变冰雕;莫斯科遭遇卫星热力攻击更是壮观。电影的特技效果非常震撼,特别是那个“无所不能”的龙卷风,所到之处,万物瞬间毁灭,给观众的超级视觉震撼达到極致。大量电脑特效、蒙太奇、分镜头等电影技术的运用,造成气势宏大、极具震撼力且逼真华丽的场面刻画,将电影艺术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
灾难片最迫切的是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剧中人物往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封闭的空间内完成躲避灾难的任务。该片让男主角上天修卫星,一路上各种考验接连不断。在影片里,通过有限的时间、封闭的空间加强矛盾,使冲突更加集中,增加了灾难片的刺激感。让·爱浦斯坦曾说:“加快事件的进程可以赋予画面升级,并使其抽象化,减慢时间的进程则使画面显得平静,并使其具体化。因此,仅仅通过压缩或延伸时间的进程,便可以抽象转为具体,或从具体转为抽象。”[2]
(三)生态意识贯穿影片始终
目前,社会的工业化和科技化空前快速地发展,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在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却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中国大地震、日本和印尼的海啸、印度的洪灾、美国的飓风、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等问题以及人类为抗病而进行的基因改造等随时都可能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人类在对自然的改造中,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征服的喜悦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让我们忽视了自然的力量。《后天》《2012》等影片通过对大自然力量的逼真展现,告诉人类试图用科技改变自然的想法多么愚蠢。《生化危机》和《僵尸世界大战》更是通过血淋淋的画面,告诫人类不要盲目崇拜科技,小小的失误将改变整个人类的命运。
《全球风暴》揭示的东西绝对不是说毁灭性的灾难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有人类无休无止的贪婪在作怪。未来的人类因为环境恶劣生存受到极大威胁,所以全球联合制作了能控制天气的强大气象卫星网络,以为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地区的气象,但是它能控制地球的气象,自然也能毁灭人类。当气象卫星网络成了坏人利用的工具,那么人类只剩下灾难。将核战争升级为气象战,结果是没有谁是这场战争的真正赢家,不论是核战争,还是气象战,受伤的永远是地球和人类,有些伤口可以修复,但如果伤得太深,便只有绝路。该电影为地球发声,呼吁人们别再伤害地球,别再用无休无止的贪婪毁坏所有地球居民共同居住的美好家园,地球灾难与我们人类的一举一动息息相关。
《全球风暴》场面宏大,故事情节高潮迭起,给观众加倍的视听体验震撼,是一部全面展现灾难场景、情节的影片。在吸收以往灾难片的精华之上,又不断创新发展,在灾难电影中加入“原罪意识”、高科技特效、生态意识等新鲜元素,拓宽了灾难类型片的表达空间。吸纳精华,创新发展,迪安·德夫林借助导演处女座《全球风暴》开启了自己的电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