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纪录片文本创新

    周述政

    2001年联合国制定的《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中提出:“不同文明对话应争取全球范围的参与且向所有人开放。”[1]因此,大力提倡和支持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已成为发自人类良知的自觉选择,也成为阻拦战争、促进和平、加强文明浸透力的有效手段。目前,文化发展正朝着大融合方向坚定迈进,多元文化的和谐并存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和每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强烈愿望。

    纪录片是“对非虚构类”影片的指称。这类影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摄影术的“物质现实的复原性”、以真实的态度再现生活本色,所以一直被奉为人类的“生存之镜”。纪录片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以科学加理性的精品气质,以最深刻、最直接的切入生活的力度,用独特的视角和影像手段,真实地记录着自然万物和当下多元的时代变迁,承担起保存人类的幸福和伤痛、保存即将消失的情感和景物的职责。在纪录片里,天地的博大、生命的不朽、自然的壮丽、生命的勇毅并存,也可以说,正是优秀的纪录片启发着公众的智慧、引导公众的精神价值走向,修正着人类的道德向度,从而实现了纸媒所无法实现的立体教育效果。在去故事化、去文艺化、去人物塑造的直白的音像画面中,“纪录片创作者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深度的洞察、对人生理性的思考,体味一种超乎现实的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进而反思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得到与失去,反思我们自身的缺陷和贪欲带给这个世界的灾难,更好地去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2]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纪录片正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姿态。因为它能够开阔人类的视野、使观众获得崭新的生命体验,同样可以让人获得艺术上的轻松与欢乐。作为重要的影视艺术形态之一,纪录片在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纪录片成功的关键, 不仅仅是选题的创意和拍摄技巧的高超,叙述文本的创新也成了提升纪录片质量的途径之一。纪录片制作者的这种物理互动行为,构成了实现纪录片观念传达、叙事推进与美学效果的必要因素,也迎合着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的总趋势。

    一、《北方的纳努克》:去故事化的本色文本

    《北方的纳努克》是被称作“纪录片”之父的美国人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于1922年1月的巨作。1922年之前,世界上并没有“纪录片”这个称谓,在影视资源相当珍贵的社会环境中,出现在电影胶片上的都是宏大历史事件或完美的故事叙事,这样才符合当时公众的审美心态,也是吸引观众实现电影消费行为的唯一理由。特别是在1922年之前,位于美国洛杉矶郊外的好莱坞正在形成全世界的电影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这段时间内,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等一些电影大师为美国电影赢得了极高的名誉,再加上华尔街的大财团插手电影业,使美国的电影产业恰恰适应了美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纳入飞速发展的美国经济机制之中。此时,格利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和《党同伐异》已经创造了一个票房神话;卓别林黑白默片中搞笑的人物造型和夸张的故事赢得了公众的盛赞,当时的喜剧演员受到总统一样的崇拜。同时于20世紀20年代,拍摄北极或南极甚至非洲土著的探险故事片亦非常流行,电影银幕上映出现的这些故事直接震撼着公众生活,拉动着公众对电影这种新生的艺术形式的向往。

    但是,长期脱离都市生活、与土著人为伍的弗拉哈迪却毅然从种群猎奇风格中跳脱出来,选用最简洁的长镜头长期跟踪一个普通的爱斯基摩人的家庭。弗拉哈迪花16个月远赴北极,和哈里森港的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建立感情并一起生活,用摄影机记录下了纳努克一家的生活场景:他们在冰雪中搭建冰屋、在冰层下猎获海豹,用海豹皮缝制衣服和靴子,用皮革做成小船航行于冰面上。当一家五口再加上一条狗从一条小小的皮艇里钻出来时,观众的惊诧可想而知。弗拉哈迪用影像记录下的不仅是纳努克一家的生活,更是爱斯基摩居民为了获得生命的延续而付出的巨大勇气和智慧。当镜头中的一群爱斯基摩人闻听到海豹到来的消息,马上踏上小船驶入茫茫海面,他们立刻变的高大威严起来,如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转世重来。就此,弗拉哈迪所开创的去故事化、去表演化的影片风格,与喧嚣的好莱坞探险故事形成文本上巨大反差,纪录片中爱斯基摩人野兽般的存在,也与欧洲都市的奢华生活形成生存对立。《北方的纳努克》以不动声色的质朴文本同样达到了诗与哲的高度,同样获取了观众的喝彩。毫无疑问,弗拉哈迪把手中的摄影机柔化成为心灵的延伸物,以与现实最为接近的“纪录”形态呈现生活,将《北方的纳努克》拍摄成一部世界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因此,《北方纳努克》不仅开创了一种用影像记录人类进程的纪录片类型,更是至今仍在使用的一种经典有纪录片文本。

    二、《同一天的生活》:在时间的基点上完成多元文化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公众逐渐开始不满足于以单纯“纪录”的方式面对生活,而要求更有创意地表现生活,这就对纪录片提出新的挑战。美国两位奥斯卡金像级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凯文·麦克唐纳将创意的目光落在了“时间”这个基点上。他们试图用一种更为辽阔的关于“时间”存在性的表达,记录人类当下最琐细的本色生活。

    《同一天的生活》将时间节点放置在2010年7月24日这一天,使全球的每一个个体在这一天里实现交集。在此时,成千上万的拍摄者在各个角度获取了世界各角落的各种可能性,于是,时间变成了一种可以抚摸的奇妙的物质,所有潜藏的不可言说的甜蜜全部在这个节点上打开:一个失去妈妈和爸爸相依为命的印度小男孩,一位第一次剃胡子的少年;一位刚做完手术的女人正努力安慰自己的家人,一个怀抱着婴儿的女人正在不耐烦地倾听丈夫漫长的祝福。擦鞋的小男孩认为口袋里的一百块钱是很多很多钱,两个穷鬼商量着要倒卖一批钢琴。早晨,所有的脚都在奔走之中,急匆匆走向地铁、超市、田野、河流;不同民族的人都在忙着采集食物,忙着吃饭,忙着继续活下去;夜晚,每个人都在做梦,或睡在华丽的房间里,睡在颠簸的小船上,睡在冷清的大街边,或睡在爱人的目光里。都市里,富人炫耀着自己的兰博基尼,女孩用着奢饰品,已到了贫穷底限的人却坚定地认为:“我们还活着,因为上帝还记得我们,这就是我们的信仰。”这就是最真实的一天,正如片尾的女孩所言:“我不想放弃生活……尽管今天其实没发生什么大事,今晚,我还是觉得好像什么大事发生了。”

    因为使用了“凝固时间”的创新文本,《同一天的生活》中的所有记录都焕然一新,令人心神荡漾,仿佛产生一种悬浮在半空飞翔般的感觉。在所有的传说都消失、所有的神秘现象都被破解的现代高科技面前,创造新的故事已越来越困难。然而雷德利·斯科特和凯文·麦克唐纳却依靠着亘古不变的时间,依靠着这个从遥远的年代就静静流淌下来的壮丽的自然节奏,从时间的洪流里截留下来的一段壮丽的风景,永远地留存于人类的记忆之中。

    三、《国家相册》:微型纪录片中展现的全媒体优势

    上千万张看似零散的老照片,连贯起来就会构成一幅特殊的历史画卷,又穿缀出一个个鲜活而震撼的主题,再加上三维立体动画的辅助功能,就形成了新华社《国家相册》这部具有文本价值的微记录片。《国家相册》的主体创意就是深藏于档案馆的老照片,还有蕴藏于老照片后面的年代久远的文字档案资料和通讯报导。图片媒介加上传统的纸质媒介、再加上当事人的采访录像,还有画龙点睛的三维动画手法使老照片上的人物活动起来,在显现全媒体优势的同时,一部宏大的共和国发展历程的特殊记录模式就此产生。

    收藏于国家档案馆里的老照片,如同一本本鲜活的无字史书,最容易激活全民族的家国记忆,最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能量。《国家相册》的制作者采取化静为动的手法,精心挑选了许多鲜为人知、信息丰富、时代感强的照片,再通过查阅档案、采访当事人或家属、走访照片拍摄者等活动,最终收集完成了一个个完整而厚重的历史故事,让凝固的记忆流动起来。比如,在表现共和国扫盲运动的《一个不能少》一集中,编导特意选取了一张1952年的全军运动场上,运动员谁先写出规定的几个字谁就先起跑的照片。这一张照片再现的是新中国 “人人处处学识字”的群众运动。20世纪50年代初,“全国5.5亿人80%是文盲”的现状是新中国发展的严重阻碍,1949年至1969年,中国曾四次开展扫盲运动,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推行扫盲活动:骑在牛背上的放牛娃在认字,行军中的战士在念前面戰士背包上的拼音,西藏的草原上牧民在识字,渔家女在船头里学。安徽肖县举行千人拼写竞赛,一位52岁的农民和他6岁的儿子一起参赛。一张张老照片记录下了文字无法替代的真实感,记下了新中国发生过的这场文化壮举。又如《翻身的日子》一集中,既出现了公众熟悉的那些开国大典的经典照片,也出现了很少有人看到的新中国发生的灾荒、鼠疫、洪水的照片,更有新中国的劳动者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积极投身于政治运动的照片。这些照片不仅见证新中国的苦难和伤痛,更见证着新中国不可阻挡的前进步伐。用这些老照片加故事语言所组建的纪录片,构成的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罕见图景,也形成了《国家相册》不同于其他纪录片的风骨。在这部每片长度仅有五六分钟、长达70集(已播出)的记录片里,却以鲜明的主题,巨大而新鲜的信息量,实现了多屏传播和移动化、社交化的传播趋势,并为进一步实现多元文化下全媒体融合提供着优秀的范例。

    今天记录过的,明天就是历史。纪录片是公众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建构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是人类寻求精神能量和发问自身命运走向的重要载体。正因为如此,纪录片更要追求记录内容与记录手法上的创新性。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中,中华民族古亦有之的“和而不同”理念正作为一个普遍的处世理念,扩大运用于一切人际关系和各种文化沟通领域,对人类的文化发展产生诸多影响。“和而不同”的核心就是在保持文化多元差异的前提下,努力寻求相互间的和谐和观念共享。具体到纪录片创作来看,一部优秀的记录片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它丰厚的资料积累,更取决于它能在一定的高度上强调对所有人类文明的珍惜,让未来的人类少一些遗憾和疼痛。因此用各种创新性的优秀文本多角度地记录下人类的生活,就是对所有文明的珍惜,是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类自身发展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华文化要有世界担当[N].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 2017-06-20(003).

    [2]吉狄马加.打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纪录片品牌[N].青海日报,2012 -08-01(0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