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抢救开发调研报告

    沙柳+郝建炎

    摘 要:卧龙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的继承与发扬,对于南阳曲艺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鉴于当前“大调曲”面临的诸多困境,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卧龙区档案局(馆)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保护工作中,不断尝试、探索,对卧龙区“大调曲”档案资源进行整合,试图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卧龙区; “大调曲”档案;调研报告

    “大调曲”作为南阳地区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深受曲艺界专家的推崇和群众的喜爱。中国戏剧家田汉曾说:“南阳文化有两大宝,一是汉画像石,一是大调曲子,在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学、美学和音乐史上,都有着很高的价值。”在“大调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口耳相授”传承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局限,一些“大调曲”曲目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卧龙区档案局(馆)秉承“抢救第一”的原则,于2006年启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的工作,陆续拉开了抢救、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资源的帷幕。

    1 做好“大调曲”资源的调查工作

    1.1 “大调曲”的历史与现状。“大调曲”原称“鼓子曲”,又名“南阳曲”,2007年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南阳曲艺文化中主要曲种之一,主要流传于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青华镇等地。现存曲目1300多篇,内容包括民俗风情、列国、三国、红楼、岳传、西游等,尤其是反映大众生活的段子,乡土气息浓厚,生活情趣浓郁,在南阳乃至全省广为流传。新中国成立后,“大调曲”的演出与创作得到了飞速地发展,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大调曲作品问世,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娱乐工具的丰富,极大地冲击了大调曲的发展,使得“大调曲”的发展陷入困境,面临失传的危险。

    1.2 “大调曲”档案的形成及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是人们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其内容主要包括民间流传的“大调曲”调子、文艺工作者创作的“大调曲”手稿、作品专著、传承艺人在演出过程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影视资料、获得的各类奖杯、证书等;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形成的调查、研究、保护、传承及申报代表作名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照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可提供后人研究参考的各类材料。

    1.3 “大调曲”档案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在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资源建设工作,正确认识“大调曲”保护工作面临的众多困难和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课题。首先是共性的问题。随着岁月的流逝,主要依赖口传心授方式传承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艺人不断消亡,许多传统技艺濒临失传;其次是收集工作面临战线长,情况特殊,任务艰巨的状况。此外,科学保护意识的缺乏、保护措施欠缺和不完善的现象,也直接影响保护工作的落实。

    2 “大调曲”的传承与发展情况调研

    2011年卧龙区档案局(馆)再次对“大调曲”发展现状进行调研。调研工作分三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对卧龙区“大调曲”传承情况的调查。目前,卧龙区专业“大调曲”演唱机构只有一家——南阳市说唱一团。该团从事“大调曲”演唱的艺人约有20多人,以中、老年人居多,年龄层次从60岁到80岁不等,老龄化严重且后继乏人。演出“大调曲”传统曲目及创作反映社会改革发展变化的新作品,定期组织“送文化下乡,文化进基层”的文化活动,其中,文化大篷车下基层演出中,演出的“大调曲”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第二部分是对卧龙区群众团体开展“大调曲”演出活动的情况调查。卧龙区辖区内仅有石桥镇、青华镇、安皋镇、陆营镇四个镇的农民群众还保留着在逢年过节期间,组织演唱“大调曲”的习俗,其代表人物有郝延文、华道生、郭启祥、华德顺等人。部分乡镇村民还自主创作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大调曲”新曲目,寓教于乐,深受群众喜爱。

    第三部分是对从事“大调曲”创作队伍情况的统计。南阳市现有专业从事“大调曲”创作工作者有阎天民、兰建堂、夏金亭、侯中山、党铁九等人。这些文艺工作者长期从事“大调曲”的创作,创作的“大调曲”作品,曾经多次在国家、省、市级专业曲艺大赛中获奖,在曲艺界享有较高知名度。

    由此看来,做好“大调曲”档案的普查、收集、整理工作已刻不容缓,这不仅是做好“大调曲”档案保护工作的基础,也是“大调曲”能否发扬光大、传承发展的根本保证。

    3 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展开征集工作

    2006年南阳市卧龙区档案局(馆)将征集工作重点放在了“大调曲”档案征集上。河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南阳著名“大调曲”词曲作者阎天民是“大调曲”创作的领军人物。阎天民从事“大调曲”创作近四十年,创作题材丰富多样,包括历史传说、历史典故、风景名胜、民间故事、伦理说教等,极富南阳地方特色,其中《卖烧鸡》《张衡观天》《青山恋》等“大调曲”代表作品多次在全国曲艺大赛上获奖。在多次接触动员之后,阎天民将自己创作、整理的369件大调曲作品手稿、出版物、大调曲研究文章、采访片段、曲艺集锦音像光盘等捐赠给卧龙区档案局(馆),极大地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源,为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奠定了基础。

    2013年卧龙区档案局(馆)征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系列丛书,该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卧龙区传承分布情况、传承人基本情况、“大调曲”简介及特点、历史沿革及传承谱系、代表性剧目等内容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统计,对于掌握卧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的基本情况,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为下一步开展征集工作提供了依据。

    4 加强对“大调曲”档案科学整理与保护

    4.1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首先,做好管理人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培训工作,贯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其次,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的形成规律,使之更有效地对其实施保护措施。另外,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的内容、载体形式,为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打下良好基础。

    4.2 分门别类,对“大调曲”进行科学整理。根据其载体、内容的不同,卧龙区档案局(馆)将征集进馆的“大调曲”档案进行整理,分为三大类。一大类为文字类:其中包括“大调曲”创作手稿、修改稿、校对稿、出版书籍、专题报道等;第二类为声像类,其中包括作者创作、生活照片,创作访谈、创作作品音像光盘等;第三类为实物类,包括在市、省、国家级曲艺大赛所获奖杯、证书等。以“问题结合年代”,保管单位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在封面上加盖上文件归档章,填写全宗号、时间、档案室号、类别、保管期限、档案馆编号等项内容,可方便快捷地进行检索。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卧龙区“大调曲”传承人台账,分批、有计划地进行征集工作。

    4.3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宗档案。本着“保护为主”的原则,卧龙区档案局(馆)将这部分“大调曲”作为重点档案进行科学保管,将整理完毕的“大调曲”创作、整理手稿作品按照分门别类的原则,将大调曲创作手稿342件,出版物12册,大调曲研究文章10多篇,采访片段、曲艺集锦等音像资料5张,进行分类保存。

    5 加强“大调曲”档案资源整合

    5.1 加强与文化部门合作,对现有珍贵“大调曲”曲目进行抢救挖掘。面对 “大调曲”经典曲目趋于失传的风险,卧龙区档案局(馆)与文化部门一道,本着“抢救第一”的原则,深入基层,走访石桥镇、青华镇、安皋镇、陆营镇等文化站,了解卧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分布状况及发展情况,挖掘整理民间“大调曲”作品50多件,寻访民间“大调曲”代表人物,现场录制演唱资料,进行载体转换,收集第一手原始资料。

    5.2 优先对“大调曲”档案资源进行整合。为更加快捷、准确地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资源,配备专人对馆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进行信息化输入,扫描“大调曲”创作手稿2200多页;对收集名人名家“大调曲”演唱音像资料进行转换格式,建立“大调曲”多媒体数据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的科学数字化管理。

    5.3 加强对“大调曲”档案资源开发工作。利用馆藏档案为文化部门服务,将收集到的自明清以来流传在南阳地区的民间曲艺作品进行加工,出版8卷本300万字的《南阳曲艺作品全集》,显示了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内涵和深厚积淀。

    5.4 面向社会大众,推动文化建设发展。举办档案开放周活动,以展览形式面向社会开放,展示馆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向参观群众讲解保护、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档案资源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大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发展的关注程度。

    “大调曲”作为南阳曲艺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传承与发展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关注。卧龙区档案局(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调曲”的发展状况和传承情况进行调研,对保护工作进行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使得“大调曲”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共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沙柳,南阳市环境监测站;郝建炎,南阳市卧龙区档案局(馆) 来稿日期: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