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彭彬桂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初中这一关键教育阶段的相关教学思想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革,尤其是对于孩子身体素质的教育方面。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开始,就尤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个体化教育,希望能够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于体育教学当中,使体育教学这门初中阶段必不可缺的教学科目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在初中升高中的升学考试当中,体育这门课程也占据了一定分数占比,不仅会对于学生的总体成绩造成影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当下的身体素质,进行好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为其今后学习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也能使其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本篇文章关于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应如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展开探讨。
关键词: 初中体育;学生教育;个体发展;个性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0-121
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许多教师和学生个人都以素质教育为发展理念,时刻规范自身的学习行为和教学行为。尤其是广大教师更是希望能够切实提升初中阶段学生个体的素质水平,将学生本人作为教学的中心,围绕学生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实现个性化教育模式。
1当前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体育科目尚未得到与其他科目同等的重视
虽然国家已经将体育科目成绩列入初中生高中的升学考试考核标准,但是相对而言,学生或家长对于体育科目的成绩重视度远远不如其他主体科目,这可能也受到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理念影响,尤其重视文化教育成果,同时学校也对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有着较高的要求,从而导致体育课程无法获得应有的重视。以文化课为重的教育思想,导致学校在设置各科目课程时,就选择性的将体育课程的排课比例降低,同时在临近期末考试或大型考试时,很多文化课的老师也会将体育课占为己有,导致体育教学时间进一步缩短。领导及教师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自身体育鍛炼效果及体育成绩方面的看法。很多学生甚至开始逐渐将体育课视作一门非考试科目,认为其课程的设置存在不必要性[1]。
1.2体育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和需求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往往由体育教师规划,遵照落后的训练形式和教学模板,大多数体育课堂只有课前热身及课中自由活动这两种训练方式,导致学生对于体育锻炼内容提不起兴趣。体育教师没有注意到不同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偏好度也是不同的,没有办法给学生提供满足其兴趣爱好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就无法更好的推进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实现学生体育教学方面的个性化发展。
2如何通过相应策略提升初中阶段体育教学质量
2.1提高体育课堂在初中诸多教学科目中的教学地位
新教育理念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要向着德智体美劳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而其中就包含着体育这一关键部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教师普遍存在轻视体育教学价值的想法,所以应该要从根本上改变领导及教师这一观念,适当提高体育课堂教学频率,保障足够的课堂教学时间,要让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之余从体育课堂上获得锻炼身体、放松身心的机会,这也是为了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做好充足准备[2]。最好是根据该地区的时令以及学生的个人习惯规划体育课的课程间隔以及每节课的上课时长,课程之间间隔过长很容易增加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遗忘率, 而课时较长也容易提高学生的疲劳感,所以应该要对于这两点内容进行科学规划,要达到既能够让学生提高对于体育课堂的重视度,又能够让学生从体育课堂上收获放松身心、增强体质的作用,而不至于徒增疲劳感。
2.2体育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从以往教学情况来看,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相较于其他科目的教师而言基本是最短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原本应该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却贡献给了其他科目[3]。大多数学校会在一周内设定两节体育课,而每节课大约是45分钟,体育教师要如何在这有限的90分钟内保证自己能够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以及个人性格有较为充分且正确的了解,这是广大体育教师应该要思考的内容。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想要增进其对于学生的了解,难点还在于这是一个一对多的教学结构,体育教师一个人可能同时承担着几个班级甚至是几个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那么准确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锻炼诉求更为关键。其实体育教师可以将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课上延伸至课下,只要保证了一定的交流时间,即可以在言谈当中增进对于学生的了解,并及时获得学生对于体育课堂内容设置的评价,分析出他们对于哪些运动类别更感兴趣,对于哪些运动类别较为排斥或不甚了解,从而更具针对性的规划今后体育课堂的教学工作。当体育老师能够对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体育教学需求有准确的了解,甚至能够将这一了解程度精细到学生个体时即能够较大概率实现初中阶段体育教学的水平提升,从而实现学生个体的优质发展。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一门不容被忽视的特殊学科,若想成功实现学生在体育教学方面的个性化教育,一定要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在基于对学生个体需求的确切了解之下为学生规划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以求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工作的改善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优化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学从传统的教学局面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尔平.论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高考,2021(15):161-162.
[2]罗晓莱.初中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分析[J].新课程,2021(06):224.
[3]李文祥.阐述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新课程,2021(0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