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时期(1948—1962年)华文教育探析
【摘要】1948年缅甸独立后,新政府的经济政策曾给缅华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华侨的适应性较强,缅华通过自强不息的奋斗,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好转,缅华教育就是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缓慢复苏的。这一时期的缅华教育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各种层次的华校遍及缅甸,华校数量和学生人数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缅华;华文教育;华人华侨;反法西斯自由同盟
1948年缅甸脱离英国独立,缅甸进入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时期,缅甸华侨社会也开启了新的篇章。缅甸政府在独立初期对华文教育的政策较为宽松,华侨申请办学既不需要登记注册,也无需考核,因此各种层次的大小学校遍及缅甸。该阶段成为华文教育鼎盛辉煌的黄金时代。①
一、缅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时期的华文教育概说
缅华在这一时期创办了一批华校,其中最富盛名的莫过于“南洋中学”。南洋中学于1948年6月在仰光成立,作为缅华社会最高学府,它与华侨中学并驾齐驱,活跃于缅华教育界,共同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缅华侨生。南洋中学由一些爱国侨领和进步人士组建,饶伯埙任创校委员会主任,曾福安、杨章熹、陈止敬等人任委员。学校主要招收华侨店员、职工、农民、商贩和教师子女。南洋中学于1955年设立分校,停办小学,初高中分离,1956年又增设师范专修班和英文高中班。该校在50年代不仅办校规模较大,在校人数也较多,而且学生学习成绩也很优秀。高中录取率达90%,大学录取率为70%,至1964年,共培养毕业生达6,000余人。②该校提倡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团结互助的校风。南洋中学的建立标志着缅华社会在教育战线和文化思想战线上的升华,牵动着整个缅甸华人社会的精神枢纽,③并将缅华新民主主义教育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除了南洋中学,新建立的华校还有:1948年由木姐市华人社团创办的木姐华侨学校,1952年毛礼的启民学校,1955年北掸邦大其力的华侨公学,1958年腊戌的明德学校,1959年南奥加拉巴镇的华侨学校和新文乃的华侨小学,1961年勃生堂的华侨公立学校,1962年仰光华侨小学第二分校等。④1953年缅甸有华校253所,1959年达到280所,其中小学236所,中学44所,教师916人,在校学生共有34,473人,其中包括小学生26,773人,中学生5,700人。⑤至1961年春,全缅共有华校285所。⑥到1962年社会主义纲领党执政前,全缅华校数量最多时达300余所。⑦
这一时期的缅甸华校在课程设置上与中国国内无异,学制包括幼儿园两年制,小学六年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初中三年制,高中三年制。教学用语主要为华语,部分采用英语和缅语。学生高中毕业后有多种选择,既可以回中国内地或到台湾地区深造,也可以进入当地学校求学。高中毕业生只有少数人就读仰光大学医学院和工学院,绝大多数华侨在读完高中后就不再念书。在办学层次上,不仅有日校,各地还兴办了夜校、暑期补习班等各种短期教育形式。1948年,仰光成立“缅甸华侨教师联合会”(简称“教联”),作为教师队伍的领航者,“教联”负责统筹侨教的教学交流、师资培养、协调人事安排、组织各种活动等工作。在它的领导下,缅华教育事业统一了教学工作,明确了教育目标。
缅甸独立后,民族主义情绪逐渐显现,政府对外侨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1951年,缅甸政府颁布《私立学校登记条例》,这一条例并非只针对华校,范围涵盖缅甸全部私立学校。“条例”规定学生人数在20人以上的私立学校,必须于开学前3个月依章登记注册,对在规定期限内不进行登记的学校,或是登记后没有被批准的学校给予关闭处理。注册官对侨校有检查和监督的权力,不合格者不予登记或取消登记。尽管如此,华校一般没有受到过多限制,华校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师资聘任上仍较自由。因此,这一时期的缅华教育并未受到所颁“条例”太大的影响,华文教育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意识形态区分下的缅华教育
这一时期华校与祖籍国联系紧密,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更为强烈,致使缅华学校派系对立严重,对缅华教育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
缅甸华校历来与中国联系密切,并深受中国国内政局影响。国共内战时期,缅甸华侨社会即已出现分歧。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分歧在缅华教育事业上显现的更加明显。这个时期的缅华学校分成亲中国内地、亲台湾地区、中立的和教会的几种类型,主要分歧来自亲中国内地和亲台湾地区两派。公开支持新中国的一方被称为左派,支持国民党和台湾地区的一方被称为右派。双方势力相当,为了争夺对华校的控制权,在缅华教育领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甚至包括动用武力。其中仰光中正中学由于两派斗争激烈,缅甸政府为防止事态恶化将其封闭。
据统计,1960年全缅有华校205所。⑧其中亲新中国的华校有60所,包括华侨中学、南洋中学等,教材采用“新华课本”;亲台湾地区的华校有103所,如中正中学、育德中学等,采用“国定课本”;中立学校有42所,有华英学校、达光启智学校等,采用新加坡出版的“现代课本”。⑨这一时期的华校基本上还是侨民学校,是中国内地或台湾地区国民教育的海外延伸。
该时期两派学校的课程表1和表2。
《每周各科节数分配表》与当时国内课程设置相同,从表中可以了解到,中文教学课时排在首位,英文次之,缅文又次之。
从支持台湾地区的华侨学校课程表中可以了解到,亲台湾地区学校加强了对英、缅文的教学力度,在高年级的英文授课节数上,甚至超过了国语和缅语的课时。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不论是亲新中国的华校,还是亲台湾地区的华校,他们都是以中国内容为中心授课的,也就是中国化的培养目标。两派纷争使缅华教育一分为二,相互之间竞争,为了争取最大的生源,他们尽力发展教育,客观上促进了缅华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华侨华人当时以及此前接受的华文教育,对当地政治一般采取了回避或淡化的态度,因此华侨学校担负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在当地政治层面实际是缺失的,它所教化的目标是认同北京或台湾地区。⑩随着缅甸华侨社会向华人社会转变,华文教育开始转向所在国,成为所在国教育的一部分。
三、对缅甸反法西斯自由同盟时期华文教育的一点思考
1955年,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鼓励旅缅华侨积极融入缅甸,加入缅甸国籍,学习缅语,与缅甸人通婚。在周总理的号召下,缅甸华侨对学习缅语的兴趣大增。1957年9月,缅华教师联合会要求华校增开缅语课,增加缅语课时,加强缅语教学。缅华社会认识到学习缅语的重要性,华校也积极响应号召,并做了有益的努力和尝试,但侨校授课大部分以华语为主,在校学生对学习英、缅文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因此华校设置缅语课程的初衷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如李国梁先生所指出的,“它注重与中国关系的一面,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一面即海外华人的生存环境。教育的目的强调了维系中华民族特点,而没有考虑到华文教育对在海外谋生的华侨的实际作用。”?缅甸华校与祖籍国紧密相连,将中华传统有效的继承并传承下去,弘扬了中华文化,尽管华侨意识到缅语在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但受到华文教育体制等因素影响,使缅甸政府不愿将华校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继而也阻塞了缅华通往缅甸主流社会的通道。
该时期的华文教育仍然处于一种中国化的氛围当中,它注重与中国的关系,但同时又因意识形态区分成几类教育形式,这是时代的烙印,但缅华社会仍以认同中华文化为基础,呈现出强调维系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特点。
注释
①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3页。
②周南京:《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12页。
③林锡星:《中缅友好关系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6-57页。
④综合黄绰卿:“缅华大事年表”,载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侨史资料》,1988年第4期,第55-66页;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23页;
⑤福建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办公室,华侨情况介绍,1963年,第25页。转引自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77页。
⑥郑艳:《二战后泰国与缅甸华人社会比较研究》,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40页。
⑦范宏伟:《缅甸华侨的华文教育》,《人民政协报》,2002年1月1日,第015版。
⑧林锡星:《缅甸华文教育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态势》,《东南亚研究》,2003年第3期,第71页。
⑨陈文亨、卢伟林:《缅甸华侨教育》,台北:海外出版社,1959年,第57-71页。
⑩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00页。
?郭梁:《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变化发展的特点》,《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华侨出版公司,1990年,第20页。
参考文献
[1]邹丽冰.缅甸汉语传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2]周南京.世界华侨华人词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林锡星.中缅友好关系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4]范宏伟.战后缅华社会政治地位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5]郑艳.二战后泰国与缅甸华人社会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6]范宏伟.缅甸华侨的华文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2-1-1.
[7]林锡星.缅甸华文教育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态势[J].东南亚研究,2003,(3).
[8]陈文亨,卢伟林.缅甸华侨教育[M].台北:海外出版社,1959.
[9]每周各科节数分配表[Z].仰光中华学校五十周年纪念特刊,1952.
[10]方雄普.朱波散记—缅甸华人社会掠影[M].香港:南岛出版社,2000.
[11]郭梁.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变化发展的特点[A].郭梁.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侨出版公司,1990.
作者简介
冯帅(1981—),男,辽宁沈阳人,国际关系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东盟关系,东南亚华侨华人。