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李红
【摘? ? 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课堂高效地达成目标,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成为教师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本学科的特点以及当前儿童的年龄特征,提出了“演”“悟”“玩”“验”四种途径,希望促进学生在多样高效的活动中形成道德观念,促进学生道德成长,让学生做有高法律素养的好公民。
【关键词】有效活动;模拟体验;思辨感悟;道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1?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6-0036-0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rehensively advancing the rule of law, how to achieve the goals in the classroom efficiently and promote the moral growth of children has become the key cont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and the age characteristics of current children, this paper proposes four ways of "play", "enlightenment", "play" and "experience", hoping to promote students to form moral concepts in diverse and efficient activities and promote their moral growth. Let students be good citizens with high legal literacy.
【Keywords】Effective activities; Simulated experience; Speculative perception; Moral growth
一、“演”——模拟示范式活动
生活是日常的、鲜活的, 它很难完全按照计划来展开。道德教育如果只停留在语言与思维上,教育活动就比较单薄,情景模拟、角色表演等现场模拟表演, 比说教更具有冲击力和说服力,可以让儿童比较轻松地体验到身边和模拟的社会生活规则。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是班级值日生》中,教师以“这种情况怎么办”话题,可以让学生模拟表演矮个子同学擦不到黑板的上面,请大家帮忙想想办法解决。教材中出示四幅图片,旨在让学生思考,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这时教师就要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展开想象,创编故事情节,演一演,这样既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又能让学生懂得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解决问题,同时也能优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与途径。又如教学“夸夸我班的值日生”时,可以先让学生夸夸班里或组里的优秀值日生,并请优秀值日生即兴模拟表演,让学生直观再现优秀值日生是怎样认真做值日的,树立榜样。接着实践操练起来,让学生管理好自己座位周围的卫生,值日生负责讲台和教室后面空地的卫生,师生一起,让学生体会人人参与、团结合作的力量。然后再提出问题“现在教室非常整洁,可是当我们的教室再次出现下面的情况时,该怎么办呢?a.地面有纸,怎么办?b.削笔后,铅笔屑怎么处理?c.打扫完清洁区和教室后,卫生工具怎么摆放?d.桌椅不整齐了,该怎么办?”进一步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巩固保洁的方法、技能,让学生在表演后充分研讨,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以提升担当的能力,并增强自身的主人翁意识。
二、“悟”——体验思辨式活动
生活性是本课程的重要特征之一。只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才会让人产生真实的思辨感受,体悟出道德成长的迫切需求。
如二年级《大家排好队》这节课,重在通过体验引导学生从内心认同排队的重要性和意义,超越自我思维,上升到更大的整体格局。课始教师可以在教室前左右各放两个暗箱,然后和学生说:“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两件很有趣的礼物。是什么呢?想看的小朋友上来看看吧。”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来随意观看,接着再采访学生的感受:“老师观察到看完礼物,有些同学很开心,有些同学很沮丧,有的还哭了,究竟刚才看神秘礼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学生汇报各自的感受,课堂上有些学生委屈地哭了,“前面太高了,挡住看不到”“人太多了,挤!”“没看到,很伤心!”“看不到,不公平”,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后再交流:“看来,小朋友们都很想看到老师的神秘礼物,结果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反倒是受委屈了。那我们想一想,有没有好的观看方法避免这些不愉快呢?”这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就会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悟到的办法就是——“排队”。学生交流汇报结果(学生提出“排队”来观察神秘礼物)后再提出问题:“排队!?我们来商量一下,怎么排,按什么来排队好呢?”此时把问题大胆地交给学生。迫切的内心需求会驱动学生自主决定队形,并按自己的决定去排队。再次交流第二次限定时间内观看礼物后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悟得和认同排队的好处。
三、 “玩”——童趣游戏式活动
“玩”可以激趣,但“玩”是过程,参与和学习获得才是目的。課堂上学生最开心的就是做游戏,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说“游戏是小孩子的工作”。教育家洛克也曾说“把儿童应做的事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把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相互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把身体与精神的训练相互变成一种娱乐,说不定就是教育上最大的秘诀之一”。道德与法治课堂亦然,教师可以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在教学中采取游戏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和感知。因此,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教师如果能将教材真正熔化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将更容易学会合作,学会做人,更愿意承担生活的责任,遵守规则。
如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这课关于分享的外延,不仅要让学生乐于进行物质的分享,更要让学生充分体验阅读分享、情绪分享、方法分享、成果分享等。在和学生探究了可以分享美食、玩具、书籍、心情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撕纸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方法也可以分享,教师用图文形式出示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一张纸用手撕,撕得越长越好,要是断了不能连,比比看谁能撕得最长,音乐起开始取红纸撕,音乐停整理坐端正”。第一次让学生自由撕,音乐停止时请学生把撕出的纸举起来,选出一位撕得最长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你撕出来的纸这么长呀,真了不起,怎么做到的呀?愿意分享一下吗?”“听完他的分享,你们有什么想对他说的”,引导学生给予肯定和谢意,让分享的同学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和自我价值的认同感。接着教师也分享一种有点技巧的可以撕成很长很长的撕法,请全班学生分享到方法后第二次撕紙,再次交流体验进步,让学生在交流、在游戏中充分感受不同分享带来的意义与乐趣,使学生在更为丰富的分享中增进与同伴的积极交往。
四、“验”——检验提升式活动
我们通过亲身参与获得的意义与情感,是生命的果实。正如德国当代哲学家伽达默尔所说“意指某种不可忘却、不可替代的东西”。很多道理学生都懂得,就算不懂,课堂学习后立马就明白了,可是是否能做到,做到了过后是不是又会忘记了呢,这就需要及时地检验和提升了。
例如在教完《大家排好队》后,在学生都认识到公共生活中排队的必要性,知道自己生活中在哪些情境下需要排队的情况后,那么排队是否已内化成学生真正的内心需求,从而成为学生的一种品德习惯了呢?教师故意创设一个检验提升情境,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的表现特别棒,每个同学都可以获得这枚达人奖章,大家上来领取吧!”,然后把奖励给全班学生的勋章,放在教室前的两张桌子上让学生自己上来拿。我们看到,这时虽然没有教师要求大家排队的提醒,但也不再看到大家争先恐后地往前挤的场面,学生们都自觉地排成两列纵队,还能听到班上原来有一个特别猴急的学生发出一两声“排队!排队!”小声地提醒别人的声音。课上到这,我们都检验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已落到实处,并得到了提升,学生心中已深深地埋下道德的种子,并已悄悄地开花了。
道德是人的基本素养,法律是社会的根本保障,失去道德与法律约束的人和国家,如同洪水决堤。道德蕴于生活中,教学蕴于活动中,突出“活动性”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我们应吃透教材,丰富活动形式,让教学穿行于活动中,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用活动来实施,寓教于活动中,连接起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向学生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洁.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高德胜.章乐.唐燕.“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文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
[4]高珊珊.“活动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有效性探索[J].智力,2020(31).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