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研究:困境审视与路径选择

    齐乾坤 李烁 董墨

    摘 要:研究生学生组织在参与学生事务管理、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有利于研究生话语权的表达,也有利于高校管理的完善,更有利于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依旧存在发展困境。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学生组织困境的审视,探寻了相关路径,以加强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

    关键词:研究生; 学生组织; 困境;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8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4-118-001

    研究生学生组织是研究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平台,也是体现大学注重民主性、协商性的重要桥梁。“以学生组织为代表的新兴力量不仅引导着高校治理主体的嬗变,也为我国大学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制度示范和可行性支持[1]。”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的研究也成为重要课题。

    一、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的价值意蕴

    加强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这既有利于研究生的成长成才,也有利于高校的不断发展。具体阐释如下:

    (一)研究生实现话语权的坚实保障

    话语权表征主体说话的资格和说话的权利,代表了主体话语的地位、分量和作用。就研究生群体而言,他们具有较为成熟的思想力,具备完善的主体意识,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拥有强烈的表达欲,并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研究生的话语权需要得到保障和发挥。而研究生学生组织的存在为研究生话语权的表达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一方面,研究生学生组织是学校认可并赋予学生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研究生通过参与学生组织充分发挥主体性,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建设。

    (二)高校不断完善管理的必然选择

    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管理的压力也逐渐上升。如果仅仅依靠行政权力的管理,高校管理的力量便会显得相对单薄。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便会使高校走出管理困境,缓解管理压力。尤其是研究生学生组织的出现,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来,推动学校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由于高校教师上下班时间的固定,研究生管理受到一定限制。但是,研究生学生组织的存在有利于实现高校研究生的全程化管理。研究生学生组织容易融入学生群体,并与学生群体朝夕相处,延伸了研究生的管理时间,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解决工作。

    二、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的困境审视

    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无论是指导工作方面、加入组织动机方面,还是组织工作开展方面,研究生学生组织依旧存在发展困境。

    (一)研究生学生组织缺乏有效指导

    研究生学生组织主要通过两个推动力参与学生事务管理。一方面,研究生學生组织的成员推动。但是,由于研究生学生组织成员的背景、阅历以及能力的不同,往往会使学生事务管理的水平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的推动。部分指导教师也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与研究生学生组织成员的沟通不畅,导致研究生信任度不高,指导效果不理想。此外,研究生学生组织内部有时因沟通不畅、部门工作冲突、工作组织重复等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导致组织工作效能的低下。

    (二)学生组织部分成员存在功利动机

    研究生学生组织的存在是为了满足研究生的兴趣爱好和多样化需求,是为了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研究生加入学生组织的动机呈现功利化现象。一方面,部分研究生加入学生组织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是为了掌握一定的权力和资源。这使得部分研究生学生组织存在“官气”“官僚化”现象。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评优奖励机制与研究生参与学生组织相挂钩,部分研究生参与学生组织的动机单纯是为了荣誉的取得,甚至部分研究生存在混荣誉的动机。

    三、研究生学生组织建设的路径选择

    针对研究生学生组织目前存在的发展困境,文章从指导的系统性、导师作用的发挥以及联动机制的构建三个维度进行了相关路径的探寻。

    (一)开展系统指导,提升工作实效

    学校相关部门在对研究生学生组织开展指导工作时,应遵循研究生发展的规律,提升指导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开展研究生学生组织培训工作时,应注重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实现培训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学校相关部门也应引导研究生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使其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具备新思路。此外,相关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生组织开展指导工作时,应注意指导的方式方法,不断积累指导经验,赢得研究生的信任,实现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二)发挥导师作用,加强思想指引

    研究生作为高校的高层次人才,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直接教育主体,在研究生思想指引维度是有力的指引者、实施者和规范者。一方面,导师自身的人格魅力,诸如导师的道德情操、学识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均能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在研究生心中树立威信。另一方面,导师能够因材施教,结合所负责的研究生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指引工作。因此,导师能够纠正部分研究生的功利动机,引导其端正目的与动机。与此同时,导师也可以针对研究生组织遇到的问题和症结开展引导工作,促使研究生在学生组织中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怀勇,杨扬.学生组织参与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的反思与重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5):54

    [2]宋丽慧.学生参与——转型时期高校管理的视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