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统筹发展 强化创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

    张耀邦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承德办事处认真组织学习,集中围绕“如何转变观念、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和“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两方面课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科学发展观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系统、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其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其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发展的普遍规律,对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其发展更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因此,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全体干部员工一定要把思想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和省联社的重大决策和要求上来,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农村信用社又好又快发展。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又是农村信用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坚持统筹兼顾,改革、管理、发展工作持续推进

    一是深化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辖9个联社顺利完成了以县级联社为一级法人的统一法人社组建工作,抗御风险能力整体增强;各联社全面建立了“三会一层”法人治理架构,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基本形成,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

    二是管理能力有效加强。对县级联社实行等级管理,“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开始向“集约型”转变;对信贷业务实行风险管理,贷款五级分类工作顺利完成,贷款授权授信工作有序进行;对财务收支实行精细化管理,以收定支、节支增效,与2005年末相比,费用率下降7.85个百分点,经营成本意识切实提高:对内控管理制度实行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趋于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三是发展质量持续改善。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全市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明显扩大,资产质量显著改善,经营效益明显好转,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

    (二)坚持与时俱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推动一切工作的“总阀门”,思想解放的程度有多高,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在贷款方式上,因为思想的解放,打破了执行多年的以质押贷款为主的信贷方式,大力开展创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品牌,既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又为农村信用社培育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农户小额贷款的创新上,因为思想的解放,树立“大农业”观念,将农户贷款对象从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拓宽到进城的农民,将农户贷款范围从传统的种养业拓宽到农户加工业、商品流通业、运输服务业和旅游业。在经营方式上,因为思想的解放,打破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提高金融“产品”和市场“营销”意识,变“坐等上门”为“出门放贷”,开始把贷款作为产品来经营。

    二是科技创新。全辖办公自动化水平全面改善,手动办公时代基本结束:综合业务系统适时上线,储蓄存款实现全省农村信用社通存通兑:大小额支付系统直联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结算渠道逐步畅通;汇迅通和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全面开办,信通卡对社会正式发行。

    第一,从农村信用社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责任所在。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农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其运行效率和经营质量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如果盲目扩张和非理性发展,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农村信用社能否科学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

    第二,从外部环境和经营压力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大势所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正处在一个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市场之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政策风险相互交织,只有理性发展、规范运作、稳健经营,才不会迷失方向。

    第三,从内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形势所迫。一是公司治理不健全,产权制度改革不彻底,内在经营机制不科学。目前,尽管投资股占比有大幅提高,但是法人股、自然人股比例失衡,股权结构和设置不尽合理,八股者绝大多数没有足够的参与经营管理决策与监督所需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来自产权的内生性约束力量严重不足;“三会一层”议事规则流于形式,监事会监督职能尚未真正发挥,科学、规范、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形成:干部管理制度、劳动用工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经营机制还没有完全转换到位。

    二是内控管理不到位,案件防控形势严峻。通过全省案件风险隐患大排查和当前“清查、治理”活动暴露的问题看,各项内控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岗位操作之中,内控管理不到位,对基层监督制约乏力,在信贷和会计出纳岗位上,操作风险突出。

    三是服务方式单一,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当前农村信用社服务功能不完备,经营缺乏活力,金融创新不够,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科技产品较少,加之员工年龄结构老化,专业人才缺乏,员工整体素质不能适应当前业务发展需要。

    四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总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较慢,存款成本较高,不良资产反弹压力较大,规模、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尚未实现协调发展。

    三、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信用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具体到农村信用社,我们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信合员工,还包括广大的农村信用社客户。因此,应从两个方面落实“以人为本”。

    一是提高员工队伍素质。银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农村信用社

    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勤奋、严谨、开拓、图强”的员工队伍,为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证。因此,各级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制定人才发展战略,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快培训各类农村信用社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要深入开展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案件专项治理,严惩权钱交易、内外勾结、商业贿赂等各种腐败和违法行为;要切实加强员工职业操守教育,大力弘扬行业风气,使他们保持高水平的职业道德水准,增强合规和风险意识,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

    二是打造和谐的经营环境。体现在我们的员工上,要继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与绩效、责任和风险相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选人用人和激励保障机制:要拓宽人才准入渠道,加快引进现代金融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和管理人才,并积极为吸引和留住这些人才创造良好外部条件;要尊重和保证员工各种合法权利,为员工创造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体现在我们的客户上,要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改进授权授信制度,在风险可控、法律要素齐全的前提下,简化贷款手续,建立“绿色通道”,推行“阳光办贷”;要提供代理或流动上门服务,开办电话银行和电子银行,为“三农”提供方便、快捷、持续的金融服务,从而赢得更多市场份额,获得更大利润空间: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改进思想观念,改进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实现从单纯的信贷支持向综合金融支撑转变,实现从单纯的金融“输血”向培育客户自身“造血”转变,实现从单纯的扶持功能向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在满足客户需求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农村信用社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二)坚持以发展为中l心,在发展中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与2005年末相比,尽管承德市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余额基本实现了翻一番,自身规模迅速发展壮大,但在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范围内,仍远远落后于其他市,特别是人均规模、人均效益、规模效益比较低的局面仍未打破。因此,承德市农村信用社必须“跳出承德看承德”,“在分析对比中看承德”,“站在高处看承德”,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经营理念,聚精会神抓经营、一心一意谋发展。

    一是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在发展进程中,既要关注物质文明,还要关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既要关注业务的发展,还要关注员工素质的提高和企业文化的培育:既要以业务经营为中心,还要统筹改革、管理和发展。在具体经营工作中,既要注重存贷款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增长,还要注重人均规模、人均效益和规模效益的持续提高:既要坚持贷款的主营资产业务,又要确立中间业务的主营地位:既要坚持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又要坚持“效益优先、风险可控”的原则。

    二是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五个统筹”。因此,农村信用社要正确处理好自身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既要关注经济指标,也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按照“有保有压、扶优限劣”的原则,严格控制“两高一剩”产业贷款;既要大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那些规模大、成本低、效益高、规避风险能力强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更要关注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既要扩大规模、提高速度,又要结构合理、保证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尽力谋求速度与效益相统一、规模与结构质量相一致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永续发展。因此,农村信用社既要处理好眼前利益,更要服从、服务于长远利益:既要做到在热点行业的竞争中保持冷静思考,又要在冷门行业的分析中发现新的商机: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又要树立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理念,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

    农村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坚持以案件防控为中心,严防大案要案发生,否则,就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前,农村信用社的案件风险主要有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防范操作风险,最主要的是防范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造成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和会计出纳违规挪用资金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员工正面教育,坚持按岗位操作流程办理每一笔业务,建立必要的惩罚机制。对于违规办理业务的,不论是否形成损失,必须严肃处理责任人:对于贷款的审批发放,必须实现从“一人说了算”到“集体审批”的转换:对于新增不良贷款增长率,必须严格控制在省联社规定的3%“红线”以内。防范市场风险,从根本上说必须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素质。要认真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求趋势和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对当地的主导产业做到经常性的分析,以此提高对市场走势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从而正确决定我们的信贷投向,这是防范市场风险的唯一办法。防范信用风险,必须有效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各种对农村信用社的逃废债行为,净化信用环境,使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欠债还钱”这一天经地义的信用理念。

    (三)坚持创新,激发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动力和活力

    创新是永无止境的,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强调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农村信用社要永葆生机、科学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的观念。

    一是体制创新。当前农村信用社创新的关键是体制的创新,体制的创新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农村信用社要按照股份制、市场化、社区性的发展方向,坚定推进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经营管理、改善经营服务,从根本上有效化解和防范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要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构建“形式灵活、结构规范、运行科学、治理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要按照股份制方向和监管部门要求,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加快产权改造步伐,大力吸收投资股尤其是法人股,逐步降低资格股比例,直至取消资格股,为向商业银行转轨创造条件:要在明晰产权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单个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强化资本对风险和效益的约束,强化来自产权的内生性约束力量,着力解决股东分散、股金不稳定、内部人控制以及股东对经营瀵不关心的问题。

    二是机制创新。在县级联社的职能定位上,要适应“二级法人”向“一级法人”的转变,切实实现从“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转变,并在联社部室设置、人力资源配备上实现合理配置。在机构网点上,要打破单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网点的传统做法,以效益为中心,统筹兼顾服务“三农”、辐射半径、业务规模和发展前景等因素,加大优化整合力度。在用人上,要做到“能上能下”,打破“铁交椅”,并尽快建立对高级管理人员、委派制会计、客户经理等重要岗位人员的履职考核体系。在劳动用工上,要做到“优胜劣汰、能进能出”,打破“铁饭碗”,并结合《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积极推行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制度,有效探索用工“出口”。在薪酬分配上,要做到“以岗定薪、以绩取酬”,打破“铁工资”,并结合用人机制,按照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工资分配制度和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三是金融产品创新。在信贷业务的创新上,要满足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继续完善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将其打造成独具特色的信贷品牌:要适应基础建设的需要,创新中长期贷款方式,满足小城镇建设、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农村电网、路网、通讯网建设改造等信贷需求;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流通体系建设、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要适应发展中小企业的需要,将联保机制延伸到中小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其他领域,大力扶持县域中小企业和小企业集群发展。在中间业务的发展上,要确立中间业务与存贷款业务并列的“主业”地位。农村信用社靠吃存贷款利差创造效益的情况仍未改变。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充分拓展中间业务,从中间业务收入上寻求效益增长点。第一,要科学确定中间业务的市场定位,通过优选市场、优选区域、优选品种和优选对象,走一条集约化发展的道路;第二,要以代理保险为突破口,以省联社开发的中间业务产品为载体,充分利用信用社网络、网点和人力资源优势,逐步将在城市开发、开办的保险、代理、租赁、保管、担保、个人理财、信息咨询、银行卡等新产品推广到广大农村,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